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发言稿范文

时间:2023-03-21 03:07:59

学术会议发言稿

学术会议发言稿范文第1篇

据可靠的物证资料与确凿消息,2008年1月与5月,在近代著名教育家、美育家、北大音乐传习所与国立音乐院创办人蔡元培140周年诞辰学术纪念活动期间,南方一所著名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某位行政领导D,竟然基本原封不动地“引用”我老师著作中的不少结论性的观点为己有,不加任何注解或说明,撰写文章在正式公开出版物学术纪念文集《人世楷模蔡元培》(上海蔡元培故居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中发表。继而又出席蔡氏140周年诞辰学术纪念会(1月11日)做专题发言,3月10日又将发言在该校内部院报头版头条刊登。北大的不知情者,还邀请D出席由他们主办的为纪念蔡元培140周年诞辰而举办的“蔡元培与现代中国”学术会议,D提交了与发言稿内容大同小异的文论,欣然如期赴会并发言(文章被收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今年7月初,程石磊写了一篇题为《这是一种什么行为!?》的对比性文字稿,将此事披露并在内部流传,D见到后,非但不进行自省认识,还找出种种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其中核心的一点,他竟理直气壮地声称自己是受委派代表学校参加会议,并说“根据著作权法:‘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属合理使用范畴”。说什么“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不但不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且进一步肯定作品的声誉,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可以说,这样的辩解是完全背离著作权法的。

我们知道,D所在的是属于学术性、事业性的音乐教育单位,根本不是国家机关。著作权法中的该项规定,明确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满足“为执行公务”的条件――这里的“公务”指的是“国家机关”执行的“公务”行为,而不能是任意一个事业单位或法人单位执行的“公务”。音乐教育机构及D本人均不具备以该条规定为自己免责的主体资格。况且,D发表文章多处引用他人文章主要观点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本条“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之规定。况且,D的上述种种行为,根本不是所谓“国家机关”的“公务”;而是地地道道音乐教育事业性单位的学术活动。

据我所知,作为被侵权者H,对D的行为还是比较宽容的。从事件被揭露之日起至今的一个月里,他始终真诚希望D能做一个胸怀坦荡、敢于说真话、讲实话、敢于正视错误、承认错误的人。7月15日D在内部发表的《作者启事》中虽向H表示了一点“歉意”,却仍多处说假话(例如说“将发言稿见诸文字”实非我意之类),欺骗舆论;甚至发展到为了逃脱自己的侵权责任不惜损害整个学校的名誉,竟然于同一天把一份由法人签名、加盖学校公章的“公函”传真给H,让学校为自己的侵权行为垫背,这是很不应该的。

我作为晚辈在此真心实意地希望D认识自己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做一个像样的检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做好。到目前为止,被侵权者H还在等待,就是说,主动权还在D手里。

学术会议发言稿范文第2篇

为民族歌剧业沥胆披肝不畏途中满榛荆;

编中国歌剧史呕心泣血遗芳青更胜于蓝。之后,又把这一不幸的消息转发给了歌剧界的朋友们。中央歌剧舞剧院有两位我非常敬佩的人:一位是翻译了许多西洋歌剧和声乐作品的刘诗嵘,另一位就是主编了《中国歌剧故事集》《中国歌剧艺术文集》《中国歌剧史》的荆蓝。我之所以敬佩他们,不仅仅是在专业角度,更主要的是钦佩他们的人格和“长年吃羊肉”不仅没被“洋化”,反而更激情地鼓励、颂扬中国歌剧的民族化。故而,他们又成为我进入高校之后,给学生们讲课时论证我的“越是出国多、在国外呆得时间越长、接触外国文化越丰深广博的人,越爱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反之,假洋鬼子中,绝大部分都是很少出国、甚至根本没有出过国、根本不了解西洋文化的人”之观点的实例,从而成为我的学生们也非常“熟悉”的人。

虽然神交已久,且在此之前也在一些会议上有过接触,但真正第一次“正式”见到荆蓝老师是“2008年中国歌剧论坛”。我在会上作了《理直气壮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歌剧的出路》的发言之后,休息时,黄晓菜老师找到我:“万斋,荆蓝大嫂要见见你。她说,你的发言很好,她要一份发言稿。”正式见到久仰的荆蓝老师,又得到当面的夸奖,自然高兴。其后,通信、电话、传文、寄书……对中国歌剧问题的讨论便多了起来。我不忍多打搅比我年长的荆蓝老师,倒是她老人家多次给我寄书、问事,了解歌剧界的一些现况和我的看法,经常给我鼓励。从她那里得知的关于歌剧《白毛女》创作、演出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获得了许多启迪,她对国内外歌剧的许多了解、见解,更使我常常发出“大鲁艺出来的,就是不一样”的感叹。

荆蓝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对中国民族文化、民族歌剧的那种由衷的自信和爱!2014年,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当我读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时,脑海中立即冒出了荆蓝老师2011年发表的那篇《继承(白毛女)的优秀传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相隔三年,其中的“文化自信”四字,竟是那样不谋而合!

交往多了,我便也“随便”起来。有时见面,跟荆蓝老师谈音乐界一些以演唱民歌、演民族歌剧成名的演员后来却贬嘲民族唱法、崇洋的现象,她总是顾左右而言“它”:“穷装富,富装穷嘛――不奇怪。”谈起我的一些老师友,如民乐指挥家、琵琶演奏家秦鹏章最早是学单簧管的、民乐指挥家叶语是重庆最早的“三大交响乐团”的见证人与中国交响乐史专家之一,她便说:“最喜欢的还是家乡味嘛。”跟她谈起歌剧界有些人总是认为“民族歌剧走不出国门”,她笑着反问我:“谁试过?”“走不出国门就暂先不出。他们来了,就给他们看:看我们的《白毛女》,看我们的《小二黑结婚》,看我们的《江姐》《红霞》《红珊瑚》《洪湖赤卫队》……那些歌剧里面的许多段子比他们外国歌剧里面的咏叹调差吗?”“总有一天,他们会请我们出去的!我们的《白毛女》①、《茉莉花》②、唐诗③……不就是他们弄出去的?”

早先我常常把我为学术会议准备的发言稿或准备发表的文章先寄给她征求意见,但至今都使我纳闷、不理解的是每次都会被荆蓝老师拒绝:“你先发,我不看,看了现在也不发表意见。”但会后或发表后,她又必打电话来夸奖、激励、点评,指出文中的“精彩”之处,从未批评过一次。也正是这源源不断、来自以演西洋歌剧为主的中央歌剧院的“洋歌剧窝里”的“顾左右而言它”与反问、回答、夸奖、激励、点评以及“从未批评过一次”,使我的“民族文化自信”更为坚韧而恒久。

颤手捧着、痴目望着在“2008中国歌剧论坛”上与荆蓝等老师和朋友的合影,回首往事,历历如昨。痛楚和著泪水、感叹伴着遗憾:短短不到9年,“2008中国歌剧论坛”上这张合影照片中的五位中,已痛失了两位民族乐坛的砥柱。更使人揪心的是:随着经济腾飞、国力强盛,民族音乐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而正需前辈们振臂一呼、率领前行之际,民族歌剧大军的队伍里,又少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鲁艺”精神的传承者与良师益友。

学术会议发言稿范文第3篇

樊骏先生长我几岁,算是同辈中的学长。1955年夏天,我入北大中文系读书的时候,他已经于前两年毕业了,且在那时北大哲学楼里的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里工作,不曾任课,也未有过往来。此后文学所搬至城里,离得更远了。1960年夏天,我毕业留校做研究生,不久后被临时抽调出来,参与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编写工作,住的地点在北大十三公寓。那时候,樊骏参加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工作,住在颐和园北的中央党校里面。在党校里的一次新年聚会上,经我的导师王瑶先生的介绍,我们才开始熟识起来。与樊骏先生的更多接触和学术往来,还是在粉碎“”、新时期开始,我参与现代文学各项学术活动多起来之后的事了。

樊骏的文章,我是早已拜读过的。经过近30年来的许多交往、接触,特别是读他那些呕心沥血写出的研究文字,听他在一些学术会议上所作的或长或短的发言,看他为现代文学研究学术事业发展所做的那些鞠躬尽瘁的付出,我才对他这个人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和认识。

