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如何提高当前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探讨

时间:2022-08-31 03:11:27

基于如何提高当前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探讨

摘要: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可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途径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经济环境下建筑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此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转变观念,尽快适应新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建筑企业也不例外。我们认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来源于其主营业务-工程项目建设收益和非主营业务(工程项目背后的支撑业务),主要指经营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和对经济效益的审计监督活动。因此,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不仅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而且也贯穿于企业施工现场背后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活动中。如何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己成为企业领导和广大员工十分关注的问题。

1.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作为施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来源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活动,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决策、计划、实施和结束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效益,企业应做好如下工作:

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计划阶段:

1.1搞好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拟定工程项目施工各过程的组织、技术和经济等实施方案的综合性设计文件。它是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总概算和招投标文件的主要根据,是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正确选择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组织工程施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随着工程建设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位一体管理体系认证的推行,企业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该简明扼要,体现全面性、可行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施工方案应经济有效,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不断地将工程技术、施工管理、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要素统一结合并对施工组织设计实行动态管理和分层管理。

1.2做好投标工作

随着建筑市场招投标制度的全面实行,企业的投标竞争,不仅是施工企业根据施工环境和自身的条件争取得到工程施工任务和相应报酬的竞争过程,而且可以促进企业不断改革,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除了做好投标前期信息收集与分析等基本工作外,企业还需认真研究投标的策略。①在编制先进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计算确定以最有效工期为前提,并保证合同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的最低预算成本;②要在最低预算成本上加一笔合理适度的目标利润;③要讲究投标报价的技巧策略。

1.3搞好施工预算管理

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预算确定了工程造价、劳动力、材料、机械的消耗标准。搞好施工预算能够预测完成工程所需要的各种投入,确定工程的目标成本和实现的利润,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领导要重视施工预算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实行预算管理工作责任制;加强预算部门对整个施工企业验工计价的控制权;加强预算部门和计划、财务、审计、物资、劳资部门以及基层施工单位的联系,确保经济数据的快速传递和经济数据的正确性。

2.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

2.1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现场施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施工计划能否有效实施,企业的各项预算能否有效落实,并厉行节约,而且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经济社会责任和企业信誉,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现场管理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外,还需要了解现场,并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处理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企业应该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落实正确的施工方案,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建立健全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反应联动机制。

2.2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造价管理是施工企业在工程合同价格的控制下依法取得合理利润开展的管理活动,它是施工管理的核心,与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程的竣工决算、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关系,要使一个企业经济效益更大化,就必须坚持不懈的抓好造价管理,除了在招投标阶段,要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外;在工程中标后,要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在工程实施阶段,更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强化施工人员的造价意识,把成本控制目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3.工程项目结束阶段

3.1加强工程施工索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索赔是合同法律赋予合同双方的权利,是施工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弥补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关损失,而且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树立索赔意识,在工程实施中利用一切客观存在的索赔机会,以合同文件为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加强复合型索赔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工程合同,工程成本,工程进度,工程洽商,工程档案与项目信息管理等管理制度。

3.2加强工程欠款的清欠

施工企业的工程欠款不仅影响其工程垫款的收回,而且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和使用效率,影响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大清欠力度,建立清欠领导组及专职清欠办公室,由其专门负责制定办法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清欠工作并按职能部门分工制定责任制度,按照欠款金额大小,对清欠单位实施有差别的清欠措施以及建立严格控制垫资工程及防范风险的制度,必要时利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3.3做好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可以对施工单位送审结算书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保证项目目标管理的实现。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审计公司和审核人员的基础上,要注重工程造价审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及采用。在审计过程中,要加强企业和审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审计人员必须以合同、有关的文件规定和工程造价原始资料为依据,实事求地审核报送的竣工结算工程量是否正确、单价的计算是否合理、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等等。

上一篇:对当前建筑企业会计行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下一篇:关于市政工程项目经营管理工作中成本控制之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