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秀花蓝瑶族源:东来说

时间:2022-08-31 09:38:51

【摘要】关于广西金秀大瑶山花蓝瑶的族源,传统的说法是:从贵州、古州顺流而下,途中经过柳州,在象州县东部进入金秀大瑶山。进入大瑶山的时间是清代,与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无关。本文在历史文献和家乘族谱记载的基础上,经认真细致考证,提出花蓝瑶的祖先是从福建、广东而来,宋元时期溯西江到达大藤峡地区和“贵州”居住。唐宋元时期的“贵州”,故治在今广西贵港市,不是指今贵州省。明代大藤峡瑶族起义失败后,起义人员及其后裔为避难转入大瑶山居住,并演化为花蓝瑶。

【关键词】花蓝瑶;族源;大藤峡;贵州;广东

【作者】莫金山,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教授;赵乙生,广西区党委政法委退休干部;赵贵坤,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干部。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3-0101-009

The Origin of Hualan Yao Ethnic in Jinxiu, Guangxi:

the Theory from the East

Mo Jinshan, Zhao Yisheng, Zhao Guikun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s of history and genealogy, the author researches seriously and proposes that the ancestors of the present Hualan Yao ethnic in Jinxiu, Guangxi Province were from Fujian and Guangdong province. They moved along West River, then settled in the Datengxia area and the ancient “Guizhou” area.“Guizhou” refers to the present Guigang city in Guangxi province in the Tang,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rather than the present “Guizhou” province. 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Datengxia Uprising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survivals and their descendants moved to Dayaoshan area and gradually evolved the present Hualan Yao ethnic.

Key words:Hualan Yao ethnic; the origin of ethnic; Datengxia; Guizhou; Guangdong

在群山丛集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一支自称为“炯奈”的瑶族集团――花蓝瑶,她是金秀大瑶山五个世居瑶族支系之一,分布在该县西南和西部的六巷、长垌两乡的11个村寨,现有人口1520多人。尽管花蓝瑶的人口较少,但文化却很有特色,名气也不小。自1936年费孝通与王同惠出版了《花蓝瑶社会组织》一书后,有关他俩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俩在六巷乡考察一伤一死的惨痛经历,便为世人所注意。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学者以“追寻费老的足迹”为己任,继续开展花蓝瑶文化研究,有关花蓝瑶研究的论著不断见之于报刊,保守估计也有七八十篇(本),使花蓝瑶文化研究在中国瑶学领域中成了“显学”。

花蓝瑶主要姓氏是蓝、胡、侯、冯、相五姓。蓝姓主要集中在六巷乡的六巷村和罗香乡的罗丹、罗丹口两个村屯。胡姓主要集中在门头、王桑两个村屯。相姓主要居住在大橙、古浦两个村屯。冯姓主要集中在罗丹、丈二、六团等村屯。而长垌乡的龙华村则由侯、蓝、冯三姓组成。

一、花蓝瑶“西来说”缺少史料支持

关于花蓝瑶的族源,长期是个谜。1936年,费孝通与王同惠合著的《花蓝瑶社会组织》仅一句“花蓝瑶来自贵州”,即无下文。1948年唐兆民出版的《瑶山散记》设的“大藤峡血迹”,共4个篇章,是该书文字最多的部分,但既没有论及花蓝瑶的族源,也没有说明花蓝瑶与大藤峡瑶民起义的关系。

1957年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六巷乡作调查,采录群众口耳传闻,写道:“花蓝瑶人口较少,分布在大瑶山中部和西南一角,综计其所住大小村落仅十二个。其中大族为蓝、胡、侯、冯、相五姓。各姓祖先传说亦大致相同,根据老人们所提供的材料,都说祖先详细经历因年代久远已不复记忆,但是有一点却是十分清楚的,就是只知道他们并不是大瑶山的土著,而是从贵州古州(今榕江)迁来的。他们离开原藉之后,全族人分乘18只船(一说120只)顺流而下,途中经过柳州,并曾在一个河道弯曲、险滩密布、水流湍激的地方,有半数船只遭致覆没;剩下来的9只船上的族人,后来才到象州(一说曾住过武宣),在象州东部七里、下里、马鞍山(在今象州中平圩西约十里)和梧桐、江西等地住过。随后清朝官兵来撵,才进入瑶山。”[1]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两个重要信息:一,花蓝瑶的大族为蓝、胡、侯、冯、相五姓,他们的祖先是从贵州古州(今榕江)顺流而下,途中经过柳州,在象州东部进入大瑶山(我们简称为“西来说”)。二,花蓝瑶进入大瑶山是在清代,与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无关。