按照我自己的印象,我敢说,在我们这一辈,乃至下一辈的同行学人中,像樊骏这样刻苦勤奋而严于自守的人,这样全身心倾情学术而品格高尚的人,这样一生毫不追求索取而默默无私奉献的人,这样心地透明关怀同志而毫不自私利己的人,几乎是再也不可能找到了。樊骏离世的时候,刘福春从樊骏刚刚停止呼吸的病房里走出来,用电话告诉我这一不幸消息。在电话里,我对他随便谈了自己对于樊骏这种人格与精神的认识,福春便告诉我说:“在文学所里,恐怕他是唯一一个一辈子没有从公家领取过一张稿纸、一支笔等文具用品的人了!”当时听了这些话之后,以及现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两眼都禁不住流下感动的泪水。

樊骏的学术文集出版的时候,我因身体不好,未能前往与会祝贺。摩挲那些并非以量取胜而却仍让人感到异常厚重的文字,我看到了我素所尊敬的樊骏先生拥有的那种极为严谨而近于苛刻的勤恳耕耘的学术光芒。他为一种思考,一种新见,一种论辩的阐说,常常苦苦思索,句句推敲,倘若自己未尽满意,决不肯轻易出手,总是竭尽力量去追求一种学术观点传达的完美和极致。1999年2月,在王府井的一个饭店里,召开了纪念老舍先生诞辰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发言、讨论、参观老舍故居等项目,都已经结束。我因有事,和日本友人伊藤敬一等几位先生,都要告别离会,这时候却听到通知说,国内与会的代表们都要继续留下来,下午听樊骏先生作题为《谈老舍的“俗”》的长篇学术报告。后来听关纪新告诉我,因为樊骏精心思考的这一研究成果,报告需用两个小时。会上不好安排,也不便让国外代表都必须聆听,所以他自己才要求这样做的。最近,我问关纪新:“这篇重要文章,收在樊骏先生的集子里没有?”他说:“没有。”理由是,因为樊骏自己对文章一直不甚满意,总想再进行修改,直到他离开人世了,也没有完成这项未竟之事。这就是樊骏!这就是我心中樊骏的为学!这就是樊骏那种几乎不可企及的“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为此我总想,在当今学人中间,这样的精神,真的几乎已经是“烟波微茫信难求”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年会、理事会、专题研讨会这样一类大型学术活动很多。王瑶先生作为现代文学学会的会长,几乎每一次都必须亲临会议,作长篇总结性学术报告或发言。王先生那时已近年迈,写作精力不济。这些大块文章,有时就需晚辈起草。我自己在王瑶先生家里,就不只见过一次,樊骏和卓如等学兄前来与王瑶先生晤面,讨论提纲或已经起草好的发言稿之事。这些大块文章,从未署上樊骏等人的名字。从上世纪60年代起,至80年代,唐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另出的一本《中国现代文学简史》,诸如组织事务、文字修订、出版联系等事,多由樊骏和家炎兄两位来承担。这些无名的写作和校对出版事务,不知耗去了他多少本属于自己进行研究写作的宝贵精力和时间。自80年代以来,他与刘福春合作,每年都要阅读已出版的几乎全部的现代文学研究成果,撰写出一篇当年的现代文学学术研究长篇述评,发表带有引导性的意见和坚实中肯的批评。此中所耗费的精力,真是难以想象。为了推进学科发展,他牺牲了很多自己撰写著述的时间。他的一切努力,考虑的都是现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和队伍的培养。一次,成都举办现代文学研究学会的年会。我自该会成立以来,就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这次也未想去参加。会前,樊骏先生多次与我联系,邀我一定前往,为会议期间他主持的一个研究生讲习班讲一堂新诗研究的课。樊骏的盛情难却,我毫不犹豫答应了,并去讲了课。返回北京,自机场回家路上,同车的友人告诉我:“很对不起你,你一向不参加学会的活动,这次有人说,你前来参加会,是为争理事来了。”我当时没有回答什么,心里隐隐有些不太痛快。后来见到樊骏,我提起这件事,对他开玩笑说:“都是你给我惹的祸。”樊骏拍着我的肩膀,边道歉,边开玩笑对我说:“真是笑话!如果有的话,这该由我来承担责任。别听别人议论,走自己的路!”

2006年10月,为王瑶学术奖金评奖事,我放弃了向刚逝去的我最敬重的林庚先生最终告别的机会,前往大连参加一天多的评委会。第二天,我没参加学会年会,就返回北京。在评委会上,我才最初从别人嘴里详细听说,这笔奖金是由樊骏个人捐献了从香港亲戚那里获得的一笔当时算是额度颇大的遗产款项设立的。但是他坚决不让用自己的名字,而是用王瑶先生的名字。我曾经亲历了一些前辈先生离世不久、后人为遗留的存款财物等发生过种种难于处理的麻烦事情,又听友人说,当时几位朋友也曾劝过樊骏先生,不要都捐赠了。他拒绝了这种意见。由此,我自内心深处,对于过去所未能真正能理解的樊骏先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一种超越以往的钦佩和敬意。在我的心目中,樊骏无愧是一个真正做到无私的人,纯粹的人,真正实践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这种闪亮的精神境界,是许多或位高名盛,或以前卫先锋自命,自恃精神世界高于平凡庸众的名士才人所永远无法达到的。

由此我也想起一件不愿忘却的小事:在一次纪念王瑶先生的追思和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学术同仁,就王瑶先生对于党的认识,作了自己所理解阐释的发言。当时听了后,樊骏在发言中,表示了鲜明的异议。他说,王瑶先生过去对于党的认识,不像发言里所描述的那样。事实是,他在很长时期里都是真诚拥护党的,都是追求进步的,他自己就曾经加入过共产党……。听了樊骏的发言,会后我还作了追记。现在回想那番情景,重读那些文字,我仍然赞赏他这种坚持求实的精神和勇气。

但是,他自己一生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

樊骏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他的学术业绩和治学精神,他的为人精神和无私品格,他的为学为人的榜样意义,在我们后来的同行人群中,永远是无法复制的,也是不可企及的,真可以说是“烟波微茫信难求”了。

为心里想说的话,为前述的一切,为一切在这里说出来的和没有说出来的语言,面对我十分尊敬的樊骏先生的远去的灵魂,我要在自己的心里,真诚地、默默地为他唱一曲清澈如明月的精神之歌。

学术会议发言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实训模式;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0-003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序言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1]这种不适应落实在高等教育中,就是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紧缺,而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应用能力不强。这个凸显出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各个专业,自然也存在于作为传统文科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综观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学生在人才市场“供过于求”,许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月薪一两千元勉强就业;而各类企事业单位却“供不应求”,苦于招不到有经验、“拿来就能用”的称意员工。师范方向培养的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强,文秘方向培养的文员文字处理和事务处理能力不足,这些都是源于学生缺少应用能力,没有成为应用型人才。

在党和国家倡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下,大庆师范学院将办学定位的核心理念调整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是针对本校现状而确定的极其合理的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培养相对应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以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良好的专业技能对于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关键是设置合理、可行的实训单元模块,所设置的模块要力争规模适中、内容精练,涵盖对学生需要的技能范围,且要重点突出,切忌项目种类众多,项项浮皮潦草。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回溯,可以找到所需的四个关键技能,并设置“三单一综”实训模式。“三单”即三个单项模块部分,分别是文秘与公关模块、新闻与出版模块和社区文化管理模块。“一综”为综合实训,即教师技能和文秘技能的综合实训。下面就每个模块择取重点分而述之。

一、文秘与公关模块

长久以来,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有一种潜在的要求,即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而在大学阶段如果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这些能力很难得到提高,这就需要在第二课堂技能训练中强化这些技能。同时,师范类大学的学生往往书卷气比较浓,在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很快地融入社会和新的工作群体之中,部分学生甚至不能接受许多职场中司空见惯的做法,由此而产生的抱怨、消极、懈怠贯穿于工作各个环节,这种略带酸腐的气息也给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职场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有鉴于此,我们坚持认为应在第二课堂技能训练中设立文秘与公关模块,旨在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秘与公关意识,提高学生职场适应能力,而核心的训练内容有两项,一是活动策划与组织,二是模拟面试。

