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的“工具性”与 “人文性”齐飞扬

时间:2022-08-31 12:04:58

让语文的“工具性”与 “人文性”齐飞扬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积累语文知识,这样才能更自然地贴近学生实际,和学生一起打造五彩缤纷的课堂。要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张开思维的翅膀,遨游知识的海洋,快乐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要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为此,让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齐飞扬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导,让语文的“工具性”在交流中张扬

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技能,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每个语文教师都应成为能使学生快乐的人,这是由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的,更是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决定的。为此语文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让语文的“工具性”在交流中体现:

1.增强教师自身语言的幽默感。据调查统计,大多数受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都很幽默,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带有生气,使紧张、沉闷的气氛开始活跃,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

2.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我在教学中大胆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结果的生成。

3.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十根手指也有长短”,学生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提问与练习,而且多用鼓励与表扬,让每位学生在40分钟内都感到自己学到了新知,掌握了技能,减轻了学习困难生的心理压力,消除了他们“语文难”的想法,使他们也能轻松地学习语文。

二、兴趣,让语文的“工具性”在思维训练中自由翱翔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学习品质,也是学习的动力之源。这就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尽可能地利用课堂这块阵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诱导他们在课后也自觉地学习语文,让语文的“工具性”在无形中得到体现。

面对抽象的知识,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使抽象的知识生动、直观,使学生容易接受。如在教授《小镇的早晨》这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演示了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场面,色彩斑斓的画面,形象的动画,导游式的讲解,把学生引进了一个美丽的水乡小镇。整堂语文课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语文的兴趣。老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就根本没有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机会。事实表明,当学生自由独立地从事他们喜欢的活动时,就是他们的头脑最活跃的时候,是发挥最充分的时候,也是他们心情最愉悦、个性展现最自然的时候。

三、激励,让语文的“工具性”在体验成功中唱响

激励学生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功,给知识的学习带来趣味感,给学校生活带来意义感,因而激励就无可争辩地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启示、激励、引导及创设一系列科学的教学程序和学习氛围,会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应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一定的成功,在成功中体验欢乐,提高自信心和成功的勇气,从而让语文的“工具性”在体验成功中得以体现。

四、感悟,让语文的“人文性”在熏陶中释放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感悟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体验、主动地领悟。语文教师要注重用人的感情、意志去激活语言,用经历、心境去补充语言,用联想、想象去联系语言,创造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逐步产生感悟。即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尊重学生的创新。

例如我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始终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激起学生对这群鸟的敬佩之情,并且设计了:“如果你是斯杰潘老人目睹了这一切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非常微妙地把已经激起的情感,让儿童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表达出来。这样的语文课洋溢着更多的情趣,能激起孩子无边的思绪和遐想,使课堂传授的知识内容得到升华。语文课当中的“人文性”应是向课外延伸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五、评价,让语文的“人文性”在完美人格中成长

评价是师生交往的一种媒介,积极的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快乐是可想而知的,它让学生获得了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回答老师的问题、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多少学生梦想得到的待遇,被认可、被欣赏的滋味谁不想拥有?评价其实是一个主动发展的过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成为新课程崭新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新课程的精髓所在。它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关注生命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个正确评价学生的思想尺度。

课堂上经常见到“比一比谁最棒”这样的场面,在一次四年级的语文课上,有位老师的做法很有借鉴。老师要求同桌小朋友互相朗读词语,然后推荐一位小朋友读给全班小朋友听。她将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巧妙地引进课堂,能够将“竞争性”评价转变为“合作性”评价,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怎么会紧张?又怎能不快乐?其实对于学生,除了学业成绩外,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方面,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其中的许多方面是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更不能以考试的分数来“一锤定音”的。为此,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个性张扬,在教学中要把彰显个性的机会留给被评价者,引导他们用自我表现作为参照标准,结合老师、其他同学等外部评价,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这样学生才会在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及弱势。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并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学生自我表现的发展与优势潜能的发掘,更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从而让学生的人格在这样的人文熏陶下逐渐完美。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实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道理很简单,我们在使用语文时若能注意方式方法,就会方便生活,同时也能美化生活、丰富生活。如果说工具性是基础,是求真的话,那么人文性便是一种升华、求美。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便无从谈起,离开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一面便会显得晦涩、干瘪,所以我们在谈语文时二者不可偏废。

总之,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要体现人文性,这样才能让二者齐飞扬。

上一篇: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互动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