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术新潮流在钢琴研究中不断显现

时间:2022-08-31 06:38:46

让学术新潮流在钢琴研究中不断显现

2007年钢琴学术研究可说是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出现了不少视角颇新、内容翔实的好文章,笔者对几大音乐主要期刊上的研究性论了一些梳理,得出了一些感受,进而进行简单的回顾和分类述评,以期大家能更好地汲取其中精华,推动我国钢琴教学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阐释作品、解读文化的作品或曲集研究类论文

作品或曲集介绍及具体演绎类论文有20余篇,占有相当比重,涉及到对以下中外作曲家相关作品的研究:蒋祖馨、高为杰、丁善德、汪立三、巴赫、斯卡拉蒂、克列门第、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莫谢莱斯、德彪西、拉威尔、哈恰图良、拉赫玛尼诺夫、米约、萨蒂、皮亚佐拉等,可以看出,涉及到作品的风格类型较宽泛且有相当的历史跨度,其中不乏内容翔实的优秀之作。

王健《李斯特钢琴曲(弄臣)的改编手法和艺术特色》(《黄钟》第3期)一文分为改编手法和艺术特色两大部分,在一一对应介绍了刻画剧中各主人公的特点鲜明的主题、对钢琴曲进行整体介绍之后又结合李斯特喜好表现的一些钢琴技巧类型进行了论述,引领读者对该曲获得较为深入的了解,最后谈了该曲的艺术特色,全文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展开,分析极其透彻。此类论文还有:李柯《论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576)第三乐章的结构特色及表演艺术》、李易忆《舒伯特(C大调钢琴幻想曲)(D.760)的结构及其演奏》(同刊于《黄钟》第4期);潘文娜《诗人的梦――浅析肖邦夜曲(降D大调Op.27―2)的演奏》(《音乐创作》第2期);王伟《舒曼的(为什么)》(《钢琴艺术》第12期)等。

对近现代新人新作的介绍对钢琴艺术的后续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马小芸《试析皮亚佐拉的现代钢琴作品》(《人民音乐》第8期)一文阐述了其作品中古典音乐要素与现代音乐要素有机结合,融入典型探戈节奏而创造出的脱胎于民间而风格庄重的绅士音乐,介绍了这位阿根廷“现代探戈革命之子”和他的钢琴音乐。近年来梅西安的作品常被顶级钢琴大赛选用,体现了业内人士对近现代钢琴作品的关注和对反映人们精神层面作品的积极探索。牟琳《梅西安和他的(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钢琴艺术》第1期)围绕着上帝、星星与十字架及和弦三大主题的介绍展示了梅西安这一宗教主题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篇论文都较多地关注了作品背后人文背景的阐释,对理解和阐释作品的精神内涵有较大的帮助,但这两篇论文都还未涉及到具体演绎技巧和手法的论述,这方面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张云良《高为杰钢琴作品(秋野)的意境》(《中国音乐学》第4期)一文则将作曲家试图表达的作品各段的意境和具体演奏手法相结合,进行了演奏手法服务于音乐意境表达的综合性阐述。除此之外,涉及近现代作品研究的文章还有:王晔的《从(庙会)的古朴到(山花)的烂漫――蒋祖馨钢琴作品研究》(《中国音乐学》第1期);余京《丁善德钢琴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地位》(《人民音乐》第4期);吴伟松《萨蒂与他的钢琴音乐》(《人民音乐》第5期);王琳《米约钢琴组曲

赵洋《勃拉姆斯(五十一首练习)分析》、吴曼《论莫谢莱斯钢琴练习曲的触键特色――莫谢莱斯(钢琴练习曲二十四首(Op.70))之研究之一》(同刊于《黄钟》第3期)、王雁《关于钢琴练习曲作品740的技术类型划分及其训练》(连载于《钢琴艺术》)都是对练习曲集的阐释,也都从对作品的技术分类入手,结合谱例进行了训练方法和具体演奏的分析和讲解,分析得都很细致,这是实用和必要的也是目前较为多见的曲集介绍法,可喜的是作者并未仅仅停留于技术的分类阐述上,能不同程度地将这些作品置身于大的时代的音乐环境,客观地探讨练习曲的成因和历史价值,但文中也多是点到为止,笔者认为如能结合当时钢琴的构造、音色特点,钢琴教学中练习曲的使用情况,通过纵向比较(与前时代的练习曲集比在技术上和音乐上有哪些超越)、横向比较(选取当时有代表性的乐曲阐述两者的联系)加以展开论述,进一步阐述其价值则将会更全面和透彻。此类论文还有:卞钢《重识斯卡拉蒂新技法“练习曲”》(《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2期);金荻《哈恰图良(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技术类型与处理》(《黄钟》第2期);常桦《让音乐带动技巧让技术展现音乐――(肖邦练习曲)的学习与探索》(《钢琴艺术》连载)等。

