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族民歌的地方差异

时间:2022-10-28 10:47:44

广西瑶族民歌的地方差异

摘 要: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民歌则成为他们表达自己内心喜怒哀乐的主要表现形式。瑶族的瑶歌也不例外,它不仅种类繁多,且从其结构、旋法、和声语言、调式及歌词内容等方面来看都呈现出本民族鲜明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音乐艺术;广西;瑶族民歌;地方差异;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Local Differences of Yao-nationality Folk Songs in Guangxi

HUANG Yu-ting

(Department of Arts,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Guangxi 542800)

广西是一个瑶族人口众多的地区,也是瑶族民歌的高产地带。主要分散在都安、巴马、金秀、富川、大化、恭城等六个瑶族自治县,以及少部分分散在贺县、凌云、田林、南丹、全州、龙胜、融水等县。因瑶族人口处于大分散、小杂居及迫于迁徙的特殊历史状况,使瑶族民歌的题材、体裁及其音乐形态,既富有内部的一致性,又有多变的分支现象。表现出其与复杂的族系来源,迁徙历史、语言分支以及杂居村落内各群体形态方面的密切关系。

一、瑶族的来源

瑶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历史上迁徙较多的一个民族。瑶族源于古代的“长沙、武陵蛮”,原居于长沙、武陵两郡,即今之湖南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2]”由于人口不断繁衍,南北朝时,曾一度北迁至江淮之间的广大地区。隋唐时期,复归南移,逐渐定居于今湖南大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在这个时候,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促进了瑶先民原始社会的分化和瓦解,开始了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当时居住在湖南西南部和两广北部山区的瑶族先民被称为“莫徭”。到了宋代,在瑶族地区不断完善羁縻统治,使瑶族先民进一步分化、发展,逐渐形成为单一的民族。元明时期,瑶族被迫继续大量南迁,不断深入广西腹地。特别是明代,两广已成为瑶族主要分布地区。进入明末清初,部分瑶族又由广东、广西分别迁入贵州和云南的南部山区,少数瑶族向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因多次迫迁,均系战乱和民族压迫所致,瑶民们‘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以至形成了‘岭南无山不有瑶’的散居局面。[2]”所以,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的生活习俗、文化特点,特别是族称,也随之产生了区域性的差异。

在历史上,瑶族的族称别类繁多,差异相当大,它分自称和他称两种。自称就有勉、优勉、门、金门、史门、敏、标敏、布努、布诺等90余种,约占瑶总人口的65%以上。他称则更多,达400余种,多与瑶族崇拜祖先、政治、经济、居地、服饰、姓氏等密切相关。这些对于研究各地瑶族的历史和文化特点还是有价值的。

二、瑶族民歌题材的形成

在历史上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口头文艺发达,他们的文学活动主要以歌谣和传说故事的形式。但是,在瑶歌的题材上更能显示其民族历史的文化。

瑶族民歌题材的种类很多,大至分为:创世歌、祭祀歌、信歌、生产歌、恋歌、盘歌、婚丧风俗歌、苦歌、反歌等等。如创世歌类有:《密洛陀》、《磐瓠歌》、《伏羲兄妹》、《清光》、《根底歌》、《离乡歌》等,他们分别记述了开天地、瑶族的起源、先民的迁徙、民族的抗争等方面史诗性的经历,这类民歌只在重大节日集会演唱;祭祀歌类有:《盘王歌》、《流落歌》、《三庙歌》、《得符神唱》等,分别在“还盘王愿”、祈天乐神、欢庆丰收等重大祭祀活动中举行隆重仪式时唱;信歌类:信歌又称寄歌、放歌、迁徙信歌,族人迁散后,以歌代信,互通情报,联系感情,它是瑶迁徙史中的珍品,如《海南信歌》、《交趾曲》、《千家泪》、《立传歌》等,它们分别记叙了古代瑶民从广西迁往海南或越南的史实。不过,近现代信歌,也有用以查亲、求援,恋爱用的;生产歌类有:在谷种农事活动或劳动时唱的歌,多为知识性,娱乐性内容,常常成套,如《挖地歌》包括开工歌、交情歌、中午歌、反情歌、收工歌等。《农事歌》中包括十二个月的农业生产知识等内容。其他各种农活,如种稻、种麻、采茶、采香草、伐木等,都有相应的歌;恋歌类有:青年男女在“坐歌堂”或在山野相遇时对唱的歌,俗称“谈歌”、“叙歌”、“细话”歌等。“歌堂情歌”包括起头歌、请歌、劝歌、赞歌、对歌、排歌、谢歌、送歌等。通常在节日或喜庆日摆歌堂时对唱。“山野情歌”包括相遇歌、慕情歌、探情歌、恋情歌、苦情歌、定情歌或劝情歌等。一般在山野田间对唱;盘歌类也叫“诘难歌”、“猜谜歌”等。如《问事歌》、《问物歌》、《问兽歌》、《“十分好笑”谜语歌》等。一般在集会斗歌或坐堂时,歌手们成群结队,盘诘斗智、传播知识,娱乐群众;婚丧风俗歌类有:《陪嫁歌》、《婚礼歌》、《丧歌》等等。如:《陪嫁歌》是妇女出嫁前唱的歌(包括起声歌、贺喜、责娘、骂媒、诉叹、送嫁妆、祝愿、耍歌、答谢、唱古、辞别等);《婚礼歌》是举行婚礼仪式时唱的歌(包括恭贺新人、谢客、谢媒、谢乐师、谢厨师、谢接亲、谢主、谢情、赞酒筵等);《丧歌》是人死打斋时唱的歌(包括《十叹老人》、《十月怀胎》、《五更五点》)。还有《野鸡歌》、《画眉歌》、《泉水歌》、《花歌》、《桥歌》等。此外,还有记述民族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和斗争历史的“苦歌”、“反歌”等等。这些题材类型,表现了瑶族人民的多种生活侧面,反映了民歌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三、瑶族民歌地方的差异