在活动策划与组织实践训练中,应强调会议策划和典礼策划两项训练,因为这两项是进入职场后最为常见的工作任务。会议策划训练要进行模拟策划和实战策划两个层面的训练。模拟策划可以在学生中间进行,首先由指导教师设立几个可行性较强的题目,如某学术会议、某学会年会、某企业总结大会、公司某项目启动仪式等,题目设置覆盖面要广,且最好是不拘泥于具体某专业的综合性会议。随后让学生按照兴趣自行选择并组建小组,小组人数以10人为宜,指导教师在策划过程中进行跟进指导。特别是要把握学生所撰写的会议策划书和会议模拟发言稿,使学生牢记会议策划书的内容组成和注意事项,让学生通过模拟发言等方式体会不同社交方式和语言尺度。实战策划则可以放在见习或毕业实习阶段,让学生参与实习单位的会议组织,甚至由模拟策划小组成员带着模拟策划方案到实习基地进行方案实施。学生在参与一项活动策划和组织的全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语言、文字、组织、沟通和协调等一系列能力,而且对其世界观和价值理念的形成也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策划过程中,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能极大地督促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从一个侧面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帮助。在笔者指导学生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活动策划之后,许多学生表示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进行的思考比在校园内多出许多,这也正是活动策划和组织实践训练预期的效果。

模拟面试可以聘请企事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和中小学教师作为面试官对模拟应聘者进行面试。通过仿真面试问答,使模拟应聘者体会到面试的氛围并找到自身在面试中的弱点。模拟面试有一个重要的前期工作,就是简历制作,要求每位学生在大二年级开始制作简历,既可以使其奠定良好的简历制作基础,又可以使学生认清日后努力的方向。模拟面试最好进行录像,这样可以使资料以影音方式得以保存,有利于让参与的学生根据录像总结自己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不足,以便日后改正。模拟面试实践训练的拓展训练即为学生口语表达训练,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来看,许多学生在公务员考试或教师招考的笔试阶段顺利通过,但到了面试环节,经常因缺少有针对性的训练而出现知识遗忘和词不达意等状况,导致学生不能让考官全面地了解其专业教育情况,也没有很好地展现在大学及备考阶段所积聚的专业素质,这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不该出现的状况。而如果学生积极参加模拟面试实践训练――口语表达拓展训练,则可以有效地减少上述面试中不利状况的出现。

二、新闻与出版模块

学术会议发言稿范文第5篇

我于1955年从中央组织部经全国统考进北大哲学系学习,1956年暑期之后经校方任命担任系秘书。在郑昕、汪子嵩先生领导下,我亲历了那次会议从酝酿、筹备到会务全过程。

1957年1月,由北大哲学系发起的那次全国性的中国哲学史学术讨论会,召开在刚刚经历过万马齐喑的年代,与会的老中青三代学人(应邀出席者120余人,前来旁听的北大及兄弟院校本科生、研究生近百人,另《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哲学研究》、《新建设》等媒体先后前来采访者十余人)多数能够把自己想讲的观点基本上都讲出来,这在当时确属难得。

开在难得的短暂机遇期

从1956年初至1957年夏初,可称为两个整肃期之间的宽松期。至今,亲历者仍不忘津津乐道一个个令人目不暇接的短暂而多彩的横断面。

大家见面时,聊的最多的是,那个会从筹备到顺利举行,恰好处于一个短暂的机遇期:开早了,开不了;开晚了,开不成。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恰好被抓住了。1956年前,全国性的批判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批电影《武训传》;批以俞平伯先生为代表的《红楼梦》研究学者;批胡适,从批判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到批判其“反动政治思想”,乃至批判其洋老师杜威等人;批梁漱溟;批胡风,从批判胡风的文艺思想开始,到批判以胡风为首的反革命小集团,接着又牵引出一场震动全国、规模空前的“肃反”运动。在这些批判运动中高等学校沦为重灾区。消极影响重大、深远的还有历时数年的“院系调整”以及与之相伴随的高校教师“思想改造运动”。

当年根据政治需要按照苏联模式对全国高等学校动大手术,进行撤并改造重组,包括著名的燕京大学、东吴大学、朝阳大学在内的诸多高校被撤销。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被砍掉。众多的哲学系被撤掉,原有教师学生被调入北大,北大哲学系一度成为全国“只此一家”(直至1956年下半年起始陆续在几所高校恢复哲学系)。历时数年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则是把从民国时期过来的高校老教师列为改造对象,提出要求他们“脱裤子”、“割尾巴”,力求通过一次次自我批判和互相批判,肃清“资产阶级影响”。在此期间,各高校中许多资深的乃至国内外知名度颇高的老教师还被剥夺了上讲坛授课的权利。连续几年下来,一片肃杀之气充斥中国大学校园。

物极必反。经过数年煎熬,终于迎来了春天(尽管这个春天过于短暂)。回顾历史,从1956年初至1957年夏初,可称为两个整肃期(毋庸讳言,后者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前者)之间的宽松期。至今,亲历者仍不忘津津乐道一个个令人目不暇接的短暂而多彩的横断面:

1956年1月14日,由中共中央召开的有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及中央党政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共1200多人参加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在中南海隆重开幕。这一出乎意外的大型专题会议,在会前经过长时间的郑重筹备。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报告尖锐地批评了党政领导机关中对知识分子的种种宗派主义倾向,指出这些倾向低估了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作用,妨碍了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在报告中郑重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大会还向全国郑重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1月20日,在会上讲话中提出全党上下要把“关于知识分子一系列问题”加以全面解决,迎接全国文化建设的高潮。

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

4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在讲话中再次提出实施“双百方针”。他宣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人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发表各种意见”。

5月26日,时任部长的陆定一同志奉命在中南海怀仁堂向知识界作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演讲,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有批评的自由和反批评的自由。陆定一同志的演讲对“双百方针”作了详尽透彻的阐述,在知识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57年1月18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针对当时党内一些“左”派人士由于对“双百方针”不理解而发出的不谐言论提出了严肃的批评。

2月27日、3月12日,针对知识界一些人的重重疑虑,先后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和在党的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一再强调“‘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性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此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还曾先后分别约请多位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知名人士在他的书房里谈心,听取他们关于发展学术事业的意见和建议,颇得好评。

正是这样一个短暂的机遇期,为中国哲学史座谈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抓住机遇,主动发起

大家普遍希望抓住当时有利时机,做些能够做、可以做的事,在推动学术发展、培养造就人才方面有所作为。

1956年的早春气候,在学术界许多知识分子的心里燃起了希望。 尽管对于屡历沧桑、富有政治经验的那部分知识分子来说仍将信将疑,但是大家普遍希望抓住当时有利时机,做些能够做、可以做的事,在推动学术发展、培养造就人才方面有所作为。北大哲学系部分老中年教师经过酝酿,打算从破除“日丹诺夫戒律”上打开缺口,在哲学领域突破坚冰,引导各种不同观点展开争鸣,举办一次学术讨论会的雏形开始形成。由中哲史、外哲史教研室引领,涉及其他各教研室。

以往,由于死守苏式教条,苏共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人日丹诺夫的一席讲话,竟长期束缚苏联、中国及东欧各国哲学界,大家不得越雷池一步,把丰富多彩的哲学发展史变成干巴巴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互相斗争,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的历史。对持有异议者动辄上升到政治问题加以讨伐、制裁。对此,大家早已忍无可忍。抨击乃至去除这一戒律,解放哲学界,是学者们的共同心愿。用几千年丰富多彩的中国哲学发展的文明史,驳斥日氏戒律,去除这一枷锁,成为举办还在酝酿中的哲学讨论会的共识。而且众人一致主张“要开就开大的”,即开一次全国性的讨论会,邀请全国哲学界有志者共同参与,共议复兴哲学学术和哲学教育事业大计。为了避免审批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麻烦(开这样的会,可以说是1949年建国后中国哲学界第一次“吃螃蟹”,大家都小心翼翼),于是议定把会议的名称低调定为“中国哲学史座谈会”。

上级领导的首肯和相关部门热情支持

对上对外交涉,没想到竟一路顺风。这当然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

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热情支持。

首先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经与《人民日报》理论部负责人商妥,陆续在该报理论版发表数篇重头文章:郑昕先生的《开放唯心主义》,冯友兰先生的《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问题》,朱伯崑先生的《我们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文章刊登后,在学术界获得一致好评,有些读者致信报社编辑部,希望多多刊载类似有利于促进开展学术讨论的好文章。

接着,与有关领导机关接洽,试探获准召开的可能性。

第一步,请示北大校党委。党委书记江隆基同志对哲学系带头发起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大加称赞,并表示对上对外交涉如遇困难,学校党委可出面。同时指示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确保会议圆满举行。

对上对外交涉,没想到竟一路顺风。这当然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

时任科学处(当时党中央各部门无局级设置,处即相当于现今各部门的司局)处长的于光远同志表示,开好这次会议,将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他还主动帮助与理论处、教育处等职能部门接洽,均获得支持。