二、各抒己见、竞相争鸣的教学探讨类论文

2007年教学探讨方面的论文亦较多,作者们各抒己见,其中不乏观点新颖的质量上乘之作,笔者认为总体上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1、注重创新思维能力与综合弹奏能力的培养

注重创新性人材的培养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个人如果缺乏创造力,那他成功的机率要低得多。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主要的一点就在于它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进而开发人们的创造潜能。在赵阿光《浅论钢琴教学中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中国音乐》第3期)一文中作者指出:钢琴学习是既学技又学艺的创造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而如何培养则是该论文的主体部分,除了通过作品的文化背景、体裁、创作背景、音响特征、产生音响图像联想等方法外,文章的新颖之处在于提出了根据作品特征引导学生联想,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观点,作者将作品分为“拟声”、“状物”、“叙事”、“抒情性”四类,并以例证说明,翔实而令人信服。施忠《试论钢琴演奏者音乐结构整合能力及其培养》(《钢琴艺术》的第3期)一文指出钢琴演奏活动就是演奏者面对音乐作品所从事的一种创造性整合活动,文章融合哲学、心理学等的一系列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及培养策略的探讨,体现了钢琴研究的新思路。此类论文还有:毕雪春《从巴赫(创意曲集)看“创造乐意”》(《音乐创作》第5期);龙颖《钢琴教学中的“问”与“学”》(《音乐创作》第4期)等。

储望华《漫谈即兴》(《钢琴艺术》第5期)和李冥佳《高师钢琴课中演奏技艺与伴奏能力培养的结合》(《钢琴艺术》第12期)等文让人们看见了业内人士专业视野的拓展、对针对性人材培养的新认识和对钢琴综合弹奏能力的重视。配套着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高师音乐教育也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热潮,如何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适应和配合社会大环境对创新性人材的需求是钢琴教育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此类论文还有:钱致文《怎样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钢琴艺术》第1期);刘冬云《钢琴即兴伴奏系列讲座》(《钢琴艺术》连载);蒋瑛《高师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策略浅析》(《人民音乐》第1期);郭洁《如何掌握钢琴的快速移调视奏技巧》(《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1期);赵阿光《声乐钢琴伴奏探索》(《音乐创作》第4期)等。

2、知识融会贯通,学科交叉融合运用

竺林《试论钢琴表演中的应激训练》(《黄钟》第2期)、徐寅《略论钢琴教学中的心理诱导》(《音乐创作》第5期)两篇文章 都不约而同地较大程度上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促进钢琴教学和演奏能力提出了见解。“训练”一文首先对钢琴表演中的应激反应进行了分析,接着指出钢琴演奏的独特性在于其需要较强生理性无意识的机械准确运动,最后结合几点表演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进行应激训练的具体方法,“诱导”一文从音准感节奏感的心理直觉、完整性流畅性的心理协调、视奏背奏的心理体验三方面谈了如何遵循和运用心理活动的规律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提升演奏艺术的美学品格,与以往类似文章相比,此文有着较新的切入点。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思想家们就已经把音乐和哲学、数学等学科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研究,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决定了这是音乐研究和学术水平提高必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科综合交叉,知识的融会贯通是今后学术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此类论文还有:曲宁《从社会认知角度看钢琴教育的成就动机问题》(《人民音乐》第8期);周为民《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分析与控制》(《钢琴艺术》第6期);范静《钢琴学习中的音乐记忆》(《钢琴艺术》第12期);樊禾心《从运动心理规律试论钢琴演奏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国音乐》第3期)等。

3、积极探索和探讨新的钢琴教学模式

蔡云凌《钢琴教学中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探析》(《钢琴艺术》第6期)一文提出了审美性教学、赏识性教学、形象性教学、反思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几种教学方法,对钢琴教学方式有着良好的总结和思考,给教育者带来思想的启示和思路的开拓。刘敏《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对高师钢琴课教学的启示》(《音乐创作》第4期)一文除了介绍性地引进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外,还提出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和高级伙伴,从心理学、教学法的角度探讨一种新型的引导学生多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随着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改革步伐的推进及带来相应的教育思路的逐步转变,关于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探讨的文章不在少数,吴怡青《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探究》(《黄钟》第4期)一文谈了钢琴集体课的特点,凸显和列举了科技与艺术结合带来的提高教学效率的种种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的难点及对策(进行分层教学、加大重奏合奏、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材等)是一篇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论文,也使高师音乐专业教学改革在钢琴课的落实有了更为明确的引导。此类论文还有:黄因《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音乐研究》第1期);马棠华、李清涛《高师钢琴集体课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钢琴艺术》第1期);周雪《普通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之探究》(《钢琴艺术》第5期)等。