这是关于花蓝瑶族源的最早记录,迄今几十年,有关研究和论述花蓝瑶族源的论著几乎皆抄录此文,无人质疑。

但是,在我们看来,“西来说”却存在许多的问题。第一,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姓氏有“子父连名制”,或“子祖连名制”的风俗习惯,这与花蓝瑶所记祖先名字很不相同。第二,清嘉庆年间李宗日方著《黔记》记载:“瑶人于(清)雍正间,始由广西入黔之贵定、独山等处,喜居溪涧,居无定址。”可知,黔东南有瑶族居住的历史并不久远。第三,黔东南地区的苗瑶族很少有蓝、胡、侯、相、冯等姓,而以吴、龙、麻、石、廖为大姓。第四,如他们从贵州榕江全族人分乘18只或120只船到大藤峡地区,其间相距七八百公里,移民人数众多,跨省界,过州县,如果没有朝廷文碟,是难以通过并实现移居的,但查历史文献皆无记载。第五,如他们从贵州榕江全族人分乘船只到大藤峡地区,元明时期大藤峡地区主要是壮族和汉族,相对而言,花蓝瑶的力量很小,在民族隔阂对立严重的历史年代,是无法领导和坚持长达200多年,有多个民族参加的农民大起义的。第六,现居住在大藤峡中心地区,如武宣、桂平、平南等市县的蓝、胡、侯、相、冯等姓,他们的祖先都是从福建、广东迁来的,没有发现从贵州省来的。“西来说”没有得到历史文献和家乘族谱的支持。

那么,花蓝瑶祖先到底从何处而来?其迁移的时间路线如何?笔者经十余年的思考,翻阅大量的历史文献、方志书籍和民族材料,又进行实地调查,初步揭开花蓝瑶之源流及迁徙情况,现试作如下探讨。

二、 大藤峡农民起义与花蓝瑶的关系

大藤峡瑶族起义,历时很长,从明洪武八年(1375年)开始。《明史•广西土司》记:“洪武八年,浔州大藤峡瑶贼窃发,柳州卫官军擒捕之。”这是目前看到最早的大藤峡瑶民起义的记载,但没有具体内容。其后,瑶族多次在这里举行起义。这些起义的特点是,此起彼伏,前仆后继,断断续续,不绝如缕,除一二次规模稍大的,其余规模都不大。起义的目标不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政权,而是打家劫舍,占田夺地。直到天启七年(1627年)胡扶记起义被明军镇压为止,大藤峡瑶族起义前后历时252年,几乎与明王朝相始终。

关于大藤峡农民起义领袖人物的族属,《明史•广西土司》这样记载:“天顺八年(1464年),国子监生封登奏:‘浔州夹江诸山,峡中有大藤如斗,延亘两崖,势如徒杠,蛮众蚁渡,号大藤峡,最险恶,地亦最高。……中产瑶人,蓝、胡、侯、盘四姓为渠魁。’”

这与田汝成《炎徼纪闻》卷二“断滕峡”所记“万山之中,蛮盘据,各有宗党,而蓝、胡、侯、盘四姓为之渠魁”也是一致的。

可知,大藤峡农民起义领袖人物的族属以蓝、胡、侯、盘四姓为主。将此四姓验之于历史文献,亦为不谬。现罗列如下:

1.《明实录•太宗实录》卷162记载:永乐十三年(1415年)三月,“武宣等县蛮贼胡通四……等聚众劫掠,焚五州寨巡检司,……上命广西指挥同知葛森率广西诸卫兵及所属土兵讨之”。

2.《明实录•宣宗实录》卷72记载:宣德四年(1429年)夏四月,“广西总兵官都督山云讨柳、浔二州寇廖得宁、蓝再陆等,诛之”。

3.《明史•广西土司》记载:正统七年(1442年),“瑶贼蓝受贰等恃所居大藤峡山险,纠集大信等山山老、山丁数百人,递年杀掠。千户满智等诱杀十人,帝命枭之,家口给赐有功之家。”

4.《明史•广西土司》记载:正统八年(1443年),“力山又有僮人,善傅毒药弩矢,中人无不立毙,四姓瑶亦惮之。自景泰以来,啸聚至万人,隳城杀吏。而修仁、荔浦、平乐、力山诸瑶应之,其势益张。渠长侯大狗尝悬千金购,莫能得。”

5.《粤西丛载》载:“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参将范信杀获大滕峡等处贼首侯通三等二百三十有奇,蛮寇遁散。”

6.清代金光祖修《广东通志》卷十三记:“罗绅,海康人,以国子生授郁林知府。时(景泰年间,1450~1456年)瑶贼攻城,绅率民备御,复招抚瑶老胡公威党三千余人,分置各县,瑶贼平。(清•阮元修《广东通志》卷三百也有记载)

7.《明史•广西土司》记载:成化二年(1466年),“断藤峡残贼侯郑昂等七百余人,夜入浔州府城,焚军营城楼,夺百户所印三颗,杀掠男妇数十人。”

8.《明史•广西土司》记载: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守仁以土官岑猛子邦佐为武靖知州,使靖遗孽。邦佐不能辑众,且贪得贼贿,峡北贼复獗。有侯胜海者为首,指挥潘翰臣诱杀之,胜海弟公丁聚众噪城下。”

9.《明史•列传第五十四》载:“欧磐,滁人。袭世职指挥使。成化中,擢广东都指挥佥事。屡剿蛮寇有功。……磐募死士,夜入贼巢,斩其渠胡公返,威震群蛮。……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郁林、陆川贼黄公定、胡公明等乱,磐偕按察使陶鲁等分五道攻破之。”

10.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八寨断藤峡捷音疏》记:“贼首胡缘二等各率徒党团结防拒。……官兵四面攻围,各贼仓惶失措……初五日,复攻破油砟、石壁、大陂等巢,生擒斩获首贼及次从贼徒、贼级七十九名颗,俘获男妇、牛只、器械等项数多。余贼奔至断藤峡、横石江边,因追兵紧急,争渡覆溺死者,约有六百余徒。”

