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31 06:32:27

浅谈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的运用

摘要:目的:通过对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运动,介入心理干预手段,减少患者的情绪变化,从而增加患者抗病的能力,提高自信,对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动力疗法。结果:精神科临床工作引入心理治疗,使患者减少了患病期间的焦虑和不安。结论: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从而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的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心理治疗 精神科 临床

1、心理治疗的界定

心理治疗是基于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有效配合,来访者在自愿主动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与心理咨询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心理咨询师本着保密原则,结合专业训练,利用相关的理论和治疗技术,助人自助的过程,使来访者有所提升,能够改善来访者的动机和潜能,减少来访者的阻抗,缓解人格障碍和心理问题,从而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2、心理治疗在精神科应用的重要性

自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学派时起,心理治疗工作就已经和精神科紧密在结合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成为现代病的体现[1]。心理治疗方式在精神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配合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法之一,要有机的将二者结合,为患者进行精神干预,使患者通过体验感受到医生的治疗和帮助,以沟通的方式减少患者的心理防御,积极配合治疗。这是传统精神科忽视社会心理因素成为精神障碍的重要组成,单一依靠药物治疗方式的新举措和新方法。患者对于心理治疗的需求,精神科的工作职责界定,心理咨询可以延伸的领域,心理咨询和精神科医师之间的有效配合,需要重新整合,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将心理治疗和精神科专业知识相结合,掌握特点和优势,顺应时代潮流,互通有无,从患者需求以及顺利治疗角度,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3、心理治疗在精神科的临床——以紧张性头痛为例

3.1研究对象

紧张性头痛常常与人际矛盾、内心焦虑、羞怯、内心恐惧、罪恶感相关联,伴有依赖性、和冲动的控制等心态所致。本院研究对象为一年来精神科25例紧张性头痛患者,年龄为18——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岁,其中男性为8例,女性为17例。

3.2采用方法

根据明尼苏达多的人格调查(MMPI)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大多数患者患有疑病症、忧郁症和癔症。患者的敏感度较强,他们争强好胜,性格固执,对于事情追求完美,谨慎,内省力存在不足,从行为上看,他们要求自己有较强的克制力,在强大的压力下,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焦虑,甚至恐惧之中。在治疗的群体中,职业特点明显,多以教师、会计、描图员和计算机人员等工作为主。从生物学角度看,长期伏案作业会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和过度劳损。配合止痛药剂,引入心理宣泄疏导法,结合放松疗法,可以有效的消除紧张情绪,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2]。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特点,观察把握发病的情况,对头痛进行预防和调节,使患者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做到情绪放松,遇事不慌,延长头痛的间隔时间。

3.3心理治疗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中,心理动力学在精神科的应用处于弱势,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患者所需要的治疗和情感理解简单处置。以一位抑郁症患者为例,该患者经过药物治疗,暂时缓解了症状,住院将患者同应激的环境进行隔离,症状有所缓解,但是却忽略了患者社会因素的存在,对于引起患者情绪波动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引起患者抑郁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方式依旧存在,这导致患者反复住院。复发后的患者对于医院存在抵触情绪,并产生消极的信任感,这不利于医院对于患者情绪的有效干预,治疗效果不稳定或者没有得到缓解,暂时表面的缓解也是通过药物控制来完成的。

心理动力学的评估和应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护士和社工共同配合形成有效的治疗团队,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分工合作,完成住院病房的整体设计,通过各部分的有机配合,实现整体治疗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精神科医生仍然是治疗的核心和主体,参与患者治疗的环境和内在因素等心理动力学的协助作用会有效提高病房整体治疗的效率[3]。割裂彼此之间的联系,就会造成治疗效果的降低。当下,在我国高端的医院中,比如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棉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等都已经启动并深入实践了心理动力学的评估和理解,对患者的描述诊断,情感把握,疾病与应激源的关联,是否重复病史,成长过程,家族以及认知和行为,自我特征,家庭关系的客观推测以及自身的性质等因素全面的分析和把握,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3.4心理治疗师的训练时长及规范

通常情况下,心理治疗师需要经过600小时的培训,通过在精神病医院的大量实习,病房经验达600小时,总时间合围1800小时以上,在督导指导下,完成个训750小时左右,通过自我感知,理论学习等多种方式,结合实际案例,提供300小时以上的病例报告并得到专家的认可后,经专家小组考试通过并持有心理治疗师执照方可从事此行业,这也是规范行规,对患者负责的重要方式。

4、结论

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临床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从而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的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当前精神科临床工作和心理治疗的有机结合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国家精神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建立健全并积极引入心理治疗机制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肖泽萍,蒋文晖,仇剑崟,等主译.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和治疗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 曾奇峰.心理治疗在精神科领域的应用及相关问题[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5,8.

[3] 缪绍疆,张红,童俊.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的心理治疗[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 4.

上一篇:120护理人员的培养和成长 下一篇:静滴果糖二磷酸钠致昏迷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