高教部政教司负责人也热情表示支持,还提出如有必要,可由他们向上级主管部门接洽以及向有关兄弟学校打招呼。

这里还要特别提及当时在北大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任教员的严慰冰同志(陆定一部长夫人)。她是由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前身)某培训班毕业后分配来北大任教的,她和同事相处很亲切,大家都称呼她严大姐或慰冰大姐。当我们提出请她就我们召开哲学学术研讨会一事在部长那里吹吹风,她当即满口答应,并很快有了回音。她说:对他来说这样求之不得的好事,哪能不支持呀!(至于后来“”中她遭受、叶群之流丧失人性的恶毒摧残,北大同仁无不愤慨之极)

在同中央级相关各学术机构接洽中,都普遍获得这些单位领导同志的全力支持与赞许。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社科院前身)副主任潘梓年同志(主任郭沫若先生为挂名,潘梓年同志为实际主持人,并曾兼任哲学所所长)最为热情。当时我们曾数度提出由“学部”主办此次学术会议,均被其婉拒,他示意由你们北大出面最合适,学部及哲学所将全力支持,届时两机构主要学者和他本人都将莅会,并将通知准备与会人员在会前写作论文或发言稿。

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胡绳同志对这次学术活动也表示高度关注和支持。他除表示届时派出强大阵容参会外,还欣然允诺承担会议总结发言的重任。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顾锦屏等多位资深专家也都表示将以老朋友身份与会,参加切磋研讨。

中共中央党校以艾思奇同志为首的数位资深哲学家都表示将集体与会。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东北人民大学……诸多兄弟院校的同行都表示,在当时召开一次全国性哲学学术研讨会,贯彻“双百方针”,破除教条主义等绳索,是适时的、必要的。

在忆及这次全国性哲学研讨会从酝酿、筹备到会议成功举行的全过程中,应当特别提及核心人物汪子嵩先生。子嵩先生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千里迢迢历经艰险从祖籍浙江奔赴地处西南边陲、举国闻名的西南联大。在联大,他一边师从希腊哲学研究专家陈康先生刻苦攻读希腊哲学,颇受陈先生赏识;一边热心参加救亡运动。他在参加中共地下党之后,成了当地学界反内战、反独裁、争民主群众运动的活跃分子。抗战胜利后北大返京,在经过院系调整之后的北大哲学系,子嵩先生受命主持系务日常工作,担任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同时担任北大校党委委员)。此时,他毅然放下热衷的希腊哲学研究,全身心率领全系师生为办好当时全国唯一幸存的哲学系尽心尽力。他一方面做好来自七、八所兄弟院校教师的思想稳定和关系协调工作,与他们做知心朋友;一方面在一个接一个的运动中,尽可能保护被触及的教师,减轻他们的政治压力。同时子嵩先生对被剥夺授课权利的教师,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如安排他们开设若干专题讲座和某些专门化课程,组织编辑或编译中外哲学思想史料,参与中央编译局委托的某些经典文献的翻译和咨询服务。在他的多方努力下,还有几位知名的北大哲学系学者应聘担任《人民日报》学术顾问,等等,使他们不致被边缘化而荒废业务,从而为日后中国哲学教育的恢复发展储备至关重要的师资资源。

因此,在酝酿组织此次学术讨论会过程中,他自然成为组织大家多方谋划的关键人物。此外,他在校外学术界及诸多中央党政机关具有广泛且良好的人际关系,平时经常邀请诸多一流学者来校演讲或授课,每请必到。这就为促成此次学术研讨会梦想成真提供了必备的外部条件。

自由争辩精神贯穿会议全过程

老中青三代学人大多能借参与这一开国以来首次大型学术研讨会的机会,把积攒心中多时想说的话说出来。对不同的意见据理力争,却很少出现扣帽子、强加于人的情形。

在经过较为充分的酝酿和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的基础上,座谈会于1957年1月22日如期在北大举行。由郑昕、潘梓年、何思敬轮流主持。来自四面八方的哲学界旧友新朋,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大家敞开心扉,通过自由争辩,取得共识,力求在排除对哲学学术研究和哲学教育事业严重干扰的教条主义及诸多不恰当的政治干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把“双百方针”从口头上、字面上落到实处,以繁荣哲学学术和哲学教育事业,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

与会的老中青三代学人大多能借参与这一开国以来首次大型学术研讨会的机会,把积攒心中多时想说的话说出来,一次说不完,再三再四陈述。对不同的意见据理力争,却很少出现扣帽子、强加于人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泰斗式人物冯友兰、贺麟、朱光潜、金岳霖等人的发言。老先生们对引起争辩的问题,一再申明自己的观点,他们的发言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在几天研讨中起了引领的作用。在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张岱年、任继愈、洪谦、陈修斋、朱伯崑、张恒寿等的高质量发言,吸引了与会者的关注,形成一次次精彩的场面。个别“左”派人物(如关锋、孙定国)在当时的氛围下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实在按捺不住时甩出几句如“修正主义”之类扣政治帽子的言辞,但颇不得人心。也有少数与会者曾因此而迟疑却步,但这不过是支流而已。

会议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是如何对待唯心主义哲学。与会大多数人认为,过去几年对唯心主义的批判乃至声讨,固然受国际的影响,与“以苏为师”,照抄照搬洋教条有关,但与政治的介入,动用党政权力,干预本属学术领域的争论,甚至涉及对人的使用、升迁,极端的情形发展到从舆论的讨伐问罪到使用司法等极端手段,剥夺学者的人身自由不无关系。这些粗暴行径不仅大大超出学术争议范围,而且构成严重违法违宪行为。在党中央大力提倡实行“双百方针”的今天,有必要彻底扭转以往的错误行径,纠正既往一切错误举措,追究违纪违法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双百方针”从众人将信将疑转化为深信不疑,做到取信于民。

就学术而论,众多学者认为,历史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是共生的现象,两者之间有争论,有时还很激烈,但不存在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问题,而且往往还有吸收对方长处充实自己的情形。平时,我们课堂上不是常讲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吗?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创立唯物辩证的新型哲学,不是曾经拜先辈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等许多人为师,从他们的哲学思想中吸取有益成分加以利用、改造的吗?为什么发展到今天,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自居的学者竟数典忘祖了呢?!

中心议题是反对哲学研究中的教条主义

总体来说,这是一次以知识界为主体,初试锋芒,反击曾经盛行一时的教条主义、专制主义的盛会。

许多人在发言中一致认为,当时影响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倾向是教条主义。除了国际版的日丹诺夫戒律外,国内版的教条主义者在利用国际版的余威兴风作浪的同时,他们还往往利用政治上掌握一定权力的优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权威自居,颐指气使,对经历民国时期特别是留学欧美归来的老一代哲学家一概否定,在历次运动中把他们作为靶子。因此,此类教条主义者身上兼具专制主义气息。所以当年人们在批判教条主义的同时,不能不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专制主义,此次会议也不例外。会上也有一些老知识分子心存余悸,唯恐有朝一日遭到反攻倒算。

在上述复杂心态支配下,此次座谈会上的批判教条主义和专制主义,只能说是小试锋芒,不甘缄默又适可而止是当时多数人的战术。但总体来说,这是一次以知识界为主体,初试锋芒,反击曾经盛行一时的教条主义、专制主义的盛会。它与1956年在青岛举行的自然科学界关于遗传学的全国性大型座谈会,共同构成那个年代留给人们的两道相互辉映的靓丽风景。人们对于当年的勇敢者们一直是怀有深深敬仰之情的。

学术会议发言稿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办公室;人员素质;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215-02

过去一般认为,高校办公室是组织实施学校领导决策的部门,按照学校领导的意图开展具体的工作。“办公室必须按照上级的政策和领导的决策贯彻执行,协调解决本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及基层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办公室的工作性质是被动的。”办公室人员往往成为抄抄写写的工具,是整个学校运行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这其实是长期以来忽视办公室工作人员主动性的一个结果。随着办公室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我们认识到硬件建设确实能为办公室工作提供更多的便捷,提高办公效率,但是在办公室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软件建设。能否积极发挥人的主体性的作用,将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关键。

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办公室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办公室管理的改革看成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加强办公室人员的培养,尤其是提高办公室人员的素质已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办公室人员素质的成长也正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一、办公室人员素质成长过程

