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新闻摄影队伍

时间:2022-08-31 12:42:32

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新闻摄影队伍

在业界,重视新闻图片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新闻摄影在新闻传播各个环节上的地位,被称作是继“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思想指导下的新闻摄影改革后的“二次革命”。这场发端于本世纪初,主要由市场化比较充分的报纸发起的,以读者为中心、以传播效果为指标的视觉革命,已经遍及几乎所有的平面媒体,成为平面媒体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报纸传播效率提高的同时,读者的阅读习惯正在改变,通过直观而明确的图像获得信息,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同时,读者的“读图能力”和“视觉修养”也在不断提高,他们不仅需要传递信息的图像,而且需要更多“有韵味”的新闻照片。在这个背景下,新闻摄影的运作,必须有一个整体思维,也就是说,要全面提高新闻摄影的质量,我们必须对新闻摄影从生产到传播、反馈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我们不仅要重视新闻摄影传播这一端,更要重视新闻摄影生产这一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前端提供不了大数量、高质量的图片,后端的编辑再有本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近年来我们特别注重新闻摄影队伍建设,把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新闻摄影记者队伍,作为提高报纸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打造多元化新闻摄影记者队伍的动因

就《大众日报》而言,用更为开阔的思路认识新闻摄影,用更为务实的态度建设新闻摄影队伍,是在不断改革中逐渐清晰起来的思路。近年来,我们先后提出了要建立新型图片编辑机制,设立了图片总监,并对图片编辑的外部环境、图片编辑的职责与任务、图片编辑的素质、图片编辑的团队建设做出了明确规定。我们提出了“大摄影”的工作思路,要求跳出“围墙”选照片、跳出摄影部抓摄影、跳出“本报”扩充摄影队伍,不管是谁的,也不管是省内省外、国内国外的照片,只要符合质量要求,都可以在相应的版面相应的位置见报。我们还提出了要给图片一个理性的空间,要求突出视觉强势原则、总体平衡原则、特色原则,并在新闻摄影采编环节上采取“一套机制”(在每天下午的编前会上,由值班总编辑、图片总监、各部门主任共同参与意见,确定各个版面的照片及其使用方式)、“一个标准”(制定了《版面设计手册》和《图片采编手册》作为参照标准,让所有采编人员在判断、使用图片上有据可依)、“一个职位”(由图片总监在总体上对图片的质量和编辑设计进行把关,确保图片按照最合理的方式出现在版面上)作为保障。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手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把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新闻摄影记者队伍,作为我们新闻摄影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稿荒”逼迫我们必须建设这样一支队伍。《大众日报》经过新一轮改革,已经由原来的8个版扩到了12个版,加上每周8个版的地方新闻,图片的使用量比过去增加了差不多一倍,而我们的摄影记者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只有区区6个人。很显然,仅靠自己的记者显然不够。

其次,落实“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大众日报》改版宗旨,要求我们必须建设这样一支队伍。“新闻强报,特色立报”是《大众日报》的改版宗旨。新闻摄影作为见证性的现场新闻,作为报纸宣传报道最直接、最便捷的信息工具,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样需要一支个性鲜明、充满竞争精神的摄影队伍。

再次,提高媒体竞争力,决定我们必须建设这样一支队伍。媒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质量之间的竞争,而新闻图片是决定报纸质量的重要一翼。《大众日报》新一轮改版后,我们对新闻图片的使用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版面对图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新闻性、现场感、戏剧性强的照片越来越受重视,过去那种将就、凑合甚至滥竽充数的、四季歌式的、工作总结式的照片极难上版。要实现这个目标,仅靠自己的记者同样是不够的,必须打造一支多元化的新闻摄影记者队伍。

人尽其才,各擅其长

《大众日报》的新闻摄影队伍基本上由五类人员组成,包括本报摄影记者、特约摄影记者、摄影通讯员、摄影爱好者和文字记者,这五类人员各有特长,在版面和编辑有意识的引导下,他们基本上可以对号入座,各擅其长。

本报摄影记者。 这是一支基本上都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有扎实的新闻摄影功底和相当工作经验的队伍。人员构成上是“少而精”,通常承担报社中的急、难、险、重的采访任务。他们要把重点、焦点、难点新闻的本质视觉化。他们的摄影不仅要有效传达视觉信息,而且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他们的采访作风、行为规范不仅要最终获取优秀的新闻照片,而且要对整个队伍树立一种职业典范。他们不仅要成为本报的优秀记者,而且要成为整个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名记者。

