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情境 建构数学问题

时间:2022-08-31 03:47:35

构建生活情境 建构数学问题

“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教学主张,而应是一种教学真实情境。数学符号与公式、科学的定理与发明,无不是因为生活中的需要而发现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学习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亲自收集、整理数据,探究并解决问题,建构知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数学问题

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如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前,我要求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和家长一起到银行去实践,用自己的压岁钱或零花钱去存款、取款,观察银行周围环境,并记录银行墙壁上的利率表。课堂上,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如“利率是什么”“为什么从银行取本金时会多出一些钱呢”“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以“银行存款”这一生活实践为出发点,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各自不同的认知方式提出数学问题,这符合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实际,丰富了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解决了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而且在头脑中建构了“利息和利率”的数学模型,实现了数学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由量到质的转化。

二、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当学生接触到某些数学问题时,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原型,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置身于生活,顺利地理解并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相遇问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小红的作业本被小明拿到家里去了,现在小红想拿回作业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比较,得出“两人同时出发,沿着同一条线路走,直到相遇”这样的方法。教师接着再给出小红每分钟走的路程、小明每分钟走的路程和两家的距离,求出所需要的时间,从而顺利解决了“相遇”这一抽象问题,建立起“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问题就是生活中的事件,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同时,问题的产生促使学生对问题解决方式的探索,以及对选择的方法分析,从而引发“相遇问题”的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虚拟生活情境,应用数学问题

数学虽来自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它比生活更抽象、更深刻,需要人们认真地学习、思考与发现。学生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过程的教学,充分展示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创设各种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创造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学习数学。

如在教学“平均数问题”时,可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名身高1.4米的学生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2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淹死?”学生只有在准确理解“平均水深1.2米”含义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在现实背景的问题情境中准确把握平均数意义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个人思考、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新知,而且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四、演绎生活情境,深化数学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的建构过程。数学中有不少学习内容是生活实例,教师可组织学生演绎数学例题中的情境。

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演绎销售购物,学生计算总价,收钱、找钱。通过演绎购物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兴趣,觉得数学法则不再是令人生畏的抽象概念,数学知识就在他们熟悉的生活中。又如,在教学“折扣问题”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演绎商场促销活动,设计商品的原价、折扣、现价以及促销手段,学生亲身演绎教学内容,拉近了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趣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学生应用了数学知识,深化理解了数学问题。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学生学习数学正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再创造”而主动获得的。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借助和演绎生活情境,使得实际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不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知识的地方,而将成为学生质疑、探究、建构和交流的场所。

(责编 杜 华)

上一篇:触摸言语的意蕴 下一篇:儿歌,一个个舞动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