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观察和护理

时间:2022-08-31 03:06:38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观察和护理

资料与方法

自1999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56例,男92例,女64例,年龄23~70岁,病程5个月~18年,病变局限于乙状结肠者86例,局限于降结肠者58例,位于全结肠者12例。156例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其中充血、水肿伴糜烂、有脓性分泌物者67例,黏膜浅溃疡81例,息肉样增生者8例。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将中药方剂制成粉末样分为溃结散Ⅰ号和溃结散Ⅱ号。在病人临睡前保留灌肠,药液在肠腔内保留的时间越长疗效越好。正常大肠吸收液体能力为每日4~6L,病理状况下仍很强,因此肠道给药后,药物混合于肠内分泌液中,通过黏膜而被吸收,达到治疗效果。

灌肠方法:灌肠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使之了解灌肠的目的以取得合作。灌肠治疗时间在晚间临睡前为佳。嘱病人排空二便,使其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臀部抬高10~15cm,用不透水油布保护床铺,选用粗直弹性的14~16号导尿管,前端涂少量石蜡油以减少摩擦,排出少量液体以排净管内的空气,防止空气进入病人肠道,是管道温暖,夹住导尿管,分开病人臀部,将导尿管自缓慢插入直肠内15~25cm,将调成糊状的溃结散1号或2号用注射器抽取100ml,温度在38~40℃的药液缓慢注入肠内。插入时如遇到阻力,可先灌入少量,然后轻轻拔出少许导尿管,转动一下再行插入。因阻力可能来自肠痉挛或内括约肌紧张,故灌入少量液体可缓解痉挛,是括约肌松弛。当插入至适当深度后可放开夹子,使药液慢慢流入,全部药液在15分钟内灌完为宜。灌肠完毕后嘱病人左侧卧位15分钟,平卧位10分钟,然后右侧卧位1小时。如病人有便意,应鼓励病人张口做深呼吸以放松腹肌,减轻腹压,控制排便,药液在肠内保留至少2小时,瞩病人尽量保留一夜后再排便,以达到治疗效果。对有痔疮患者,操作要更轻柔,避免擦破痔疮。女性患者经期停止灌肠。每15天为1个疗程,本组156例患者依病情轻重分别灌肠治疗1~3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经电子结肠镜复查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完全消失。②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电子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③无效:经治疗临床症状无改变,结肠镜复查肠黏膜无明显改变。此多见于病程长达10年以上且有息肉样增生病人。心理护理:灌肠前向患者详细说明保留灌肠的目的、优点及注意事项,对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加以解释和安慰,取得患者积极配合。

操作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速度要慢,压力要低,如果压力过大,灌入药液过快,常使病人不易保留,同时注意药液温度应略高于体温,温度过高会烫伤肠黏膜,温度过低可能导致肠痉挛,引起肠蠕动加快出现腹痛,腹泻等,病人不易耐受。灌肠操作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尤其是年老体弱者,观察其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用药护理:详细向病人介绍有关药物的作用,说明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通过直肠下静脉丛吸收,提高药物的利用度。

饮食护理:关心患者饮食,不吃牛奶和乳制品以防止肠胀气,给予流食或半流质饮食,指导其进食清淡,少渣,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如鱼汤,蒸蛋等清淡少油腻食物,可少量多餐,补充各种维生素,尤其在急性期,如进食小米粥、面片汤等。禁食生冷、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生活护理:做好患者临床护理,特别是泄泻过频体弱者,除皮肤护理外,还要注意的清洁卫生,以免引起肛周炎症,影响灌肠。可用温水或盐水擦洗,保持肛周干燥。对年老体弱,松弛病人,床褥要清洁,平整,保持臀部皮肤干燥,防止褥疮发生。

结 果

本组156例患者中,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治愈者132例(85%),好转者18例(11%),无效6例(4%),总有效率为96%。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免疫与遗传因素有关,食物过敏、感染、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程一般呈慢性迁延和反复急性发作过程,因此除在发作期加强治疗和护理外,应尽量采取保护机体、增强免疫功能、避免感染和精神创伤等综合措施,防止复发。

在临床中观察到绝大多数病人精神抑郁和焦虑对本病的发生和复发可有一定的影响,而精神刺激,紧张劳累,饮食失调常为本病发病的诱因。在我们治疗的患者中有以为35岁的男性患者,职业是刑警,由于工作性质决定经常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办案执勤工作,常常是夜以继日,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经常腹泻,黏液脓血便,来我院就诊后,经电子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至直肠,肠黏膜充血,水肿,黏膜呈细颗粒状,血管模糊,质脆易出血且附有脓血性分泌物,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收入院治疗。住院期间经中药口服治疗,中药灌肠2个疗程,临床症状明显消失,复查结肠镜肠黏膜恢复正常。出院时指导病人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调节情绪,注意休息,合理调配饮食,病人出院后至今未复发。

中药保留灌肠技术的水平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才能使病人愉快地配合治疗操作。

灌肠插管的深度要准确,过浅达不到保留的目的,同时药物温度要适宜,否则都会影响治疗。灌肠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越长吸收越完全,疗效越好,因此灌肠完毕后,病人应采取垫高臀部,平卧位休息,减少活动,以提高疗效。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减少了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无不良反应,并且经济实惠,疗效好,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方法。

上一篇: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证治 下一篇:周围性面瘫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