11.《明实录•熹宗实录》卷86记载:天启七年(1627年)秋七月乙丑,督两广商周祚奏:“浔州窠贼胡扶记以鹅山为窟穴,盘踞猖獗,人无安堵,党羽甚繁,耳目甚广,兵至则逃匿,兵退则出劫……抚臣王尊德、按臣曹应瑞慨然发愤与臣商榷,决意主剿,先以汉土官兵严布隘口,预防逃逸,令两参将刻日誓师分路进兵,一举而捣其巢穴,擒其眷属,招出男妇以五百计,投降男妇以二百计。土舍陈威用奇计,得扶记斩之。”

从以上史籍所记中可知,大藤峡瑶民的主要姓氏是蓝、胡、侯、盘四姓,但史籍中无盘姓人物参加起义的记载,我们对盘姓可略而不论。以此索之,大藤峡的起义领导人物胡通四、蓝再陆、蓝受贰、侯通三、胡公威、侯大狗、侯郑昂、侯胜海、侯公丁、胡公返、胡公明、胡缘二、胡扶记等13人,他们应是瑶族。除姓氏相同之外,他们取名的习俗也与花蓝瑶相同。

瑶俗,当小孩呱呱落地时,为父母者便给小孩起单字乳名。在小孩十五六岁时,为表示已成年,取得社交各种权利,男子在其姓下加一“扶”字,瑶民将之称为“书写名”。这是一个人的真名。1930年六巷村立了一块石牌,上刻名字:蓝扶秀(宵)、蓝扶科、蓝扶金、蓝扶芋、蓝扶所、蓝扶照、蓝扶义、蓝扶太等,就是其真名。胡姓花蓝瑶习俗也是如此。直至建国初,该村成年男子大多数人的姓名中都有一个“扶”字,头人有:胡扶兴、胡扶照、胡扶燕、胡扶红、胡扶内、胡扶寿(1957年任门头乡乡长)。但“扶”不是终身字,在他们有孙辈时,男子的“扶”字,人们就改称之为“公”,以表尊敬。若无孙辈,在花甲之年后亦可有此称呼。而对已死的先辈,只要是成年人,不论其寿命长短,皆可以称“公”。

在瑶族社会里道教流行,因入道教有某些权利和好处,因此,很多成年男子入道信教。入道后,道师即给入道者起法名。道师又分为文道和武道,文道取“道”、“玄”字派,武道则取“胜”、“法”字派,再加上原有的姓名,即是这个人的全法名了。“侯胜海”应是法名。这种取名的习俗,在花蓝瑶传统社会里长期留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发生变化。可知,大藤峡瑶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如侯胜海、侯公丁、胡公返、胡公威、胡扶纪等与花蓝瑶取名方式也是相同的,他们应是瑶族人物。

那么,他们祖先又是从何处来的?

大藤峡瑶族起义领袖人物其家族来自福建、广东的畲族。姓氏是表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是寻根问祖的依据。人们常用“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来表示对姓氏的重视,改名换姓通常是逼不得已而为之。从姓氏的溯源,我们可以追踪花蓝瑶的来源。

首先说蓝姓。今广西桂平市金田镇的金田村及其附近的彩村、茶林、古冬、大贤、安众、西村等村屯,以及与金田镇相邻的南木镇的上岭等村,现有蓝姓近千人。这里的《蓝姓族谱》记,他们是“念七郎支系”后代,而念七郎则是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畲族的祖先。上杭蓝氏念七郎公家庙记:“蓝氏家庙,又称东山祠,建于清乾隆年间。系我畲族蓝姓世系128代上杭庐丰开基始祖念七郎公家庙,坐落在庐丰东山之麓,坐东南向西北。”

畲族民间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下由处于黄河中游的黄帝曾孙帝喾(高辛氏)治理。帝喾的夫人耳痛3年,后从耳中取出一条形状如蚕的金虫,置于盘中,忽然变成遍体闪光的金龙。帝喾大喜,为金龙赐名龙麒,号称盘瓠。不久,犬戎族作乱,帝喾传令:谁能取犬戎头领的首级,就把公主嫁给他。盘瓠听罢,挺身而出,潜往犬戎住所,趁其头领酒醉时咬断他的脖子,把首级取回,献给帝喾。帝喾不食言,让其与三公主成婚。三公主为盘瓠生下三男一女,老大生下放在盘子里,帝喾赐他姓盘,长大后封在河南的南阳郡;老二生下放在篮子里,帝喾赐他姓蓝,长大后封在河南的汝南郡;老三出生时,恰逢天上响雷,帝喾就赐他姓雷,长大后封在陕西的冯翊。女婿则姓钟,封在河南的颖川。这就是畲族四大姓的由来。

今广西桂平市金田镇的蓝姓,其堂号为“汝南堂”,说明他们来自河南汝南,与上述传说相吻合。

现代众多学者的研究证明,瑶、苗、畲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盘瓠,古代“三苗”,即是瑶、苗、畲祖先的联合共同体。

距今 4000多年前,华夏集团黄帝的后代,经过长期争战,先后形成了以尧、舜、禹为领袖的北方部落联盟,为掠夺财富和土地,与三苗集团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战败的三苗于是向中国南方迁移,蓝姓集团很可能就于此时随众南迁。在战国前蓝姓集团已到洞庭湖、鄱阳湖一带居住。《战国策•魏策二》所载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

