提升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策略

时间:2022-09-01 01:48:53

提升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策略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两门很重要的课程,然而受到传统意识、师资力量、课程资源、评价体制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尴尬,导致该课程教学常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课堂效率低下。针对以上诸多弊端,龙海市品德学科教研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要让本课程良性发展,产生应有的育人效果。一是师资力量要保证,二是学校相应资源建设要跟上,三是课程评价机制要建立。同时,还要有课堂策略的引领,通过课题“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让“品生、品社”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课程理念,把握学科特点,形成相应处理教材、运用教材、驾驭课堂、组织活动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下面,以“2011年龙海市小学品德课堂观摩研讨活动”的十四节参赛课为例,研讨提高小学品德课堂的教学实效应采用的几点策略:

一、有效目标定位,精选处理教材

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加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题,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一节好课,必须在明确“学生需求”这个大目标下,吃透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从而满足孩子的需要。《朋友之间》这一节课,老师就创设种种情境,让学生感悟,对待朋友要宽容要真诚,要学会分享。《说声“谢谢”》这一节课,教师就教给孩子,对于帮助过我们的人、为我们服务过的人,要真诚地说声“谢谢”。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花草树木点头笑》这一节课,就让孩子明白,花草树木作用大,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从小事做起做个爱绿护绿小卫士。《我们的大地妈妈》这一节课,教师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孩子,地球妈妈被污染了,“她”难过得哭了,我们要保持环境,努力让大地妈妈“笑”。上述课例证明,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才能真正对整节课起指导性的作用,这也是达到教学有效性最为关键的一步。

品德课要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在课堂上应体现“生活性”这一学科特点。首先,教学内容要生活化。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并将这些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中华食文化》这一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内容生活化这一理念。教学中,林老师对“食文化”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增删取舍,在众多“食”中,选择了学生较熟悉的面食作为切入点,从观看拉面的制作过程,进而展示面食品种多、制作方法多、制作手艺巧的特点,以点带面呈现中华的菜系文化的博大精深。熟悉的话题、熟悉的场面,通俗易懂的展示,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节课,陈老师拍下校门口的堵车的场面,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交通问题就在每个人身边。这些教学内容都来源于生活,都是那么真实,学生在回归真实生活的同时,也真正感悟了生活的真理。

其次,教学方式要生活化。要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学习,在情境中感受,在生活中体验。《花草树木点头笑》这一节课,老师就请孩子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植物的功用,有些孩子讨论了“芦荟汁能使皮肤的伤口加快愈合”,“妈妈用黄瓜美容”等来自生活经验方面的信息。《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节课,教师把鸽子、金鱼等小动物们请进了课堂,让学生在与小动物交流中懂得:爱护动物就要去了解动物、尊重动物,“动物和人一样,也有生活的权利”(学生语);“动物也有生命,我们不要随便去伤害它们”(学生语)。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更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二、创新教学设计,深化情感体验

品德课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只有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才能使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行为。《我们长大了》这一节课,老师牵着孩子踏着歌声进入教室,又引着孩子踏着歌声走出教室。每个孩子都动手在印着“成长的脚印”的大红布条里写下最能体现自己长大的一件事,人人参与、个个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愉悦中体验自己成长的快乐。《风儿吹呀吹》这一课,教师创设了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去“寻找风娃娃”和“制造风娃娃”。在“寻找风娃娃”的过程中,学生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等多种方式感受风的存在。在“制造风娃娃”这一活动中,学生富有创意地用气球放出的“风”吹动风车,吹走羽毛,真真切切地“制造”出风来。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在游戏化的学习中,感受“风”带给他们的乐趣。《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一节课,老师教给孩子三个让自己的眼睛更明亮的妙招,并当场让学生体验,于是有学生快乐地说“我的眼睛更亮了”、“感觉舒服极了”,真切的体验才是最有效的,只有真切地体验过,孩子才会自觉付诸行动,保护眼睛。只有求新求变的课堂,才能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过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过程一要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内化;二要实践活动,加深体验。《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这一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拟定学习目标,围绕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民居、歌舞、饮食这四个方面来一次民族风情游。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对相应的民族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并选派一名代表当导游,引领大家走进各个民族。于是,课堂成了一个游兴浓厚的旅游团,学生是游客,学生代表是导游,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猜一猜,唱一唱、跳一跳等不同的活动方式,去大理、游丽江、看香格里拉,走乡进寨,走进少数民族居住地,欣赏他们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感受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习惯,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中滋生出民族自豪感。《我们长大了》这一节课,学生通过量一量自己的脚印、自己的身高、自己的衣服、自己的鞋子的变化,比一比自己所获得的奖状,说一说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等等,感悟自己的点滴成长,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在不断地长大,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兴奋、感到自豪,进而萌生出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促进了学生道德的内化,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挖掘课程资源,以简约驾驭教学

品德课程的教材好看不好教。教材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同时教材又仅仅是一些图片和一些简单的提示语,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现成的结论。作为面向全国的通用教材,教材内容要兼顾城市和农村不同的地域特点和需要,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品德课堂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联系本地区生活实际,寻找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链接支点,通过“增补――删减――拓展”等方式重组教学内容,力争使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此次十四节赛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花草树木点头笑》这一课,教师就挖掘了地域资源,呈现了紫泥甘文农场的红树林,“我是紫泥人,这红树林可是我们家乡的骄傲”(教师语)。虽然角美地区的孩子不熟悉红树林,但美丽的风景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中华食文化》这一节课,教师就引导学生把闽南的各种小吃“端”上课堂,当作教材的一个重要补充,充实了教学资源,使整节课更为丰满。《生活中的快乐》这一节课,教师先让学生彼此分享快乐,再呈现一组图片,告诉孩子,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他们需要大家的帮助,能够去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快乐。这样,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筛选出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素材,从而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提升了品德课堂的教学实效。

上一篇: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在学科教学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