广西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平原、高山、盆地、丘陵、江河、湖海等所有的地形在广西都可以找到,而这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也造就了广西复杂多变、异彩纷呈、风格各异的民歌。

广西瑶族民歌异彩纷呈、复杂多样,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区域独立性的文化形式。瑶族民歌的产生与一定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广西地域广阔,各地之间差异很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体裁的民歌,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带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而广西有六大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它们平原辽阔,或是沟壑纵横,或是山高水长,风景奇异别致,自然色彩浓厚,地域单元相对独立,是我国瑶族民歌数量最多,风格最为独特的一些地区。

金秀瑶族民歌高亢激昂、粗犷有力、恢宏质朴,旋律起伏跌宕,犹如山川一样自由纵横,音域如大瑶山一样空旷深远,歌词多与野外自然景观相联系,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还表现出凄楚、苍凉和与自然抗争的坚韧不拔之感。作为大瑶山的歌有:“香哩歌”(有喊与唱两种,前者高亢,后者委婉,两者皆用真声演唱。歌词如散文诗,句式长短、句数多少皆不固定。全曲只用do、re、mi,3个音,结束在do)、“离惯”、“刮架”、“嘎直”、“门钟”、“贵金钟”、“机社”、“吉冬诺”、“央唱”、“迎春歌”、“花篮瑶山歌”、“盘瑶山歌”、“茶山瑶山歌”、“坳瑶高调”“哎仲晶”等数十几种不同称谓的瑶族传统民歌。这些广泛传于民间的歌曲,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奇色彩及古今融汇的思想,是金秀瑶山人民聪慧的结晶。

富川瑶族民歌以山歌为代表,这里温和湿润的气候造就了青山绿水,在此种环境中的山歌自然就有另一种个性和风格,于高亢激越之中掺入诸多柔性的因素,显得优美多情。如《蝴蝶歌》、《东水民歌》、《啦格里》、“溜西啦咧”、“嘞嘞咳”、“溜喉歌”、“啦斯桑”等,它们都是平地瑶民歌。在当地瑶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记载历史、传播知识和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巴马瑶族民歌表现出瑶族人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民歌中的“ 蓝靛瑶山歌”“飞撒”、“热诺尼”,它的风格非常独特,有着优美流畅的曲调,高度抒情、波浪式的旋律,音域宽广,腔长字少,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歌词讲究韵律,拖腔少。有羽、徵两种调式,以羽调式为多见,用假声演唱。则反映出宽阔平原的气势与瑶民的宽广胸怀和自由奔放的气息。表达了巴马瑶族人民的倔强豪放的性格和对生活、对宗教的虔诚。

大化瑶族民歌,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在这种温和、优美的环境下,大化瑶民的文化比较发达,方言为吴侬软语,民歌细腻委婉、清新流畅、含蓄优雅。如:布努瑶的“青年调”、“老人调”、“都番”、“赞歌”、“热如尼”、“壮族是兄弟”等。这些都是大化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大化人们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都安瑶族民歌,产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都安是全国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民歌高亢激昂,旋律起伏大、节奏变化多端,常在歌头、歌尾加上呼喊性的歌腔和衬词。如:“番降”、“蛮瑶山歌”、“啦噜歌”、“下坳山歌”、“吓嘞唷”、“瑶山歌”、“酒歌”等等。这些民歌都是都安人民生活、劳动的结果,是他们勤劳、智慧的结晶。

恭城瑶族民歌,产于广西东北部的山区农业县。他们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如今瑶山大变样,遍山遍地是果场。发展沼气把猪养,生态农业富瑶乡。”所以,这里的山歌都是反映出了瑶民生活的变化,告别了刀耕火种的瑶族人已开始走上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如:“夹板瑶歌”、“新合山歌”、“嫁女歌”、“山歌”等等。它们清新流畅、细腻委婉、节奏平稳,脉脉温情,与当地平原地貌、田野风光是相辅相承的。

总之,瑶族民歌在不同地域,在不同的民族,由于受方言、劳动生活及地理地形的影响,其民歌类型各不一样,或同一地域内地理、文化形态、传统审美习惯等的不同,其民歌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以及在同一地区民歌也会显示出微妙的地域差异。而广西瑶族民歌正是以其千姿百态、色彩斑斓闻名于世的。因此,瑶族民歌的形成离不开特殊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生长了不同的民歌,也就是民间有一句俗话:“一个由头一个调”、“铜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所以,不同的自然环境不仅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更主要地是造就了不同地区人们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各地区的音乐风格。(责任编辑:冯健民)

上一篇: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下一篇:服装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