办公室人员素质成长过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思想素质的提高

高校办公室对外是学校的窗口,对内是学校管理的缩影,所以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言行举动对外将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对内将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办公室工作人员思想素质的提高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办公室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对每个人的最根本的要求,不需赘言。由于办公室是一个特殊的管理机构,处于领导和群众的中间,是协调各项工作的枢纽,平时接触面比较广泛,需要和方方面面产生联系,所以加强办公室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非常重要,如遵章守纪,克己奉公,坚持原则;如待人接物时,和蔼礼貌、热情周到等等。在现代办公室工作中,尤其要重视以下两种素质意识的培养。

一是服务意识。“服务是办公室的宗旨,办公室的基本职能就是做好服务”。要改变旧的思想观念,破除“官”本位的意识,深刻认识到办公室的工作本质在于服务。办公室事情繁杂,小到收发文件、送往迎来,大到起草文件,参与政务,为领导出谋划策,其根本目的都是服务。办公室只有充分发挥出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的功能,只有端正心态,摆正位置,才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前提。

二是协作能力。现代管理学认为协作互助能力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重要素质之一,只有协作互助的群体才能发挥出个体的能量,提高工作效率。办公室是决策执行的转换中介,是管理者与群众之间的纽带,因为事务性工作头绪繁多,所以协作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每个办公室人员要提高工作的情商指数,在办公室这个集体中要互助友爱、融洽相处、加强配合、合作共事,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2.业务能力的增长

以往在看待办公室人员的形象时,往往把他们定位于“协调员”这类角色,办公室人员的专业方向和业务能力往往被忽视,仿佛办公室人员就是“跑跑腿”的,办公室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简单工作。其实不然,办公室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也要与时俱进,逐步提高。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部门,办公室人员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一是公文写作能力。一个合格的办公室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不同类型的公文格式,掌握一定的公文写作技巧,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公文写作。

二是档案管理能力。收发各类文件和平时工作中材料的积累是学院办公室工作任务之一。办公室人员要时刻做一个有心人,各类上级来文和下发文件都需要及时分门别类,进行归档整理,以方便领导及时查阅。同时,学校的有关材料,如每次的党政联习会记录、学校每个人的奖惩情况等,办公室人员都要及时了解信息,要做到合理取舍,进行归档整理。

三是公关礼仪知识。接待是每个办公室人员都要碰到的工作,如何热情周到同时又耐心细致地做好接待是一门学问,所以公关礼仪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合适得当的接待不仅展现了办公室工作人员良好的素质,同时也是学校形象和精神面貌的展现。

3.管理水平的进步

一所高等学校办得好坏,不仅取决于各种硬件条件,而且也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学校办公室是一个综合管理部门,既为教职工解决现实问题,又要为领导出谋划策,做好服务工作。从横向方面来看,还要处理好相联系部门的关系,是否能及时保质地完成任务将直接反映出办公室的管理水平。

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的资源,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办公室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做好一系列的基本工作,即运用管理职能,以达到最终目标。我们可以以一次学术会议的举办为例,具体来看管理的过程:(1)计划:会议的策划考虑,包括确定会议召开和会议名称主题和具体议程,会务礼仪、接待等工作培训,会议宣传和气氛渲染,会议通知起草、发送,费用预算,会议发言稿、议事规则等文件起草。预先要制定详细计划。(2)组织:包括确定具体会场,购买或借用会议用品,会议接站与礼仪、住宿服务,报到签到、会前文件发放,会议召开过程中具体事项。合理使用人员配置,组织实施工作的进程。(3)领导:管理者靠前指挥,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监督各类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进展情况。(4)控制:确立控制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实施。包括场内负责(调试机器、发放资料、提供办公用品),场外负责(传递信息、应急处理、候会接待、提醒前台叫早,会议记录:录音录象、会议记录,媒体应对和会议新闻稿纲要提供,会议简报、纪要等文书起草),会议结束后,返程差旅票证服务,报销、结账,会议文书归档、会务总结等等。所以一场学术会议的安排就是一项系统工程,仔细考虑每个细节,做好完整的会议预案。办公室人员只有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系统论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同时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二、办公室人员素质成长的发展策略

如何增强办公室人员素质,促进办公室人员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这种成长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是内外诸因素综合影响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1.个人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从内部看,每个人能否成长,关键取决于个人的自主意识, “内在进取”、“自我更新”,是促进成长的根本。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在1970年出版的《终生教育导论》中对终身教育作了进一步说明,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他认为:“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办公室人员素质成长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增长经验、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是终生教育的过程,这既是办公室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学习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每个办公室人员必须意识到知识更新换代的必要性,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有意识地选择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2.学校要加强针对性的培训

从外部看,学校要采用“外在引导”模式,侧重于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为办公室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平台。学校领导要深刻认识到办公室工作的复杂性,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专业性的特征。需要办公室人员不仅要具有横向广博的知识面,更要有纵向深厚的专门业务知识的功底,即所谓的T型复合人才。在社会现代化水平高的今天,尤其身处在高校这样一个高科技、知识密集型组织中,办公室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提高,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营养,做到“知识新、头脑灵、思路清、专业精、手脚勤”,才能充分发挥办公室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学校应该制订周密的培训计划,安排合适的培训,积极实施培训措施,切实提高办公室人员的素质能力。

对学校而言,办公室人员素质的成长直接影响着管理质量,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及学校发展的后劲;对办公室人员自身而言,个人素质制约着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进程和水平,它对自身潜能的挖掘、自我价值的实现、职业乐趣的体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办公室人员素质的成长,是办公室人员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理应引起学校管理者和办公室人员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袁浩明.浅谈办公室工作的服务特征[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5,(6).

[2]王继英.高校办公室管理工作浅议[J].机械高教研究,1996,(55).

学术会议发言稿范文第7篇

一周前的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参加“两会”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明确表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定和信心。”字字铿锵有力,各媒体纷纷转载。

中央最高层两次高调谈论改革,在很多人看来,针对的是自2004年起社会上关于改革问题和方向的激烈争论。

舆论普遍认为,这次大讨论是继1982年到1984年的第一次大争论、1989年到1992年第二次大争论之后的“第三次改革争论”。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争论全面走向公开,化为全社会的一次反思,并引起海外对中国改革方向和力度的争论和解读。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次有益的争论,当真理和误解都暴露在阳光下时,社会发展的前路逐渐清晰。

“郎旋风”不期而至

2004年8月,香港教授郎咸平就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炮轰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拉开了这次改革争论的大幕。

出生台北、留学美国的郎咸平,风格与内地学者迥然不同,他放言无忌,如“国企改革是一场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并对内地主流经济学家进行了高调批评。

郎咸平的刺激性言论拨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引起他们对10年来国企改革、腐败和贫富分化等严重社会问题的强烈共鸣。一时间,长期在聚光灯下、力主国企产权改革的主流经济学家被公众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

也许是准备不足,也许是不屑于和郎咸平争论,支持国企产权改革的主流经济学家基本没有回应,被媒体批为“集体失语”。

而长期与“主流经济学家”论战的另一些经济学家(他们自称为“非主流经济学家”,以示区别)群体,反应迅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在媒体的穿针引线下,于8月28日举行一场座谈会,公开回应并支持郎咸平。

当天到位的“反方”代表除张文魁外,其他人均未到会。“反方”国资委宏观部部长赵晓不参加会议,但写了发言稿,批评郎咸平不了解中国情况,“好像一头公牛闯进了瓷器店”。

北京“非主流学者”的“激将”非常有效。8月28日当晚,“主流经济学家”代表人物、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在深圳出席一次座谈会时,针对郎咸平观点作出系统回应,称“要善待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争论在9月继续升级,双方人马不断加入。9月13日,非主流学者眼中的“主流派”――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和林毅夫分别接受媒体专访,反驳郎咸平的观点。而左大培、丁冰、程恩富等10名“非主流派”教授则联合发表“产权改革风向不能错”的声明,公开声援郎咸平。

被认为“替穷人说话”的郎咸平,得到了网络舆论几乎一致的声援。新浪、搜狐等网站的民意调查表明,支持郎咸平的网民约占90%,而支持张维迎的仅有5%左右。

9月底,国资委首次明确表态,称“实施管理层收购并控股,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股份制改革的方向不相符合”。

进入10月份,拉锯战继续进行。但网络舆论一边倒的态势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深感忧虑,认为应继续推进改革。随后,中央工作会议将2005年定位为“改革年”,指出着力推进改革,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郎顾之争尘埃落定之后

“非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和“主流经济学家”分道扬镳?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经济学者开始分化。杨帆说,我们在80年代大多数都一起搞改革开放,后来被他们一步步封杀。