三、传承文化、体统神韵的中国钢笨作品研究类论文

2007年钢琴研究性论文中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研究给笔者留下了较深印象,有不少宏观论述的佳作,此类论文多集中于《人民音乐》上,并在第五期上编排以集中刊发利于研讨。

《人民音乐》第3期魏玲、魏欣的《如何体现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风格》一文对由于民族音乐修养欠缺,对中国钢琴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缺少深刻的认识导致教学演奏中不能准确把握风格、营造意境、诠释内涵、体现文化神韵的现象提出了提高的途径和对策,即了解作品特有的地域特色、重视民族器乐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民俗文化修养,有一定的新意。第5期上储望华的《思考与期望――关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问题》一文回顾了自上世纪30年代《牧童短笛》创作以来,70余年间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教学运用情况,并提出了要有原创性,要有大中型作品,要民族化加现代化,不断寻求、扩大、提高听众对钢琴新作品的认同、理解和欣赏能力等观点,体现了作曲家的真知灼见和对祖国音乐事业的满腔热情。第5期上唐平《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特有声韵》一文也是一篇内容翔实的佳作,作者指出中国钢琴音乐的特殊音色,是中国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民族乐器的特殊音色在钢琴上的呈现,并结合相关联的乐器和具体曲目揭示出中国钢琴作品独特的“声韵美”。同在第5期上裴娜《论中国钢琴组曲创作的发展之路》一文将中国钢琴组曲的创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了论述,全面列举和介绍了各时期的相关作品,最后总结出:中国钢琴组曲创作发展的过程体现着中西音乐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民族色彩与时代创新紧密结合的特点,可以说,推及当今,这两点仍然是钢琴创作的总体发展方向。

周为民《20世纪中国音乐创作的回顾与思考》(《中国音乐》第2期)一文分阶段论述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各时期的创作背景、代表作和总体特点,归纳总结出了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创作思路的变化、创作技法的发展、音乐风格的拓宽等,并指出当代作曲家要注意作品的可听性,应以中国特有的旋律和与生俱来的情感表达方式创作出更多符合中国广大民众审美要求的钢琴作品,有一定现实意义。

另外,对中国钢琴作品的阐释还引入了新的视角,王佳《古琴与钢琴――试析中国古典音乐表演美学思想》(《钢琴艺术》第7期)和沈滨凯《窥一斑以见全豹――以“音腔”观点参比(二泉映月)于二胡及钢琴中的演绎》(《中国音乐学》第4期)两篇文章可谓异曲同工的阐述了中国钢琴作品的美学渊源和与中国古老乐器的内在联系,对提高中国钢琴作品的理解力和演绎质量会有较大帮助,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相信随着研究思路的进一步开拓此类研究一定能不断走向深入。

以上这些研究透过钢琴作品表面而关注本民族文化底蕴的传承和民族神韵的挖掘体现,把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演绎和理论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朝着民族钢琴学派又迈进了一步。此类论文还有:刘娜《中国钢琴艺术创作民族化浅论》(《人民音乐》第5期);窦青《中国风格钢琴练习曲之历史演化溯源》(《音乐艺术》第1期);唐志明的《中国钢琴音乐塑造的牧童艺术形象》(《音乐创作》第5期);魏玲的《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美学意义》(《中国音乐》第1期);李莉的《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魅力》(《中国音乐》第4期)等。

四、五彩缤纷、共同促进的其它论文

除了以上三大类论文外,2007年的其它论文可说是五彩缤纷,它们与以上三大类论文一起共同促进着钢琴事业的发展,由于它们所占的比重和本文的篇幅关系,在此不列专题做重点评述了,只选取笔者印象较深的分类做简单回顾。

1、技法研究

周为民《钢琴演奏技术的形态分析》(《中国音乐》第4期)一文提出了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与音乐时代风格性的变化密不可分,它既是一种音乐表演的构成要素,也是一种音乐文化的认知概念的新颖观点,并从触键方式、技术内容、弹奏方法、演奏风格几方面对钢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归类和梳理。此类论文还有:向乾坤编著的《钢琴作品中踏板的一般用法(上、下)》(《钢琴艺术》第6、8期);张楠《钢琴演奏中技术与表现力初探》、(《钢琴艺术》第5期);黄泓的《论钢琴演奏的声音与触键》(《钢琴艺术》第8期);戴毅杰《克列门蒂的现代钢琴演奏技巧与创作》(《钢琴艺 术》第1期)等。

