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对于造价控制的作用

时间:2022-08-31 04:51:37

浅谈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对于造价控制的作用

摘要: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控制不仅仅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的因素之一,同时也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试图结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对于造价控制的作用,分析如何更好的对施工阶段造价进行控制,找出对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一.相关概念的定义

1.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它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包括基本的五个阶段,即施工任务、施工规划、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等。这五个阶段又都具备各自的特点:

获取工程信息,参加招投标,合理竞争,取得(签订)施工合同,获得施工任务;

依据合同要求,进行施工过程的详细部署,明确施工任务的要求,以及方案等的准备;

根据规划(方案)组织人、财、物,进行施工前的各项筹备工作,为施工的正常展开创造条件;

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合理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注重过程控制,避免不应该的返工浪费,以及安全事故;

通过严格的管理,合理的组织,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合同),通过竣工验收,获得劳动报酬(合同工程款)。

3.工程造价控制

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

二.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对造价控制的作用

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它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综合性强,关系到建筑方、施工方、业主方等各方的经济利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投资决策、获取施工任务阶段最重要的是做好对工程是否可行的研究,这项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带来的利益。这样工作的进行是为了使投资和效益能够形成良好的比例关系,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认真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拟建的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在社会上能否创造效益,资金来源等各方面都进行全面、充分的调查、分析和论证。只有这样,才能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次,在施工的规划阶段和施工准备阶段,要以初步设计方案为依据,根据概算指标或概算定额、确定各项费用标准、工人数量、材料等的实际价格以及其他费用的有关规定进行编制的,这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满足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的设计将使工程造价大幅降低。

再次,在组织施工阶段,要以施工图预算或承包合同价为目标,控制工程造价。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重视施工图纸的审查。②重视室外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避免今天做A 项目,明天拆了改成B 项目,这是造成室外工程增加造价的主要原因。③对签证的管理应规范,形成制度。④健全和完善设计变更审批制度。⑤严格以合同为依据,控制工程造价。

最后,在竣工验收阶段,应确保工程量是否准确,审查各项费用标准是否符合费用定额和施工期间有关工程造价政策规定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基本保证各个施工阶段都有利于对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三.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对于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中存在着如违反工程建设的相关程序、建筑工程施工、签证现场管理混乱、混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造成造价失控的主要原因。

1.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对于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违反工程建设中的相关程序。

在如今的建筑工程的市场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建筑项目工程为了“面子”、为了满足某部分人的利益,对本来应当遵循的几个程序不管不顾,比如应当遵循的程序是:投资款额的确定、建筑项目标准的制定、设计规范的审查、招标资质的确定和完善等,这样做忽视了造价管理和造价控制的程序,造成了监管部门难以实施造价控制,监管的难度增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造价失控。

第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乱。

有些监理工程师的业务素质较差,对合同、预算和有关规定不熟悉,对不应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有的现场工程量问题不经核实就随意签证,还有的签证单由承包商填写,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既不调查也不审核,不负责任地确认;有的承包商为获取高利润,弄虚作假,扭曲合同的界限含义,以少报多,蒙哄欺骗,一些施工单位有意将签证化整为零,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这导致了很多项目的监理形同虚设,造成造价控制也没办法控制。

第三,混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之间的关系。

在建筑工程市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这三个角色的关系应当是平等法人关系。虽然我国在法规上,三者是平等的关系,但是目前,社会上对监理服务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而且有的监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业主不敢完全放权监理。因此,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实施阶段,凡涉及到工程造价变更的问题,均由业主代表来做决定,监理往往成为虚设,根本没有发言权。

2.解决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对于造价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一,工程开工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按预算要求制定一个正确的资金使用计划。既要保证工程建设有足够资金,又要尽可能少占用资金。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对材料供应情况、工人的数量、机械装备、配件生产或采购情况、运输条件等做好详细的计划和安排。按照工程项目合理的建设程序来组织施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分项工程施工周期,选择符合自身能力的施工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第二,严格监督施工现场的签证工作,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建立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明确组织分工,落实造价控制人员、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对监理工程师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培养严肃、务实的工作精神。做到有原则的工作。

第三,明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之间的关系。要明确三家之间的关系,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保证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监理单位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四.结论

施工阶段对造价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多向性的系统工程,它与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以及工程技术人员、预算人员和财务人员知识的全面性和广泛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必须从工程招投标到竣工决算全过程采取措施,运用各种经济和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更加多样化,资金来源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同时,建设单位进行投资的风险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对建设资金的控制也正在变得更加正规化,只有不断加强对工程造价各环节的有效控制,最终才能使各方受益。

参考文献

[1]马淑敏.浅析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6(2).

[2]沙立军.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3).

[3]陈海君.广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2004.

[4]成允兴.试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J ].山西建筑,2005.

[5]祝玲.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J ].山西建筑.2008.

上一篇:探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制 下一篇:白莲崖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