左大培很早就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给学员们上课,但“他们举行的改革论坛,几乎从来没有请我参加过”。他有时候也应邀参加一些学术会议,但很少有机会发言。通常会议主办者都会告诉他们:“我们这里有学术规范,不能随便发言。”

此次改革争论发生后,有经济学家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称:中国经济学界面临1992年来的最大分歧。

2004年11月20日,老专家喻权域见到郎咸平。喻权域对他说:“大量国企被贱价出卖、转让给私人这件事,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你郎教授从国外回来,不熟悉国内地形,练腿脚时偶然踢开了盖子,使讨论公开化、扩大化,形成了一场‘旋风’。只可惜这场旋风来得太晚了。”

2005年上半年,“非主流经济学家”的“反思改革”观点开始流传,7月份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部一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报告将反思医疗改革的浪潮推向高潮。为此,国家发改委开了一个内部的推动改革会,下决心继续推动改革。

谁也没想到,7月顾雏军被证监会和公安部联合拘捕,郎顾之争转瞬间尘埃落定。

82岁高龄的经济学家刘国光于7月15日在网上发表“和教育部社科中心青年人的谈话”,强烈批评当前西方经济学占据国内经济学主流的局面。

2005年3月24日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上,刘国光和吴敬琏共同获奖。刘国光说:“有人认为,现在尘埃已经落定,市场占了上风,计划不再时兴了。我不完全这样看。计划经济在前苏联、在中国,还是起过光辉历史作用的。”

去年10月,高尚全发表文章《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中国改革》,指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否定改革、反对改革的思潮。他说,“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排除干扰,千万不能因为批判新自由主义而否定改革,千万不要上当,否则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的主要倡导者,吴敬琏和高尚全一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005年11月25日,《向富人开枪会导致很严重的社会后果――吴敬琏、高尚全、江平、许小年四人谈》在《财经》杂志刊出。

网络广泛参与,观点都摆在阳光下

互联网在改革论争中扮演了极其特别的角色。由于公众在网络上的广泛参与,这场原本局限于学界内部的改革争论直接扩展成为一场社会公众参与,对于医疗、教育、住房改革等社会问题和改革开放方向的大讨论。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质疑物权法草案“违宪”的公开信一方面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另一方面通过教育部社科中心送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随后物权法暂缓出台。

而各种言论在论战中陆续登场,一位在北大旁听的学生周某向中央领导写信,坚决否定产权改革,称国有企业被一帮别有用心的披着“学者外衣”面目的特务、骗子和帮办不遗余力地丑化和扼杀。

网上最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民间派”的出场。

网民李宪源称杨帆为“资产阶级走狗”,说他和张维迎本来就是一伙的。“秋实客”有一段时间经常到网站乌有之乡书吧去做讲座,为“”喊冤。

“非主流学者”有意识地与这些人划清界限。杨帆自去年国庆节起,提出对两股“极左”思潮进行批判。

后退还是前进,已有答案

当改革争论成为意识形态争论,对改革公平的追问便迅速转化成对整个改革开放的质疑。“真假问题”的纠缠中,有人大声疾呼,有人真诚捍卫,有人混水摸鱼,争论陷入前所未有的复杂境地。

许多人对此深感忧虑。一篇署名“皇甫平”的评论《改革不可动摇》出现在《财经》杂志上,上世纪90年代初第二次改革争论中以“皇甫平”系列评论声名大振的《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再次出马,在新年引起很大舆论反应。

2月11日,吴敬琏参加经济学家50人论坛,发表题为《反思过去25年的改革,明确21世纪前进的方向》的讲话,对改革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呼吁自由而切实的学术讨论。他正言,现在改革碰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反对,有人要否定改革。

吴敬琏的反思,被认为是他“开始反省”了。

“其实,说吴敬琏没有反思是不对的。”一位了解吴敬琏的青年学者说,“吴敬琏自1988年起一直在反思市场化改革,在反思上批评者是没资格和他比的。但反思不是反省。”

2月14日,在北京的一个重要的形势分析会上,高尚全提出,要坚定不移搞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不要分左派。他建议,“关键时刻,中央最高领导应该出来说话。”

今年2月下旬,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主办方同时请来了杨帆和张维迎。“老对手”见面握手,杨帆说,“对不起,骂你骂了几年。”张维迎同样笑脸相迎,“骂得好,骂得好。”

“这场争论的内容是市场机制和私人产权。”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张春霖对本报记者说。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认为,“改革派在争论中暴露的问题是,都没有过早地举起社会公正的旗帜,反而背起了改革负面影响的黑锅,吞吞吐吐,失去和公众对话的大好机会。”

“公众对‘市场化’和‘市场机制’概念的误读,在对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的抨击中沿续,部分造成了对改革开放的误解,在争论中被继续放大。”一位经济学家说。

在杨继绳看来,争论的实质是“利益之争”,特别是牵涉到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在里面。这与杨帆的看法一致,杨帆也认为,“这次争论的关键,是改革近30年的利益调整问题。”

在许多观察家看来,争论关键性的认知差异在于,一方认为问题是由于市场化改革所致,因此必须全面后转;而另一方认为,这是改革不彻底、不配套所致,因此必须加速推进改革,方向不能动摇。

学术会议发言稿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新课标;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39-01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伴随学生学习活动整个过程。在新课标教学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变学生心理为宝

新课标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描述和阐释,其中包括: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以及同他人合作,尤其是同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生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经受挫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所有这些,为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高中不少学生频繁步入网吧,甚至通宵上网,给教学带来巨大不利。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变不利为宝,成为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利用网络优势,鼓励学生搜集同教材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包括史料、诗歌、小说、话剧、打油诗等)、视频,对资料搜集出色的同学给予通报表扬,树立先进典型,促使学生上网朝着有利于学习的方向发展。

当然,学生可利用百度、新浪、雅虎、搜狐、Google、迅雷、土豆网等网站进行搜索,登陆超星数字阅览器或国家历史课程网、国学网、近代中国网、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中学教育教学网、中青网——史海泛舟、国家博物馆、古代世界网、历史回廊、中国史学网、故乡——历史、读图时代、中国近代"历史上文献资料"等历史学习网站及其网站中的相关友情链接。条件优越的学校可登陆中国知网、博看电子阅览室、优秀硕博论文网站、重要学术会议论文集等网站,关注历史学术研究动态,搜集有关课题的文字、图片材料;探讨同高校合作模式,充分利用高校图书资源丰富的优势,查阅相关史料。多数情况下,学生可充分利用本校图书馆的历史文献、读物、报刊、文艺作品等资料,各种与历史有关的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充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和历史理解,从而增强历史教学效果。

针对不少同学迷恋网络的特性,教学《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节,让同学们准备互联网影响的有关材料,或者开展互联网影响的社会调查(注意被调查对象的完整性和数据的真实性)。采访经常上网、偶尔上网、不上网的同学,请他们谈谈如何对待互联网,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现身说法,形成书面文字形式,准备发言稿,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我与网络"征文比赛等。学生喜欢上网,乐于做一回记者或开展社会调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文明、高效上网意识明显提高。

二、践行研究性学习

新课标教学环境下的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践行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多渠道、多途径、多角度搜集整理、分析归纳、科学提炼各种信息、材料和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一定见解的结论或观点,其中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辨别材料真伪、处理材料的能力。其成果展示形式多样,主要以资料图片展、历史成就展、观后感、历史小论文等形式。

现代世界日新月异,环境问题逐渐暴露。这是学生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网站、图书馆等有丰富的素材,可以让学生广泛搜集素材,观看影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一个麻烦的真相》,就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展开辩论,开展应对全球变暖、保护地球、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的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社区生活,开展调查活动,撰写读后感、观后感、我与气候变暖等写作竞赛活动。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有事可做,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激情,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我国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变更时,课前让学生们搜集近代以来各种交通工具的变更情况,包括文字和图片、表格材料、当时的一些评论等。学生们各显身手,既分工协作,又相互竞争,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搜集的资料数量多,涉及面广,有创意的图表、文字材料突显出来。学生投票评选出搜集工作优秀人选和最优秀人选,展示优秀素材,举办我国近现代交通工具成就展并进行简单的介绍,较好地实现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展示课件,学生替中共地下党员出谋划策,逃离反动特务的虎穴:"假设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在市区与特务展开周旋,在这一过程中,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他决定由上海转移到南京,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学生爱憎分明,对此情境非常感兴趣,竭力出谋划策。很快,问题得到解答。通过进一步筛选资料,选出典型,设问:我国近现代交通工具变更的整体特征如何?学生观看课件,思考回答并做出自主评价。

