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裂缝成因和合理预防

时间:2022-08-31 07:51:30

浅谈建筑施工裂缝成因和合理预防

【摘要】裂缝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一旦出现涉及的范围将会非常广,情况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正常使用,我国相关建筑法律法规着重突出应该确保建筑物结构及使用功能的安全,尤其指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出现裂漏的机率。由此可以看出裂缝预防及处理的重要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 然后提出几种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裂缝 ,成因, 合理预防措施, 探讨分析

【 abstract 】 the crack problem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appear frequency is higher, once appear involved will be very wide, serious and even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normal use of the project, our country related build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emphasized outstanding building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afety, especially pointed out that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leakage crack appeared. We can see that the importance of crack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reason of crack o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n puts forward several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 key words 】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racks in, cause, prevention measures reasonable, this paper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裂缝产生的原因

1.1 施工裂缝

施工裂缝是指由于没有正确掌握施工操作技术而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的主要引发因素是与施工过程存在相关联系的一系列物体或人。这种裂缝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内容:施工缝没有获得合理设置;没有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冷缝;没有科学组织施工现场,操作职员踩筋现象严重, 导致较大的钢筋变形和保护层;没有正确把握模板拆除时间及模板架设不当;浇筑速度、浇筑方法、浇筑顺序及养护条件都没有满足标准要求;楼板没有足够的厚度,混凝土强度偏低;管道设置杂乱等。

1.2沉降裂缝

建筑工程砌体应力较大区域经常由于不均匀地基沉降导致沉降裂缝,多层建筑出现这种裂缝现象主要集中在房屋下部。当地基性质突然发生改变的时候,可能房屋顶部就首先出现裂缝然后向下伸展, 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选择设计方案或取桩施工参数,酿成楼体质量事故。能够获得较为准确可靠结果的桩基静载检测方式,由于数量有限且地质及桩基施工改变过大并不能完整的体现桩基的实际情况;而动测在建筑工程实际操作中使用的精度没有满足预期要求,只能作为参考。勘探、设计、施工、检测甚至与建设单位质量理念水平高低都可能成为桩基质量事故的引发因素。

1.3温度裂缝

在所有的建筑工程中, 顶层屋面板及顶层墙体出现裂缝的机率是最为突出的,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经常处于差异较大的温度环境中,导致墙体及楼板开裂。比较常见的是斜向裂缝, 分别呈现中间宽两端细或一端宽另一端细两种形状;其次是水平裂缝, 一般呈现断续形状, 中间宽两端细。这种裂缝类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顶层屋面板及顶层墙体在差异性温度环境下,其不同区域材料及结构会同时出现变形,但是变形的程度和部位又不相同,还存在较强的约束力,最终形成温差裂缝。目前顶皮砖砌筑施工方法使用斜砌顶紧法,混凝土在发生伸缩的时候会引发砌体伸缩, 而砌体和其粉面石灰砂浆并没有具备良好的抗变形能力,所以必然会出现裂缝。

1.4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凝结成型之后,其表面会发生大量的水分蒸发, 由表及里逐步发展是水分蒸发的步骤及过程,混凝土截面上的温度有梯度导致内外干缩量出现显著差异。混凝土表面在发生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而最终形成裂缝。在浇筑面积较大楼面或屋面混凝土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进行遮盖养护,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混凝土表面极易出现收缩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塌落度偏大,表层经振捣构成一层水泥含量较多、收缩性较大的水泥浮浆层和砂浆层,或者因为混凝土刚开始凝结时表层游离水份蒸发过快产生剧烈体积收缩,因此引发收缩裂缝。

2.具有很强可行性的建筑施工裂缝的预防策略

2.1 设计过程中裂缝的预防

在获得建筑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非承重性裂缝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如果设计区域非常容易引发裂缝,就要尽最大努力预防收缩作用和温度作用同时存在,这样能够给予有助调节建筑物变形协调性。应该尽最大努力减少建筑物平面体量,楼面及墙体不能直接放置在在刚度之间差距较大的支座上,防范局部建筑物引发严重消弱现象。为了有效控制预防温度裂缝的出现,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就应该把全部构件设置包裹在保温层里,这样能够使用过程中温度裂缝出现的机率降低。因为这种情况下只有表面存在较大温差,所以裂缝现象只出现在靠近建筑表面较浅的部位,表面较深层部位的结构依然能够保持完整。如果混凝土获得成形之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养护,遭烧风吹日晒或雨淋会使其表面水分迅速散发,体积出现较大收缩同时内部湿度的改变幅度很小。出现收缩裂缝的机率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而且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出现这种情况的机率也越大,所以应该尽量不使用强度过高的混凝土来作为建筑物施工材料。对于出现裂缝较多的建筑物区域,应该结合其构造条件适当配置钢筋。

2.2 施工过程中预防裂缝的产生

2.2.1施工工序的安排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之前,必须全面了解并掌握各项影响因素,探讨最佳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以此方案为指导,通过有效措施安排每一道施工顺序,并使其获得合理衔接。正确有效的施工工序方案能够促进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有效减少建筑物构件之间的应力作用,从而避免在早期时段出现混凝土裂缝。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首先开展建筑物墙板施工作业,然后再开展底板施工作业,这样的施工工序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底板对墙板的约束力,实现降低墙板裂缝出现机率的目的。

2.2.2 混凝土的拌制

在施行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该正确将混凝土强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在满足建设使用要求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减少水泥用量和绝对用水量。混凝土里水泥石发生凝结硬化的时候会导致大量水分出现蒸发,若减少拌合混凝土时的用水量,就可以间接减少混凝土水分蒸发量,最终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由此可知,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用水量必须要得到严格的控制,如果可以的话应该选择添加高效减水剂。

2.2.3 混凝土的养护

搜集到的数据及资料显示,如果普通混凝土能够在水环境中获得养护,将会显著减少出现收缩裂缝的机率。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后,应该给予养护工作足够的重视力度,直接对其进行浇水或使用草帘等进行覆盖来达到养护目的。浇筑之后的合理养护能够使混凝土时刻处于湿润状态,避免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异而引发混凝土大幅度收缩,混凝土的接受养护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4天左右。

2.2.4 混凝土模版的拆除

模版在混凝土在浇筑及养护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承载支撑混凝土自身重量,而且能够确保混凝土获得预期设计形状,在拆后混凝土将会失去模版的协助,直接与外部荷载发生接触。所以在施行模板拆除的时候,务必把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及是否能够承受外部荷载作用纳入考虑范围,结合混凝土强度发展程度、养护效果等来确定获得最佳的混凝土模板拆除时间,避免拆模过早而引发出现荷载裂缝。

3.结束语

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引发裂缝的原因是非常多且复杂的,例如混凝土干缩、温度差异、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环境、人为因素等。因此,工程主要负责人应该从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着手,以谨慎的态度深入分析每一个细小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将裂缝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促进建筑工程获得理想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强,邓丽华.浅谈建筑物产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

[2]赵军生,张增强.混凝土整体现浇楼(地)面裂缝的成因分析和系统预防处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06).

[3]陈丽荣.关于建筑施工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3).

[4]马克伟,王宏刚.关于建筑施工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2).

[5]张强,邓丽华. 浅谈建筑物产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

上一篇:探讨高层建筑厚板式转换层叠合法施工技术 下一篇:混凝土剪力墙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