在春秋战国时期,三苗集团发生分裂。一部分人迁到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居住,后来演变为这一地区的畲族,但仍有一些畲族南下与苗瑶族共居武陵五溪地区,后世称为“武陵蛮”和“五溪蛮”。

东汉至隋唐,中原王朝多次对“武陵蛮”和“五溪蛮”发动战争,畲族与苗瑶的祖先被迫离开武陵五溪,畲族与苗瑶再次分离,分东、中、西三路而行。东路畲族经湘南,进入福建、广东,最后到达广东的莲花山区和罗浮山区。中路瑶族南下广西。西路苗族经湘西进入贵州。

金田蓝姓族谱记载,他们祖先从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迁到广东省英德县高腰勒竹村。宋元时期,蓝姓后人又由英德县迁至广西桂平金田,可知他们是福建、广东畲族的后代。

蓝受贰就是金田人。其蓝姓家族在大藤峡起义失败后,为避免遭到明王朝的杀戮,四处逃命。一部分人逃到平南县马练乡的屯旺、新利两屯,并由那里进入今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龙华屯,现这三屯的蓝姓仍保持联宗祭祖的关系。一部分人从紫荆山进入金秀大樟乡的古董村,后辗转多处才到金秀县六巷村居住。另有一部分蓝姓家族向今桂西的都安、大化等县迁移。

2004年夏,我们在都安瑶族自治县档案馆看到民族工作者韦国安、王正名二人于1958年11月11~13日写成的《关于古代瑶族社会历史情况的传说》一文,当时他俩在都安县文华区加禾乡调查采访三位瑶族老人――蓝元义、蓝敬道、潘昌才。此文写道,蓝元义说:“我们的祖先最早是从福建迁来,先到东兰县后再来到都安县文华区。在文华已居住了24代。”蓝敬道则说:“我们的祖先在东兰县居住三代,后迁都安高岭区住三代,拉烈区居住二代,文华区二代,德雅区四代,最后定居加禾区已十四代,共计二十七代。”

按20年为一代,大致可以认为蓝姓瑶族迁到都安县居住的历史大约500年左右。

潘昌才说:“我们和蓝姓一起迁来都安县居住的,在路上要过河,潘姓乖巧,找到质量很轻的木头做船;蓝姓笨拙,找了些厚重的木头造船,各人造了12只船,满载过河,中途遇风浪,姓潘的船因为船体轻,经不起风浪,翻了11只,仅剩一只,姓蓝的12只因沉重,完全渡过了河,并且腾出一只船救了一部分被淹的潘姓上船。所以后来瑶族中蓝姓人特多。”

原属都安县七百弄(今属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蓝姓布努瑶,他们祖先也是从浙江、福建迁出,经柳州、河池、东兰和都安等县而迁到七百弄山区。到20世纪50年代在七百弄已24代。[2]他们所说的语言与广东畲族语言、金秀大瑶山花蓝瑶语言很相近,同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的布努语方言,这种方言“内部除语音上有细微差别外,别的方面大都相同”。[3]

都安县布努瑶的“渡河沉船溺死人”的故事,与花蓝瑶所说的他们祖先“渡河沉船溺死人”的故事是很相似的。我们认为,这样的民族传说应与上引王守仁《八寨断藤峡捷音疏》记“余贼奔至断藤峡、横石江边,因追兵紧急,争渡覆溺死者,约有六百余徒”有关。历史的事实可能是:王守仁在嘉靖七年(1528年)镇压大藤峡瑶民起义时,瑶民寡不敌众,败退到断藤峡、横石江边,因官兵追逼紧急,争相渡江,人多船少,发生沉船,造成六百余人死亡。瑶民起义失败后,有一部分蓝姓及后裔经柳州、河池,进入今都安、巴马、大化等县。有一部分蓝姓及后裔进入金秀大瑶山,从而把这悲惨的记忆带到都安和金秀。而都安文华区加禾乡的瑶族蓝姓、大化七百弄瑶族蓝姓与花蓝瑶的族源世系,到20世纪50年代,恰好是24、25代人,时间是很相近的。金田蓝姓、六巷蓝姓、都安和大化的蓝姓,这四个族群,姓氏相同、民族相同、族源相同,语言相近、民族传说相近、历史时代相近,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他们很可能都是出自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畲族的祖先念七郎的后代。

胡姓呢?《明史•广西土司》记载: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平南县有小田、罗应、古陶、古思诸瑶亦据险勿靖。翁万达等移兵剿之,招降贼党二百余人,江南(浔江南岸――引者)胡姓诸瑶归顺者亦千余人,藤峡复平。”这里所记“胡姓诸瑶归顺者亦千余人”,不仅明记胡姓是瑶族,而且还指明胡姓是平南县瑶族的大姓,人口有“千余人”之多。由于胡姓人多,所以在大藤峡的起义领袖13人中,胡姓占了6人,庶几及半。