三、实时评价与跟踪评价

鼓励同学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各自的团队,一旦选定,号召学生要积极为团队效力。各种材料和研究性成果均属上各位参与者的姓名,充分体现团队的整体合作。学生准备材料完毕后,对学生的努力程度、团队集体表现以及研究性成果做出及时、公正、量化性评价,红榜公布优异者团队及成员名单。尽可能多地发现各团队的亮点,优异团队尽量多些,并写上优异点,让学生有比较点,认识到团队的不足,激励学生不断追求卓越。

学术会议发言稿范文第9篇

书目参考工作主要是图书馆文献信息部门,根据读者,尤其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在学习和教学中的需要,还有科技工作者科研课题的需要,而进行收集、编制各种通报性和专题性书目、题录、目录、卡片、索引以及文摘、快报、通报等检索工具,以供读者参考选用的一项有意义的服务工作。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朝着纵深和横向不断发展,文献类型在不断发生变化,文献数量更是急剧增加。面对着这浩如烟海的文献,用户如果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来查找,收集资科就感到非常困难。他们不得不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希望图书馆能为他们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检索工具,使他们能得心应手,顺利地、尽快地查找到所需文献。而作为检索工具之一的书目,就可以起到揭示藏书、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探索书林、行舟学海的向导和科学研究的指南作用。

1.1 参考性书目的种类

书目的种类繁多,其中最受读者,尤其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以及科学研究工作者欢迎的是报道性书目和参考性书目两种:

(1) 报道性书目:是指能及时地、准确地向读者和文献信息部门提供新出版和新入藏图书报刊资料而编制的一种书目。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迅速地、准确地提供国内外最新出版和新入藏的文献资料,为读者及时掌握国内外本学科的发展动向而提供依据,提供条件。因此,报道性书目的编制既要求快,也要求新。

(2) 参考性书目:是指为一定范围读者对象全面系统地揭示与报道关于某一特定学科,某一专门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的文献而编制的书目。它是读者在特定范围内挑选文献的向导,能使读者扩大文献视野,开拓文献线索。

1.2 参考性书目的选题

上述两种书目,以参考书目的作用更大,该书目的编制是以收集资料的内容“全”为其特点,因此是图书馆书目参考工作为读者,尤其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搞好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工作者重大科研课题服务的一种重要途径。它的选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配合学校当前的招生工作,图书馆就要做好新生入学的前期准备。如宣传图书馆、推介图书馆、怎样利用图书馆?最好要确定选题,如介绍图书馆的书目:综合性图书、医药学图书、单本图书、过期期刊(合订期刊)等,并根据新生的特点和需要,选定一些新书,如小说类、科普类、基础医学、卫生学、保健学、美容、药学、生物学等等。选定好这个专题进行书目编制,作好新书报导,一旦新生到来时,都会用得上,定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2) 根据当前临床医疗和重要科研课题确定选题。

(3) 根据参考咨询部门带有普遍性咨询问题及检索工具配备情况确定选题。

(4) 根据长期性书目建设的需要和任务而确定选题。

总之,参考性书目的选题,应以客观实际需要为依据。另一方面参考性书目的选材是决定书目质量之关键,它收录的文献资料既要求完备,也要求尽可能全面系统,但不是对所有文献资料都详尽无遗,而是对某一特定范围内所必需的文献应具备完整性。但并不收通俗普及性的材料。

2 书目工作的深入开展

2.1 书目工作的深入开展是参考工作的深化

人们常说,现代科技文献数量急剧增长是多么惊人,简直是信息“爆炸”。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这种现象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语种多样,内容复杂,且同一专业的文献往往分散在各种期刊和连续性出版物中,有价值的文献很快就失去它原有的价值,迅速老化。为了避免选择没有价值或已经过时的文献资料,图书馆书目参考工作决不能仅仅是帮助读者查找图书,利用有限的时间,利用传统工具书查找资料,提供一般性的咨询,以及编制各种报道性、参考性书目、索引等,而且要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前提下,应以书目索引工作为基础,从各种文献资料的来源中查找、分析、评价和重新组织改写文献资料,把文献资料的加工工作发展到文摘、快报、述评、综述等深度加工方面去,使宝贵的文献资源――图书资料高效能地为读者服务,这是一种能提供知识内容的工作方式,它能弥补书目工作的只能从书名、篇名提供文献资料的外部特征和线索,而不能触及到知识内容的工作方式的缺陷。

因此,这种书目工作的深入开展,是图书馆书目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广大读者、师生员工、科技工作者对于我们的期待,特别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所赋予我们书目参考工作者十分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2.2 一些主要书目的介绍

文摘:这是人们比较熟悉和比较常用的书目之一。文摘,就是指把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重要文献,以简练的形式做成摘要,目的在于使读者能以较少或极少的时间和精力,掌握有关文献的现状及其基本内容,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水平和最新成果,从而吸取和利用别人已有的工作成果。其实,文摘自已都可以动手做,而且不少的人已经做了。如把某一篇重要的,有价值的文章把它摘录下来,以便今后自已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参考。或者把自已的作品制作成文摘,向学生、师长、同仁、同事、朋友等进行推介,互相交流,促进学术发展。

快报:快报是指对各学术、科研、生产领域内,新的研究课题、新的论点、新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成果及新发现、新创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带有趋向性的文献所进行的报道。快报的特点是内容新颖、形式活泼、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报道学术动态,科技消息快、准、新,并且作用极大。它可以推动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地区,一个省……很有鼓动性,能使人们闻风而动。

述评:是指就某一专题,参考了许多原始文献后,所编写的具有总结性的发言稿和文章。述评的特点既有“述”也有“评”。例如: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述评,专家对作者论文所作的述评,平时人们在报刊上所看到的某某评论员的文章,本身就含有述评,就是小学生们看了一个影片后,所写的观后感,其实就是小述评。

综述:综述是指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编写的,介绍或评论某一时期内,某一科技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动向,借以了解进展情况,并介绍给人们或提供给领导部门进行技术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可避免读者在寻找和选择资料上的大量时间的消耗。但这一项工作专业化程度高,难度大,书目工作者必须向各门学科的专家、学者、教授请教,并大力提倡专家们直接参加书目工作。

上述书目工作的深入开展,是图书馆参考工作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之需要,从广大读者,学生、老师,特别是科研工作者的读书治学,科研课题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书目索引为基础,帮助他们在无穷无尽的文献资料面前,树立信心,以最快、最便捷、最简明、最准确的手段,获取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说书目工作的深入开展乃是参考工作的深化。

3 新时期书目工作新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的记录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献记录形式的数字化和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将人类带入了信息资源共享时代,这些新元素的融入,无疑为传统图书馆注入了新鲜血液,焕发了青春,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3.1 网络数据库与参考数据库

(1) 参考数据库。围绕一个专业学科的主题将馆藏文献的书目信息、网上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的线索和描述内容组织成多级类目依次罗列,供用户浏览选择,提供查找各类文献资料以及网上电子期刊、技术报告、会议文献等信息资源的统一界面的书目式索引工具。对于网上已有索引系统的信息资源,再组织多级索引形成参考数据库,它们将是对原始信息的特征和出处的索引。此外,对网上资源有一个总索引,它负责参考数据库存放链接点的索引。

(2) 专题数据库。系统根据预定频道定期自动上网搜索和提取信息,将虚拟馆藏所选定学科领域的所有已获得的信息资源内容进行筛选和分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集中标引和存储以分类目录形式组织成专题数据库。由于采用集中式结构,用户根据专业学科的主题词、关键词就能进行专业学科的网络资源检索。这样用户就不必再到网上进行漫无边际的搜索,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了网上信息采集的效率,同时保证了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专业性和准确性。

