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间舞教师的教学能力

时间:2022-08-31 04:21:30

浅谈中国民间舞教师的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4-0037-02

1951年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被视为中国现代大学的民间舞教育开始,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民间舞教育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中国民间舞种类资源丰富,提升为“学院派”民间舞蹈教材,离不开为中国民间舞教育辛勤耕耘的先驱们,“原生”的民间舞蹈经过采风、整理、提炼、分类、整合等多种方式、方法,形成现在的“学院派”民间舞教材的五个民族、八个舞种,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及汉族的东北、山东、安徽、云南地区的民间舞蹈教材。优秀的民间舞课堂,可以包括教师、教材以及教学环境等各方面,而将教学过程进行的好与不好、教学效果的成与败就在于对这些因素的运用是否合理、恰当。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民间舞教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该从语言组织、动作示范,驾驭课堂、气氛渲染,教材掌握及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

民间舞教师在语言的组织上和动作的示范中应该尽可能做到“精”“准”,而不应该有过多的语言和繁琐的动作“小法儿”,如何准确的把握好言传和身教的时间分工和“精”“准”是体现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这也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教材的分解与整合也是民间舞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北京舞蹈学院等院校的教师提出各种民间舞教材整理方法和民间舞教学的方法,许淑k老师提出的“元素教学法”、罗雄岩老师的“动态切入法”、马力学老师的“龙族律动”,以及之后北京舞蹈学院给研究生开设的“民间舞蹈组合编排法”课程等等,是对民间舞风格精确把握的结果。一个教师的魅力不在于他(她)的语言表达和动作示范的多少,而在于这句话和这个动作及风格的精确性。

对于语言组织和动作示范,民间舞教师的侧重点不同将会收到不同的效果。语言组织精准、强调严谨的老师,学生动作整齐、风格准确,自己思考舞蹈;动作示范精准、强调表演的老师,学生表演有个性、敢于表现,从模仿开始舞蹈。所以,一个优秀的民间舞教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民间舞者。一个优秀民间舞教师的课堂,在具备精炼的动作示范和语言表达之外,还非常注意运用启发、比喻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差异以及水平的参差不齐,因材施教显得尤为突出。虽然每个教师都知道要因材施教,但究竟应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我想主要的是在以教舞在先还是教法在先,或者说有没有教学法。就我个人来说,我赞成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教学法,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教舞和教法也应该是同时存在、融会贯通的。我这里教舞所指的意思是教授的内容,即教材。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向其正确的方面发展,使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让学生在注重舞蹈自身、接近本体的同时触类旁通,从而达到会学而不是学会的目的,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法是教师如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到达学会和会学的目的,其中所包含的含义不仅仅是方法,也是内容之一。其实,在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很多教育家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意或者无意的运用到教学法。中国古代孔子就是用提问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剖术即问答式教学法是相似的。他们的教学方法都是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学习。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也应充分注意这一点,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创造一在一问一答中愉快学习的氛围。这都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语言的组织和思维逻辑两方面的重要性。

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以及对课堂气氛的把握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技能,对于民间舞课堂上的学生不仅要采取赞扬、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而且要启发其延伸,引导学生在动率、动态层面上的把握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同时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也要大胆地指出学生的缺点,纠错能力强。

在课堂气氛的把握上,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有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游刃有余,切不可带着情绪进入课堂。虽然民间舞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谁应主动,或者说到底是学生主导还是教师主导,每个人的看法都有不同。民间舞训练与民间文化、游戏,以及民俗学、人类学等结合,一般来讲,新鲜的事物总是会引起人的兴趣。民间舞教师应该相对占主导地位,而学生是主体,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具有活跃课堂气氛,把握课堂节奏,使学生在愉快的过程中学习,这就是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对课堂气氛的把握技能的体现。我的大学英语老师是新东方四六级的老师,她的课堂是非常生动的,每堂课都特别注意学生的状态,适时的调节课堂气氛。比如讲个英语笑话,用英语唱中国传统歌曲等等,还经常自诩是英语老师里面跳舞跳得最好的,舞蹈界教英语教得最好的。对课堂气氛的把握是民间舞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对教材的掌握以及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一个好的民间舞教师应该对所教授的教材了如指掌,对教材的内容把握透彻和运用自如,并能充分的发挥民间舞教材的特色,在把握好这些因素的同时积极创新,扬长补短。在众多院校的中国民间舞教材中,北京舞蹈学院的教材相对来说是比较全面和广泛流传的。多年来,北京舞蹈学院的教材一直在巩固和传承也不断在更新,对于民间舞传统教材的保护也非常重视,不断加强与各个舞种地区的民间艺人、资深专家的交流。向民间走出去和把艺人专家请进来是对“原生”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措施。

民间舞教学中,典范组合课的教学顺序与风格训练课中首先进行单个动作、风格元素或关节部位的训练应该有所不同。我认为,典范组合首先是进行短句和重难点教学,然后由各个短句组合而成,不应再过多强调单一动作或单个风格元素的训练,主要是对整个组合的风格性和表演性的训练。而风格训练课中主要强调从单个动作元素到组合的规范性、训练性和系统性。如:东北秧歌步法训练中的踢步,节奏是弱拍出脚、重拍收回,过程强调双膝微屈,一脚迅速的擦地前踢出,然后再伸主力脚带动动力脚迅速收回原位,慢移重心落脚。通过对单一动作元素的训练使学生准确把握此动作的规范性和训练性,只有在较好地完成单个动作元素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并以此作为训练脉络的展开,在动作训练中掌握其风格。这些内容不仅包括教材的基本动作、风格等元素及组合的训练等等,还应包括对教材之间的纵横关系以及与相关学科(如:音乐、戏剧、文学和宗教等)的相互联系的了解。一个好的民间舞教师只有较好的把握以上各方面因素,才能更好的发挥有限教材的无限魅力。教材的对教学的影响,民间舞课堂的成与败或者说是如何才能使民间舞课堂更加具有活力,那么教材就应该“与时俱进”、应该不断的为它注入“新鲜血液”。这就需要民间舞教师不断的开拓自己的视野、不断的下到民间向民间艺人学习。这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之所以称为民间舞蹈是因为它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如果我们远离它,那么大概就脱离了民间舞的本质特征。第二,民间的舞蹈也在与时俱进,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看看它在民间的发展,使学院派民间舞既贴近民间又为广大民间舞观众所接受。民间舞教师无论是在风格训练课还是在典范组合课的教学中都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个过程的方法。如藏族风格训练课是先有动率、舞姿训练,再有短句训练,最后才是组合的训练。而典范组合的教学顺序,先是学习“库马拉”组合“开法儿”,然后再学习“松则亚拉”,最后学习具有表演性质的“快乐青年”组合。一般来说,这是一个不容打破的教学顺序,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贯穿有紧有松、有张有持、有强有弱、有主有次的教学方法。

中国民间舞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所教授的舞蹈适合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应该在学生的教学管理方面抓住主要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作为中国民间舞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希望能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去发现、总结、解决问题,对我们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事业今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渊源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高中英语新课改的策略解读 下一篇:浅谈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