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煤矿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时间:2022-08-31 11:25:19

中国乡镇煤矿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摘 要】乡镇煤矿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三分之一,而事故数量却高达七成以上,是我国煤矿事故的重灾区。本文系统分析了乡镇煤矿主要的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改善我国乡镇煤矿事故多发现状提供帮助。

【关键词】统计分析;乡镇煤矿;煤矿事故

1.乡镇煤矿事故原因分析

1.1自然开采条件

我国大陆是由众多小型地块多幕次汇集形成,多次发生陆块见的碰撞、俯冲,产生强烈的板内变形,使煤盆地经受挤压变形的强烈改造,致使我国煤田地质条件比由分裂板块构成的澳大利亚、美国的煤田复杂。我国复杂的地质条件带来了高地应力、瓦斯、高地温等灾害,客观上容易发生事故。

1.2技术装备水平

总体上看,我国煤矿安全装备还比较落后,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和蔓延。

1.2.1煤矿安全技术基础薄弱及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乡镇煤矿安全技术薄弱在小型煤矿中体现最为明显[1],具体体现在:

(1)采煤方式落后。

相当一部分乡镇小煤矿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采煤方法不合理。工作面支护方式落后,支护方式、支护强度选择缺乏科学依据,采掘比例失调,矿井开拓布置不合理。

(2)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管理混乱。

大部分乡镇小煤矿存在采掘工作面串联通风;部分矿井未建立主要通风机房或无人值班,主要通风机无双回路供电系统;部分矿井采掘工作面控风设施不可靠,使用单道风门、风帘控风或无控风设施。

(3)瓦斯管理不严格执行《规程》。

大部分乡镇小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传感器种类不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对及未传感器进行定期调校等。大部分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乡镇小煤矿未建抽采系统,“先抽后采、先抽后掘”工作进展缓慢。部分矿井未按规定检查瓦斯,瓦斯报表反映检查地点少,存在漏柱和假检现象。

1.2.2采煤机械化程度仍较低

近年,我国国有煤矿的采煤机械化程度有明显提高,2012年达到91.5%,比2006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但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而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不到50%,乡镇煤矿基本上是非机械化开采,200万以上的矿工还从事手工采煤。

1.3安全管理与人才储备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各类乡镇煤矿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其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安全技术从业人员仅占3%。只有不到4%的乡镇煤矿拥有机电专业人才,12%的乡镇煤矿保有专门的采矿专业人才,大部分乡镇煤矿通风安全从业人员短缺,人才严重不足。尤其突出的问题是,大量乡镇煤矿工人未经过必要培训就直接下井,特殊工种没有相应岗位文件,自我保护意识严重匮乏,仅仅把工作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大量出现违章作业现象。同时,乡镇煤矿作业风险大,与其他高危行业相比酬劳较低,工作环境普遍较差,因而难以吸引专业人才,这也导致了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匮乏,乡镇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松弛,企业当中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1.4监察监管

我国煤矿安全监察方式仍以行政方式为主,部分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监察措施不到位,执法不严格,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不力。

归根结底,就在于政府管理的缺位所导致的寻租行为的泛滥,“官煤勾结”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官煤勾结,权钱交易”是我国乡镇煤矿矿难不止的根源之一。

2.主要的建议措施

2.1加大科技攻关及先进技术推广力度

围绕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集中科研力量,开展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联合攻关,提高矿井整体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对煤矿瓦斯成因、赋存规律及主要地质控制因素,以及采动条件下的瓦斯运移规律、突出机理、探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加快重点科技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选择技术上成熟、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列入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推广计划,组织推广和应用;实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建立一批安全技术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科技产业化,择优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2.2建立健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乡镇煤炭企业要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规章制度体系和措施方法体系。这就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乡镇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根据“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准则落实到每一位职工身上,既要有明确谁负责还要明确负什么样的则及负多少责。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劳动安全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岗位上,实现企业全员及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保证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顺利开展[2]。

2.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往的劳动力堆积性用人机制已经不适应社会的要求,乡镇煤矿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全面的改变企业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跟上国内形势,用人主要思路应随之改变,主要分两个部分实现:

(1)下决心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乡镇煤矿不能因为自己的企业规模放弃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①高层次技术人才可以提升煤矿整体技术层次。②高层次技术人才可以完善企业的员工培训体系。③高层次技术人才方便煤矿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④高层次技术人才给企业的发展来了更多可能性。

(2)大范围建立员工培训体制。根据不同工种,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对他们日常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可能涉及的危险操作、面对事故应作出的应对措施给予讲解培训;加入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跟工资待遇直接挂钩,考核成绩优异者给予相应奖励;加大力度宣传安全文化,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设置工作经验交流站,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讲解,方便工作人员交流工作心得,对于优秀的工作技巧在全矿内部推广。

2.4加强政府监管

2.4.1消除“官煤勾结”现象的存在

要遏制官煤勾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和完善现有的生产制度。制度必须具有可实施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人们是否接受制度的约束不是取决于制度是否健全、科学,而是在此基础上的实施机制是否完善。所以,要治理和防止“官煤勾结”现象的发生,要做到:①加大监督的力度。②完善监管机制。③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相匹配的运行机制。

2.4.2进一步综合治理、整顿、改造乡镇煤矿

加强对小煤矿的整改力度,对于存在瓦斯问题的矿井及其它灾害较严重的矿井,应明令禁止其进行开采活动;对目前存在违规开采现象,必须当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行彻底消除;对目前非法违规开采的小煤矿要继续执行最严格的关闭政策;对那些死灰复燃的小煤矿要加大惩治力度;要对为小煤矿的非法开采活动提供过保护的政府官员进行严肃的查处;对那些扰乱安全执法工作的单位、个人要根据法律予以重处。

【参考文献】

[1]鲜林.现阶段小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煤矿安全,2008,39(3):106-108.

[2]李季秀.我国中小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D].河北:河北理工大学,2009.

上一篇:浅议现代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技术 下一篇:基于PCA和SVM的人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