2、专家访谈

此类论文主要集中于《钢琴艺术》和《人民音乐》上,其中有当代著名演奏家、钢琴教育家,也有对故人的追忆、教学体系的探索,侧重于对他们成长经历、心路历程、艺术观点、教学观念等的介绍。涉及的中外演奏家和教育家有:顾圣婴、范继森、许斐星、郎朗、陈宏宽、杜泰航、杨韵琳、李金星、孙以强、钱琪、波里尼、施纳贝尔、布伦德尔、伊古姆诺夫等。另外,刊登于《钢琴艺术》上的一些介绍国外著名钢琴家艺术观点的译著也透露出了许多信息,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3、赛事述评

陈丹布的《首届“帕拉天奴”杯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纪实》(《人民音乐》第9期)一文介绍了大赛的基本情况,对时间接近的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协举办的中国钢琴作品比赛亦联系起来做了简短综述,发出了中国需要属于自己的原创钢琴作品的呼唤,指出2007年可称为中国音乐创作的钢琴年,看了令人十分振奋。此类文章涉及的赛事还有:2006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第二届“Piano Team”国际钢琴比赛、第六届滨松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届全国“卡瓦依杯”钢琴比赛、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

4、曲体演变

郭海洁的《钢琴前奏曲的源与流(上、下)》(连载于《钢琴艺术》第1、2期)理论与实例结合,分阶段列出并分析了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肖邦、德彪西的24首《前奏曲》、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等重要的前奏曲钢琴文献,总结了前奏曲的源流与演变过程。此类论文还有:侯颖君的《论钢琴改编曲的音响、和声、材料和结构重组》、赵晓生《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与组曲、序曲、幻想曲和创意曲之关系》(同为《钢琴艺术》连载)等。

5、综合探讨

郭雪编译的《古典钢琴与爵士乐语汇》(《人民音乐》第3期)一文揭示了爵士钢琴和古典钢琴音乐两者互为借鉴这一事实,得出了古典音乐的学习为弹奏及创作爵士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的结论。此类论文还有刘忠民的《西方文明及创新意识――以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与兴德米特(调性游戏)为例》(《中国音乐学》第3期)等。

6、流派繁衍

马小芸《日本近代钢琴音乐之流变》(《人民音乐》第12期)一文阐述了把西方音乐的技法引入邦乐的发展过程,列举了重要音乐家及其创作的作品,对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7、机构介绍

李英杰《丰富多彩的美国迪贝钢琴艺术社会活动》(音乐创作》第12期)一文介绍了该协会的性质、功能和活动,为我国钢琴艺术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8、新书推介

蔡韧《(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4期)一文全方位细致地介绍了该书的内容,突出了其内容的全面系统性、新颖性、实用性,评价其为一部填补学科空白的好书。此类论文还有彭志敏《把大师引向大众的必由桥梁一一(梅西安钢琴作品研究)读后》(《音乐研究》第4期)。

9、调查报告

姜丹《综合性大学和音乐学院相关学生钢琴学习的调查与分析》(《黄钟》第2期)通过翔实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凸显了器乐学习对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最后站在综合办学和通识教育的角度对两者的办学提出了设想和建议。此类论文还有宗励《上海师范大学开设数码钢琴主修课实践报告》(《钢琴艺术》第7期)。

五、总结与思考

2007年音乐主要期刊上的钢琴研究性论文总体上体现了较高的的学术水准,涉及面较宽、观点鲜明、条理清晰、逻辑论证严密,新的学术潮流和研究方法初露端倪,笔者成文之即有以下几点思考:

1、钢琴论文应在基于对古代钢琴文化研究继承的基础上,多重视和关注钢琴本身和大的音乐教育领域的新发展,如新的艺术思潮、美学阐释、对技法的新认识、钢琴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及推介认识新作品等,目前对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还显不足。

2、应进一步引导钢琴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引入新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纵向横向比较,实证研究方法等,努力用新的视角认识和阐释钢琴作品,以更好地解释教育现象,理解作品以及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有识之士已给我们开了先河,继续深入还有待于大家的继续努力和钢琴从业者队伍总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3、对中国作品的介绍应多注重创作背景和人文内涵的阐释,旨在加强对中国现、当代新作品的认识和运用,进一步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从而总体上推动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建议辟专栏分期介绍去年中国钢琴作品创作获奖作品,同时推出乐谱。

4、关注钢琴制造工艺的改进和发展对钢琴演奏技术、音响效果和音乐风格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论文和研究还很少见。

回顾过去,目的是为了及时总结和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钢琴研究的方法会不断出新,日益科学和多样,知识会日益全面,成果也会日益丰厚!

上一篇:中小学管乐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弘扬辉煌历史 创造灿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