处于今平南县大鹏镇和国安瑶族乡之间的淡村木六屯(又写作“沐陆”),被称为“鹏化山国安水胡姓的大宗源头”。据这里2004年修的《鹏化山胡氏族谱》记载,胡姓的远祖叫胡通公,娶妻董氏,生子十一,他们是念七郎支脉的后裔,原居福建省汀州上杭县乾头河。如此看来,他们与蓝姓共居一地,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他们也当是畲族的后裔。其子孙在明朝迁居广东韶州府英德县。其后,始祖胡大佩公从广东英德县迁到广西平南县惠政里寺村居住(今平南县思旺盛镇石榴河附近),其后人又迁到朋化里居住。是什么原因令其搬迁呢?族谱并没有记载,村民们说,他们祖先原住在平原地区,因受到官兵的驱赶追杀,是一位好官救了他们,才搬到鹏化山居住。清代金光祖修《广东通志》卷十六《人物》记:“胡济,字孟时,南海人(今广东南海市人)。学行素著。洪熙元年(1425年),有司以贤良举授广西布政司检校。正统二年(1437年),广西按察司佥事王凯以济廉介学优,荐知理定县,招徕流民,复调平南。邑频大藤峡,民杂瑶壮,不时侵掠,移窜者多。济筑城卫之,民始奠居。正统九年(1444年),广西总兵韩观征剿大藤峡贼,连平南之大同、朋化二里民多就俘者,济力为民辨,蒙活二千余人。民怀其德,称其循良廉介,至今犹不忘焉。以疾病卒于官。”

我们认为,事情是这样:韩观征剿大藤峡瑶民起义后,大量的瑶民避难到大同、朋化(这里是山区,过去这两地简称“大朋”,1984年分设大鹏镇和国安瑶族乡),得到“循良廉介”的胡济帮助,胡济“力为民辨,蒙活二千余人”,这里成为瑶民的避难所。这里的六木村胡姓瑶族就是这群瑶族难民的后代。在建国初,这里尚有老人会说瑶话,现在全村虽说白话,但居民身份证仍填写瑶族。

2009年夏,我们采访六巷乡门头村78岁的老人胡汉光,他说:“我们胡姓在平南县辗转多处,在木六村就住了12代人,由于人多地少,生活困难,胡永连、胡公曲、胡公官、胡公柏等7家便离开了木六村,进入大瑶山,先住在黄钳河尾,因那里生活条件较差,又迁到大桥河门楼开村居住(现该处尚有村落遗址)。再后来就搬到现在的门头立村居住。”胡汉光自称,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在清明时节,他与门头村的几个胡姓老人还到木六村祭祖,那是一座大婆奶墓,其夫在战斗中牺牲了,她带几个小孩生活,艰难地把孩子抚养成人,赢得子孙的尊敬和祭祀。最近几年他们又联合修订族谱,可见门头村花蓝瑶与木六村胡姓关系是密切的。

侯姓呢?侯大苟是罗禄洞田头村人(今桂平县西山乡碧滩村人)。侯郑昂是今桂平县江口镇的上珠村人。侯胜海、侯公丁则是今桂平县思宜镇珠盏村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编的《武宣县志》卷十五记“公丁乃侯子”,这就证明侯姓是瑶族。

2009年10月5日,我们来到桂平县金田镇考察,镇里人告诉我们:要想了解大藤峡瑶民起义,最好去武靖村考察。

武靖州在明王朝镇压瑶民起义中起了很坏的作用。它于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设置。成化元年(1465年) ,韩雍在镇压了侯大苟起义后,上奏宪宗皇帝 ,建议以大藤峡碧滩要害地为中心,划出一定地域范围,建置武靖州,委派土司管辖,以治理当地瑶民。管辖境域东至平南大鹏乡,南达黔江、浔江,西至贵县莲塘村,北至象州北乡。

武靖村民何启光告诉我们:“珠盏村的梁姓大都是由侯姓改来的。这在我们附近几个村是众所周知的事。”我们于是来到了珠盏村。珠盏村与武靖村过去主要是走水路,相距约四公里,过去属武靖州管辖,租武靖村的田地耕种。村民梁胜华告诉我们:“侯胜海、侯公丁都是珠盏村人。侯大苟是从这里迁到罗禄洞的。侯胜海、侯公丁他们造反后,在本地呆不下去,才到驽滩落草,据险反抗。现有人说他是驽滩人,不对啊。侯姓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元代迁到广东南海县,经德庆、梧州而迁到桂平的。我村与江口镇的上珠村,中和镇的下冲村的侯(梁)姓是同族关系。侯姓来到此地,起初与梁姓共村合住。”

在武靖州设置后,土目黄贵、韦香侵占侯胜海的田庐,并唆使指挥潘翰臣诱杀了侯胜海。侯胜海之弟侯公丁聚众起义,攻打城池,杀死命官,为其兄报仇。翁万达率兵来镇压他,他佯装为侯公丁主持正义,欺骗公丁等人来公堂会审,暗中却布置打手,殴打捕获侯公丁,砾刑而死。同时,大开杀戒,诛杀姓侯的村民。翁万达问村民:“谁是侯公丁的同党?杀猴(侯)保粮(梁)!”村民们为保命,一部分侯姓人逃到平南县马练乡都美村居住。另一部分侯姓人,则不敢明言自己的姓氏,俱称姓梁,与侯公丁起义无关联,于是村中的侯姓皆改为梁姓。由于翁万达杀人太多,在过去很长的时期,“珠盏村”一直被称为“诛斩村”,民国以后才改为“珠盏村”。该村由于长期称为“珠斩村”,村民背上沉重的历史负担,皆不愿谈瑶民起义事迹,在梁姓宗祠中甚至有“严禁说猴”的戒条。因此,现今村民对侯郑昂、侯胜海、侯公丁的事迹知之不多。临别时,梁胜华用白话对我们说:“侯大苟、侯公丁都是反骨仔,有什么光彩的。”

