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情境中触摸知识本质

时间:2022-08-31 07:05:39

在游戏情境中触摸知识本质

“圆的认识”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然而这些课学习情境往往让人感觉美感有余,总缺少一些数学的味道。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这节课时,创设了“小明寻宝”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寻宝的过程中经历了由生活逐步抽象到数学,主动建构了圆的概念,从而在有价值的情境中触摸到知识的本质。下面撷取两个教学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寻宝活动创造圆

师: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宝物在小明左脚的3米处。每位同学手中都有一张纸,请你在这张纸上点上一个点,这个点表示小明的左脚。宝物在哪里呢?想一想,在纸上表示出来。

学生在纸上画宝物可能在的地方。

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表示出了宝物的位置,大家看,认为宝物可能在这儿(见图1)的请举手。

师:真棒!宝物还可能在这儿(出示图2),还可能在哪儿?

生:在上面,在下面。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图(3):

师:还可能在?

生:在斜的地方。

……

课件逐渐出示下面的点子图。(图4)

学生看到这个点子图,情不自禁地说出:圆。

然后教师依次连接这些点,形成了一个圆(见图5)。

师:同学们,圆你们都认识吗?(认识)刚才想到圆的请举手。(很多学生举手)那么谁来说说宝物可能在哪里?

生:这个宝物在这个圆上的。(边说边指着屏幕上的圆)

师:不错,这个圆我们可以画出来。我们现在不画,能否说出宝物在哪儿?

生:宝物在左脚的周围。

师:脚的周围地方可大着呢?

生:宝物在离左脚3米的周围。

师:表示左脚的这个点是圆的?(圆的中心点)圆的中心点也就是圆的圆心。那到圆心3米这个长度叫做圆的?(半径)不错,谁现在来说一说宝物在什么地方?

生:宝物在以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是3米的圆上。

师:这样一说,大家就明白了宝物可能在的位置了。

寻宝活动拓展圆

在学生已经探究了圆的特征、如何画圆以及圆的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之后,进入了这节课的总结阶段。

华老师说:我们研究问题到最后,有时还会问一句,一定是这样的吗?请看:宝物距离左脚3米的地方,宝物一定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吗?

生想了一会儿欲言又止。

师出示了一个半球形的西瓜图:找到圆了吗?它还是圆吗?左脚的位置在圆心上,那么宝物还可能在什么地方?

生:宝物可能在地底下。

生:如果将西瓜的那个面看作地面的话,宝物就是在西瓜皮上。

学生笑了:是啊,在西瓜皮上。

接着教师出示了一个完整的球。

生受到了启发:宝物是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是3米的球上。

师:是啊。圆,一中同长也。球,也是一中同长也。那你们能说一说,球与圆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吗?

生:圆是一个平面图形,球是一个立体图形。

笔者听了华老师的这节课,不禁为教师的精妙设计击节叫好,一个寻宝游戏的引入,将学生带入了圆的世界。

一、游戏中暗含数学的学科气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华老师课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寻宝”,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宝物的位置时,华老师引导学生用一个点表示小明左脚的位置,用点画出宝物可能的位置,这一过程是将生活抽象成数学的过程,是逐步数学化的过程。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不同,此时学生对宝物的位置的认识也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华老师依次展示学生的答案,学生在这些答案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原来宝物就在离左脚3米的一个圆上,圆就这样在找宝物的过程中创造出来了。然而此时的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仅仅是一个模糊的表象,华老师请学生对照图形说一说:“宝物在哪里?”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逐步深化,经历了“由左脚的周围、左脚3米远的周围、以左脚为圆心、半径是3米的圆上”,经历了具体到抽象,生活到数学的提升,建立了圆的表象,从而逼近了数学知识的核心。

二、追问中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般老师在学生认识了圆,进行相应的练习之后,这节课也就结束了。在这节课的末尾,学生已经探究出宝物的位置是以脚为圆心的圆上时,所有的听课老师都以为这节课要结束了。

可是华老师的话锋一转:“我们研究问题到最后,有时还会问一句,一定是这样的吗?请看:宝物距离左脚3米的地方,宝物一定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吗?”华老师的这个问题将学生重新带入了思考,他的这一追问也引起了听课老师的深思。是啊,宝物一定在这个圆上吗?教室里陷入了宁静,大家苦苦思索着。在所有学生的期待的目光中,华老师用课件出示了一个半球形的西瓜图。一图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给迸发了:找到圆了,找到圆心了,宝物不仅仅可以在这个半径是3米的圆上,还可以是在地底下,在这个半球形的西瓜皮上。除了在西瓜皮上,还可以在什么地方呢?在一个半径是3米的完整的球上。学生从“圆,一中同长也”自然想到:“球,一中同长也。”所不同的是圆是一个平面图形,而球是一个球体。华老师的这一追问,将学生由平面的圆飞跃到了立体的球,实现了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跨越,拓宽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真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明寻宝”这一简明的学习情境,在华老师的课堂上真正做到了一“材”多用,一“材”多问,一“材”多效。思维的动感与韵律在华老师的数学课堂上自然流淌,整个数学课堂充满着探究思辨气息,学生在有趣的寻宝情境中触摸到了数学知识的内核,感受到数学知识本身散发出来的魅力。(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

E-mail:

上一篇:例谈语文实践活动 下一篇:以游戏为主线 促进认识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