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及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时间:2022-08-31 01:31:50

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及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摘 要:教学中的体育游戏是一种以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的教学形式既能在保证教学计划进程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又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体育教学;运用

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进行,体育教学也在经历着创新与改革,体育教学的方法逐渐多样化与趣味化。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以其娱乐性、竞争性、易行性等优势赢得越来越多体育教育者的关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人性化要求,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和总结,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其运用作出以下阐述。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1.综合性

体育游戏的因素可以涵盖所有体育项目的练习,而体育游戏可以作为任何一项体育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手段。在体育运动的练习中,游戏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既锻炼了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与活动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体育游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

2.目的性

每一种体育游戏有其明确的游戏目的。有的游戏旨在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增强体育技能;有的重在锻炼体力、培养智力;有的是为了增强道德品质修养和提高心理素质;有的则侧重于调节内在情绪、娱乐身心;还有其他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团结意识等的。但所有的体育游戏本身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体力。

3.竞争性

凡是游戏,多少都具有一定的比赛性质,体育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于智力竞争、体力竞争、数量质量速度竞争等的各种竞争,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体力智力,还激发了自身的潜力。

4.趣味性

游戏本身是一种娱乐性的活动,学生通过自由平等的体育游戏得到身心放松,活跃自身心理、生理功能。体育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将一些重要的体育练习创编成游戏,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体育游戏的选择

1.配合教材选择创编游戏

体育教学中纳入体育游戏,旨在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游戏是效劳于教学的手段,应当立足于教材,在教材内容与体育游戏之间找到相互的关系,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游戏。在教学过程中,务必依据课程任务来确定体育游戏,杜绝过分随意性。

2.契合学生实际情况

由于学生的性别、年龄、个性等心理生理状态的不同,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应当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认知能力。小学生的思想单纯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于游戏的选择要考虑融入有利于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因素,在创编游戏时,应当生动有趣,满足学生的猎奇心,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一般来说,男生喜欢活动强度偏大的游戏,而女生则喜欢活动强度较小、较艺术性的小游戏。教导员应当特别留意这一点。

三、体育游戏的运用

1.准备活动中的体育游戏

在正式的体育课开始之前,一般教师都会布置准备活动,以便于使学生的各个身体器官进入活动状态,适应接下来的体育学习。准备活动中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准备活动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助于活跃气氛。

传统的准备活动一般是慢跑、预备操等,较为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而教导员若能够采用一些例如,蛇形跑、踢毽子、跳皮筋等活动来热身,更能增加趣味性。

2.技能技艺教学中的体育游戏

小学生要掌握一些体育技能,对于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如,跳远、长跑等单调而较高强度的体育项目,学生往往不感兴趣,而如果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方法,改变单调的训练方式,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中长跑中,学生绕着田径场跑步很容易疲累,也索然无味,不如将跑步和一些有趣的游戏结合起来,如,“攻占敌方阵营”“混合接力”等游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完成体育训练。

3.课堂结束前的体育游戏

一堂体育课结束,学生要从一种猛烈的活动状态恢复到相对稳定平缓的状态,体育游戏在能够使学生的各个身体器官从紧张中放松下来。在结束活动中,游戏要强调趣味和放松。内容上诙谐生动,方式上灵活精彩。如,编创一系列轻松的舞蹈动作或者智力竞赛的小游戏,使学生在愉快中结束课堂,期待下一次的课程。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广大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时,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不断创新,编创具有实效性、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为以后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高贺,李维靖.体育游戏法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2]樊娜娜.高校形体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07).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南开路小学)

上一篇:JAVA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改进英语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