一部分逃到平南县马练乡都美村居住的侯姓人,最后由都美村进入大瑶山。现今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龙华村花蓝瑶侯姓仍与都美村侯姓保持往来,大家还互认兄弟关系。龙华村村民侯守华说,大约在1995年,龙华村侯姓还到都美村的祖坟祭拜。当时,都美村的侯姓乘机邀龙华村人一起到桂平县珠盏村寻根认祖,但龙华人不愿再走。因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允许搞大规模的联宗祭祖,再说珠盏村已不承认自己是侯姓人家,俱改姓梁,没有必要再访,于是打道回家。可见,大瑶山花蓝瑶侯姓与大藤峡侯大苟、侯胜海、侯公丁起义是有关系的。

附带一说,广西民族大学的姚舜安老师说:“1975年我们在桂平县江口乡的武靖村等地调查时,这里姓何的都是姓侯的改姓。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领袖侯大苟,他领导的起义失败后,明王朝要斩草除根,将侯姓‘杀戮殆尽’,所以侯姓全改为何姓。”[4]

过去,我们对这条材料也深信不疑,但这次到武靖村的考察,所得的结论却完全相反。武靖村的何氏村民给我们看一份2003年修订的绛红色封面的《金田镇武靖何氏族谱》,上记:武靖村何姓的始祖名叫何兑,是浙江省宁波府定海县人,明成化初到福建漳州府做官,期间遇到因反叛而发配到漳州府的岑邦佐(广西田州土官),两人结为好友。韩雍设立武靖州后,向朝廷献策,让岑邦佐回广西做州官,得朝廷恩准,何兑于是随岑邦佐来武靖州。何兑是陪同土官岑邦佐来镇压瑶民起义的,他不是侯大苟的族人,也不存在改姓问题。所谓“武靖村姓何的都是姓侯的改姓”,完全没有根据。

冯姓呢?《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册第242页说:“冯姓的祖先冯正一、冯正二、冯正三、冯十七,原住贵州、古州。因冯公与一个名叫王宁的人是好友。王宁偷了官印,皇兵来打他。他恐慌起来,便把官印的事诬栽到冯公身上,皇兵就来打冯公。冯公吓慌了,也不敢去见皇兵说明自己有受诬,便带三个弟和两个姐妹逃走,皇兵追来,只得进入瑶山。”

花蓝瑶冯姓祖先这个故事,我们在珠盏村也听到与之相似的版本:上珠村的侯郑昂与王牛儿本是一对好朋友。侯郑昂本是个老实本份的人,因王牛儿偷了官印,官府来追捕,王牛儿便将官印诬栽到侯郑昂的身上。官兵来追捕,侯郑昂只好起义造反。

《明实录•宪宗实录》卷37记:成化二年(1466年)十二月,侯郑昂、王牛儿领导七百余人袭浔洲府城,“夺百户所印三颗”。这与珠盏村所传故事相符。这个“王牛儿”很可能就是花蓝瑶所谓的“王宁”。此后,侯郑昂与王牛儿分道扬镳,不再联合,互不搭理,很可能与诬栽有关。第二年六月,侯郑昂在博白县龙山被俘,解到浔洲府城处死。王牛儿在广东信宜的万料大山被杀死。由此可推知,花蓝瑶冯姓祖先是参加了侯郑昂、王牛儿领导的大藤峡瑶民起义的。由于此次起义时间短(仅半年),起义队伍少(七百余人),起义人员的主体当在今桂平县内。今桂平市冯姓聚居的村庄不少,如木圭镇的泓源村,寻旺镇的高岭村,油麻镇的平塘坡村和勒竹村等。他们的祖先是明初从广东花县迁移来的。

这三颗官印,1974年在桂平县蒙圩公社新法大队铜锣屯被生产队社员从地里挖了出来,是铜印,每颗1.76斤,正面文字是:“浔洲卫中千户所百户印”。看来史记不诬,确有其事。铜锣屯距浔洲府城(今桂平县城)15公里。看来侯郑昂与王牛儿偷袭官府,夺走官印后,遭官兵追捕,逃到此地,心感恐慌,便将官印丢弃或埋藏于此,然后分手,各奔东西。冯姓祖先是在这次起义失败后,溯黔江而上,到象州县的中平圩,并由此进入大瑶山居住。

相姓呢?《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册第247页记载:“大橙、古蒲的相姓,其祖先由古州迁到象州马鞍山后,住在梧桐、江西村,祖先生下相公福、相公秀两兄弟。公秀知书识字,不肯随兄长搬迁,改姓何,留住梧桐,其语言风习现已相同于壮族了。现子孙繁衍近二千人,现在与花蓝瑶胡姓尚承认是同族关系。”

据我们调查,相姓是由广东潮汕地区的普宁县、海丰县迁来的。相姓的祖先从广东溯西江而上,经广西梧州,到今桂平的江口镇下船。在江口镇住了一段时间就迁到贵州(即后来的贵县、贵港市),再由贵州迁到武宣、象州。相公秀善做木工活,在象州县梧桐村给何家干活时,被何家姑娘看上,他便上门为婿而留居梧桐村。其兄相公福是由象州县中平圩进入大瑶山。

