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

时间:2022-08-31 05:52:20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

学习也需要方法。学习的方法如何,决定着学习效果。在学校教育中,教和学是分不开的,强调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有意识地设计环节,培养主体意识,才能达到“为育而教,不是为教而育”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这种特殊的心理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前提保证。

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学习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教学中,我们主要从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解答、学会思考”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让学生学会提问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首先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其次,要经常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提问。

2.让学生学会解答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问多答”的习惯,当你提出问题时,他们会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

3.让学生学会思考

教学中教师经常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向书本、教师质疑问难,展开争辩,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基础,其关键是还学生以学习的自。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作业等问题。

1.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为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主要采取“三放”“一引导”的措施,为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发展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1)舍得放时间。(2)善于放空间。(3)敢于放方法。(4)落脚在引导。

2.培养自主作业意识

自主作业是让学生变换角度,从被动作业转换为主动作业,教师则让出一定的位置,赋予学生一定程度的选择权、设计权。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以下两种具体做法:(1)赋予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2)赋予学生“设计作业”的权利。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蔡集初级中学)

上一篇:论初中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自我培养与提高 下一篇: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