3.2 重点学科网络导航数据库

重点学科网络导航数据库是在庞杂无序的因特网信息海洋中搜索重点学科领域的相关网站,经过分析加工将这些网站的有关信息及链接地址加以组织,提供给用户浏览和查询之用。

那么,图书馆的工作主要是:网站搜集、分析、加工和组织。可以通过中英文多种搜索引擎对本院校重点学科的类目、主题词(关键词)上网查询、浏览,参考有关文献,选择参考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网站,进行分析、归类和组织。按照资源的类型组织成:本学科最具权威性的资源网站、数据库、电子期刊、学术会议、机构组织、相关信息资源。组织的内容为:重点学科类目、主题词、标题、信息资源网址、信息资源的简要介绍、更新时间。导航库的组织形式:一般为主题目录浏览型,按照学科或主题的分类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逐层地加以组织,用户通过选择类目或主题浏览到所需信息的线索(即相关站点链接),进而直接链接网站获取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这种组织方式简单易用,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类目录体系结构的浏览界面,突出了重点学科资源,因而对于用户而言,目的性强,查准率高。但是,网络信息分类的体系结构不能过于复杂,类目要少而精,每一类目录下细分的主题不宜过多,否则用户就会改用其他途径。

3.3 其它数据库

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图书馆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信息资源提供了可能。

(1) 学术信息资源类。可组织的学术信息资源类别包括:学科子类目录、书目、期刊目次、会议公告、电子论坛、数据档案库等。

(2) 参考资料类。参考资料(包括专业学科词表、文献目录、网络工具软件目录、图书馆名录、辞典与百科全书目录、辅助教学资料、教材等)。

(3) 虚拟图书馆(包括专业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目录、网络资源目录、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出版物目录、机构目录等)。

当然,选择和组织管理网络信息资源远比图书馆采购印刷型文献复杂得多,对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要求也高得多。

参考文献

[1]王旭,高洁.新世纪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学术交流,1998(专辑):144-145.

学术会议发言稿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历史教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60

Abstract College teachers use "flipped classroom"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of the specific practice, including the rol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teaching time and place such as rollover, seminar, library "reading frame, field trips, QQ group, circle of friends and other for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tudents should adapt to the role of active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eaching idea, do a guide role through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flip "the flipped classroom to play a more effective role in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history teaching; teaching practice

传统的高等院校本科生教学,多采取“教师―书本―课堂”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口头语言讲授或课件展示,系统的把具体知识传递或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形式中,学生参与较少,教学效果一般,故在网络上流传了诸如“上课费流量”、“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为了到学校拿快递,顺便上了两节课”等反映学生对课堂兴趣不大的“段子”。为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许多教师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运用于课程教学中,值得认真关注。

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对翻转课堂概念有较好的总结,他认为:“翻转课堂也成颠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①此定义较为全面地涵盖了翻转课堂主体、客体和实施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源自美国的基础教育领域,2011年重庆聚奎中学首次引进的,一时之间风靡全国。②现拟以河南大学历史学本科教学为例,尝试探讨“翻转课堂”与历史学本科教学实践互动的可能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为提高高校历史学本科教学质量水平贡献自己的点滴思考。

1 历史学本科教学“翻转课堂”的实践形式

历史学是一门要求具有反思能力和质疑思想的学科,历史学作为高等院校基础学科,其专业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区别是由教授具体知识教育到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教育的转变。这就要求高校历史学科教师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知识和所谓的正确答案,而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能力。就历史学本科教学课堂而言,需要高校教师“翻转”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启发者和引导者,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旁听其他同仁的课堂教学,总结出现阶段较为常用的翻转课堂形式:

第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翻转。翻转课堂主要内容之一即是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翻转,教师从课堂的主要讲授者成为听众和引导者,学生转变成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对于河南大学历史学本科课堂教学而言,一些教师采取设置历史学研讨(seminar)课程环节。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大陆的传统大学,其较为通行的模式是:导师给学生指定题目;学生课前准备或初步研究,写出发言稿;然后与同学交流,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或批评意见;学生再根据其他同学的意见撰写一个完整的报告;最后在课堂中发言并和同学一起讨论。③这种方式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学院一位老师开设的“宋史专题课”课程就利用4个课时展开seminar研讨环节,在课程开始之初把选课学生分组,并开列史籍、论著、论文、工具书等参考文献,要求他们小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撰写提纲和小论文,并集中汇报讨论,笔者也参与其中,通过学生们的汇报能够看出,大多数学生花费了很多精力、做了精心的准备,较为成功地做了课堂汇报,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课程地点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完成并不一定要借助黑板、粉笔和电脑完成,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置课程内容。例如,笔者开设的“史学论文写作与训练”课程,就有2课时带选课同学到图书馆“读架”,即把图书馆的馆藏书库作为课堂,让学生较为迅速地掌握学术专著、学术期刊、报刊资料的相关信息,为他们能够较快触摸“学术”、触摸“科研”奠定基础。此外,合理利用地方历史资源,对提高高校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④有些教师能够立足河南大学位于古都开封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区位优势,通过对古迹名胜参观考察的现场教学,有条件地开展田野考察教学,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培养历史学专业学生服务。笔者曾随河南大学宋史研习班本科生赴繁塔现场教学,通过观摩繁塔石材、砖雕以及内壁上的文字,使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宋代的建筑材料价格、匠人工钱、村镇地名变迁、民间的崇佛观念、佛像服饰特点等,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第三,上课时间的翻转。在大数据时代的当下,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课堂教学仅仅是教学的一种形式,而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微信公众平台”、“慕课”、“微课”、“QQ群”及“微信朋友圈”互动教学,可以和学生们随时随地讨论问题,不受固定上课时间的限制,相当灵活。笔者主持的微信公众平台“宋史研究资讯”运行近一年时间,以宋史新著、专题论文、学术会议为主要内容,并配合课堂QQ群和微信朋友圈,学生在阅读了相关内容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共同讨论,也相当有利于课程的开展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2 “翻转课堂”中师生的理念转变

有学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技术层面进行了理性反思,认为“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架构中,微视频、在线作业、自主学习环境、混合学习构成它的四大关键技术,一旦这些关键技术遭遇瓶颈,很可能导致课堂的效能性与科学性受到严重影响”。⑤除了诸如朋友圈互动的WIFI环境和时间保证、田野考察现场教学的资金支持等技术层面的限制外,有“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的理念转变属于更为重要的限制性因素。

(1)高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互联网+”时代,如何改变传统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式的教育,需要认真思考,尤其是要求有较为成熟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们思考。学者抽样研究表明,许多高校教师对“翻转课堂”参与热情不高。据统计,参与“翻转课堂”的一线教师,大都为讲师及副教授,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之间,40岁以上的教师,参与度不超过20%,并随着年龄升高递减。而在30~39岁高校教师中,赞同并能够亲自实践“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教师也不超过50%。⑥甚至部分高校教师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有抵触情绪。笔者曾与一些高校教师交流,不少人认为,让学生分组讨论后上台展示小组成果,教师仅作为点评者而非传授知识者,是作为高校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言语之中透出自己对此种教学方式的不认可。上述情况的出现,说明了部分高校教师没有对“翻转课堂”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和认真的应对,需要深入反思。

(2)学生要适应角色。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期间,要根据课程内容查阅相当多的文献资料,相关论著等等。如在宋史研习班繁塔现场教学时,有学生查阅了许多包括正史、宋人文集、明清方志等在内的数十种文献,并就文献记载的繁塔“七级说”、“铲王气”等与老师交流。还有学生查到了北宋著名文人梅尧臣和苏舜钦登繁塔和诗,在沿着古人足迹登上繁塔时,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古人作诗的意境。不过,也有部分学生较为懈怠,分组中较少承担查阅资料、议题设计、PPT制作等,把田野考察当作旅游,不做提前准备工作,单纯为了取得学分而选课,在翻转课堂期间收获不大。

3 结语

通过在历史学本科教学中的翻转课堂实践,能够发现其确实能够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从“要我学什么样的知识”逐渐转化到“我需要学什么样的知识”。在此期间,作为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的角色,并不因为在课堂上讲授较少而趋于弱化,而是蕴有形与无形之中,运用各种手段加以充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归纳总结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找寻解决方案,加强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师”角色。

有学者指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引入了多样化的‘翻转’方式,如翻转师生角色、翻转课内课外、翻转学习流程、翻转学习时空等,但无论如何翻转,它只能改变学生知识习得的流程,改变知识呈现的方式,而不可能完全改变真正的人的教育过程”,可谓一语中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为翻转而翻转,既要注重形式,更需注重内容,通过师生之间良性的“翻转”,使其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注释

① 李允.翻转课堂中国热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18-23.

② 王东杰,戴伟芬.美国“颠倒课堂”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42-45.

③ 刘荣.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综合运用与法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60-62.

④ 张艳.地方历史资源与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以河南省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36-138.

⑤ 孙峰.翻转课堂的理性反思与本土化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5(9):83-88.

上一篇:年级主任发言稿范文 下一篇:备课组长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