由上可知,花蓝瑶蓝、胡、侯、冯、相五姓祖先,他们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方向和路线进入大瑶山的,而不是“全族人分乘18只船,从贵州古州(今榕江)顺流而下”,同时到达大瑶山的。

三、从族谱推断花蓝瑶是在明代进入大瑶山

1957年,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六巷调查时,记六巷村的蓝姓族谱世系是:

1.公蓝2.哲夫3. 哲龙4.都聚5.都统6.公朴7.居底8.公显9.公道10.公造11.公长12.公别13.娃丽14.公赛15.公就16.公汉17.公布拉18.公礼19.公折20.公曼21.公标22.公关23.公兆24.公多25.公安。[5]

瑶族早婚,如以20年为一代,这25代,约有500年历史了。蓝受贰起义失败受害是在明正统七年(1442年),由1957年上溯500年,即是1457年,与蓝受贰受害时间很近,仅差15年。由此可推知,花蓝瑶蓝姓在明代宗景泰年间已进入大瑶山。

同年,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门头村调查时记:“最先来门头的胡公曲的后人胡公秀能记得清楚的各代,到他的孙儿为止,共14代,约350年。”[6]从1957年上溯350年,即1607年,是明朝万历年间。再加在平南县木六村居的12代,共26、27代。以每代20年计,共520年至540年。由1957年上溯520年、540年,即是公元1437年、1417年。这与《广东通志》所记“正统九年(1444年),广西总兵韩观征剿大藤峡贼,连平南之大同、朋化二里,民多就俘者,(胡)济力为民辨,蒙活二千余人”的历史年代也是很相近了。

所有这些皆可证明,花蓝瑶在明代中期就进入大瑶山居住了,而不是在清代,更不是“清朝官兵来撵,才进入瑶山”。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古人瑶畲不分,误畲为瑶。由上分析可知,大藤峡瑶民起义领袖人物侯胜海、侯公丁、胡公返、胡公威、胡扶纪等,其祖先并非是瑶族,而是畲族。那么,为何史书皆称为瑶族起义呢?这是由于古时“瑶畲不分,误畲为瑶”所致。

首先,这两族语言相近。瑶族语言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证明,花蓝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与居住在广东莲花山区(惠东、海丰)和罗浮山区(增城、博罗)的畲族语言“很相近”。[7]畲语研究专家游文良在比较畲语与瑶苗语异同时发现,畲语与花蓝瑶语关于“蜈蚣”、“蚯蚓”、“臭虫”等词是“音近义合”的关系,皆“源于古苗瑶语”。[8]民族语言的亲近关系反映其民族渊源关系的密切,这种民族近亲是语言亲近关系的基础。

既然花蓝瑶语言与畲族语言“很相近”,蓝姓又是畲族和花蓝瑶中的大姓,又皆崇拜盘瓠。在语言相近,姓氏相同,祖先崇拜亦相同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将花蓝瑶与畲族二者视为“同根生的族群”,是同源异枝的两个集团。

明清时期,由于人们不了解畲民的民族成份,对畲族的称谓相当混乱,常将畲族、苗族、瑶族,混为一体。如《明史•陈金传》记:“断藤峡苗,时出剽。(陈)金念苗嗜鱼盐,可以利縻也,乃立约束,令民与苗市,改峡曰永通。苗性贪而黠,初阳受约,既乃不予直,杀掠益甚。”陈金当时任明朝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是镇压广西各民族起义的刽子手。大藤峡明明是畲瑶起义造反,他却说是苗民。苗瑶畲不分,以至如此。又如,现今广东省惠阳、海丰、博罗、增县地区畲族现有1000余人,他们不认自己为畲族,却自称为“山瑶”、“瑶族”,而周围汉族人也称他们为“山瑶”。[9]这又是瑶畲不分的典型事例。

由于古人瑶畲不分,所以误畲为瑶就可以理解了。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对畲族的族称问题十分重视。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写作“畲”,音shē)成为法定的族称。

现代畲语99%是汉语客家方言,只有居住在广东莲花山区(惠东、海丰)和罗浮山区(增城、博罗)的畲族约1000多人,占畲族总人数的0.4%,尚保持使用古代畲语。在大藤峡地区的畲族,在长期民族交往中,已放弃自己的民族语言,改用白话或客家话,只有逃入大瑶山的畲族后裔尚保持使用部分古代畲语。这应验了一句时语:“高山密林是保存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天然屏障。”花蓝瑶语言应是在古代畲语的基础上,加入和吸收部分瑶族勉语、壮语和汉语桂柳话而形成的语言。如此,它与畲族语言“很相近”就不难理解了。原为畲族的蓝、胡、侯诸姓进入广西后,其后代与广西瑶族汇合、融合,不久也就变成了瑶族,因此称蓝受贰、侯通三、侯大狗、侯郑昂、侯胜海、侯公丁为瑶族也是可以的。

2.古时贵州非今贵州。关于花蓝瑶的侯姓来源,《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册第242页说:“侯姓的祖先原住贵州,一说是南州。”考诸《旧唐书•地理四》、《元史•地理志五》和《明史•地理志》,我们可得出如下看法:在今广西郁江流域,唐朝武德四年置南尹州,领郁林、马岭、安城、郁平、石南、桂平等十一县。贞观九年改南尹州为贵州,元代因之,明朝洪武二年改贵州为贵县,故治在今贵港市。所谓“贵州”,不是指今贵州省,而是指唐、宋、元时期管辖广西郁江流域的贵州。所谓“南州”即是“南尹州”的误写。我们甚至认为“古州”也是“武靖州”的音近而笔误。历史上,桂平、贵州(贵县、贵港)一带,一直是广东客家人溯珠江、西江进入广西的重要落脚点。在19世纪中叶,珠江三角洲的250吨级大船可达贵县东津埠。贵县的赐谷村是洪秀全、冯云山在广西传播拜上帝会的第一个重要基地,其附近的村庄多为由粤迁居之客家人。花蓝瑶的祖先溯西江而上,到贵州(贵县),并由此转入大瑶山也是有可能的。

在“西来说”中,有人说“花蓝瑶五姓从贵州到柳州,住十年,先到过广东,又重回广西,最后才进入大瑶山”,这样重复迁居的路线是令人难以相信的。与其如此,我们不如相信他们直接从福建、广东溯西江而上到梧州,经古时贵州(贵县、贵港)和象州(明代属柳州府管辖)进入大瑶山。

3.大藤峡起义失败后,瑶民匿居金秀大瑶山。持续250多年的大藤峡瑶民起义,在明朝官兵和狼兵的联合镇压下,经韩雍、王守仁、蔡经“凡三兴大役而底定”,最后失败了。我们说其最后失败,不是说此地以后没有人造反了,而是说此后这一地区没有“瑶患”了。大藤峡作为滇黔和桂中到梧州、广东的“黄金水道”,其价值仍被“盗贼”盯住。清嘉庆年间,阿丙、阿辛,民国初年陈五、陈七等先后在这里打家劫舍,但史籍已不再称之为“瑶贼”了,他们已没有瑶族特点了。那么,大藤峡瑶民到哪去了?我们认为,第一,有相当一批起义瑶民被杀害了。据不完全统计,农民军在起义期间,被明军破寨1055处,杀害71177人(战死、溺死还不在内),被俘16870余人。第二,有相当一批瑶族在与当地的汉族、壮族长期的交住中,被同化了,成为汉族、壮族的一部分。第三,有一部分人逃离大藤峡地区,分散各地。最后有一部分瑶族被迫逃入深山生活。旧志记,“韩襄毅、王文成诸公剪灭之,几无遗种,余瑶匿居深山”。[10]

关于这部“匿居深山”的瑶族进入大瑶山的路线,《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册第242页是这样说的:他们进入大瑶山,大致可分为四路:一支由象州县大乐圩溯长垌河进山;一支从象州县中平圩溯滴水河进山;一支溯大凳河和九十三河进山;另一支则从平南县北的朋化山区沐陆村住过,然后由沐陆再迁到门头。简而言之,即他们离开大藤峡时,一部分人溯黔江而上到达象州县的中平圩、大乐圩,并由此进入大瑶山;另一部人顺黔江而下到达平南县的朋化山区,并由此进入大瑶山。“余瑶”就是分别从这两个县进入大瑶山的。

4.花蓝瑶是进入大瑶山后才成为特定族称的。“花蓝瑶”一词作何解释?有人说“因妇女服饰皆绣有精美图案,色彩斑斓,故名花蓝瑶”。有人说因为他们“善于种蓝靛染布,故名花蓝瑶。”其实这些都是望文生义,不得要领。“花”不是花草,也不是妇女服饰“绣有精美,色彩斑斓”。花蓝瑶的第一人称“我”,发音为“wa,花”。花蓝瑶语言在大瑶山五种瑶人语言中最为难懂,很少人能听得懂他们的语言。在与他们交谈中,旁人听到最多的词汇就是第一人称“花”――“我”。而这个集团中,蓝姓人口多,影响大,又是“炯奈”集团五姓中进入大瑶山最早的一支。人们为便于与大瑶山境内的其他瑶族集团相区别,于是就称之为“花蓝瑶”。“蓝”是姓,不是“善于种蓝靛染布”。“花蓝瑶”这个他称是“炯奈”集团进入大瑶山后才形成的。从目前查到的资料看,这个族称最早见于民国九年(1920年)修纂的《桂平县志》。该书记:“蛮瑶有板瑶、箭瑶、花蓝瑶、山子瑶各种。”[11]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 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1册[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241~242.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 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5册[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345~242.

[3]毛宗武、蒙朝吉、郑宗泽. 瑶族语言简志[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4.

[4]姚舜安. 大瑶山石牌律的考察与研究[C]. 瑶族研究论文集.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213.

[5]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 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1册[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244.

[6]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 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1册[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245.

[7]毛宗武、蒙朝吉、郑宗泽. 瑶族语言简志[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116.

[8]游文良. 畲族语言[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490~494.

[9]毛宗武、蒙朝吉、郑宗泽. 瑶族语言简志[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3~4.

[10]黄占梅、程大璋编. 桂平县志•纪政风俗[M]. 七十卷. 民国九年铅印本.

[11]黄占梅、程大璋编. 桂平县志•纪政风俗[M]. 三十一卷. 民国九年铅印本.

上一篇:例论壮\岱\侬等跨国民族的认同状况 下一篇: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的审美人类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