实践证明,这支队伍是能打硬仗的。2005年,我们的6位记者发稿1400多幅。最近几年,他们完成了《小人物、大平安》、《再就业的故事》、《沪藏列车首航》、《重走长征路》、《点滴见和谐》等一系列重大报道,不仅受到省委、阅评小组的肯定和表彰,而且逐渐探索出《大众日报》的图文报道范式,这就是效率高、效果好的“图文相联”、“图文互动”模式。这种模式使新闻摄影真正融合到报纸的整体报道和整体策划中,使新闻摄影在报纸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06年《大众日报》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的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中,新闻照片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可以说,这是我们正确理解新闻摄影、正确看待新闻摄影的功能与作用,所进行的有实际价值的探索。

我们热情鼓励摄影记者成名成家。为此,日常工作中我们会根据记者特点,知人善任,发挥大家的特长。比方说我们有位摄影记者,他喜欢拍体育,我们给他配备了最好的设备。而他又是个能沉下心来挖掘题材的人,我们会把那些需要深度挖掘的题目交给他。为了拍摄《走进工棚》,他在寒冬腊月里用一个周的时间进出各种工棚。为了拍摄《找工作》,他会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与两个打工者走十几公里的路去“试工”。另一位摄影记者对电脑很有研究,又是个“快”,那些紧急的、需要现场发稿的任务我们会交给他完成。有位资深摄影记者拍新闻照片有些四平八稳,但让他去跟省委领导拍那些需要面面俱到的照片,他却得心应手,屡受表扬。

特约摄影记者。聘请特约摄影记者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弥补本报摄影记者人手的不足;第二,及时报道全省各地、各行各业发生的新闻。新闻摄影的力量首先在于现场感,作为一张省级党报,要及时用照片报道全省各地、各行各业的新闻,光靠自己的摄影记者显然不现实。从2004年开始,我们从全省各地选拔了25名业务能力较强、有新闻敏感、勤奋敬业的摄影工作者,聘为特约摄影记者。这些特约记者要么是各市报的摄影骨干,要么是资深摄影爱好者,他们离新闻源近,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他们的工作已经成为《大众日报》摄影工作的有机部分,每年发稿在250幅以上,其中不乏优秀作品。比如,《大众日报》获得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照片《警民接力大营救》,就是我们的特约记者拍摄的。

对于这支队伍,我们不仅在稿费上从优,而且在业务指导和业务交流上保持着经常性和连贯性。在考核上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管理方法,不断补充新的血液,不断强化大家的凝聚力和敬业精神。

摄影通讯员和摄影爱好者。重视与发展摄影通讯员队伍,是《大众日报》的传统,也是《大众日报》摄影工作的特色之一。从业务能力上说,这些通讯员和摄影爱好者可能没法与专业摄影记者相比,但他们是最接近实际、最接近生活、最接近群众的报道者或信息提供者。同时,他们对于报纸的发行与读者的意见反馈,也起到了必要的桥梁作用。所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对基层摄影通讯员的联系与培养。

通常,我们每年会举办一次业务学习班,对他们进行政治素质、写作技巧和摄影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培训。但随着照相机的普及,特别是数码相机的兴起,近几年摄影爱好者、“发烧友”迅速增加。这种传统的通联方式很难及时发现、联系、指导那些潜质好的业余摄影者,通联的经常性、即时性必须加强。为此我们在大众网(www.省略)上建立了一个摄影网页,并开辟了影友论坛,由摄影部通联编辑担任版主,吸引摄影爱好者、“发烧友”来这里发表作品。当发现其中有适合报纸发表的题材和线索时,通联编辑就在网上与他们沟通,指导他们补充完善,并通过可靠渠道核实情况,拿到报纸上发表,于是引来更多网友到论坛发表作品。据统计,我们通过这个渠道每年发表的照片有150幅以上。而我们在“今日关注”版推出的“摄影纪实”专栏,先期就是利用网友作品开设的,用五六张小幅照片讲述一件新闻故事,反响良好。

不仅如此,这个论坛还成了本报编辑、记者、摄影通讯员、爱好者互通信息、交流心得、提高业务水平的平台。新闻摄影界的一些时兴话题、重要信息甚至个人的业务困惑,都可以在这里、转贴和交流。这个平台不期然间也成了增强大家凝聚力和提高对《大众日报》忠诚度的渠道。

本报文字记者。毋庸讳言,在一家报社里,占大多数的文字记者对新闻资源的占有量也是最多的,一些跑“口”的文字记者甚至对相关行业的整个形势和发展趋势都了如指掌。数码摄影技术的普及很大程度上为文字记者解除了技术壁垒,很多文字记者开始意识到图片之于报道的重要性,开始认识到,文字的叙述性与摄影的表现性越来越频繁地互补使用已经成为当代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鼓励文字记者尽可能地拍摄现场照片,以丰富和发展我们“图文相联”、“图文互动”的采编思路。他们的积极性很高,目前有半数以上的文字记者自己购买了数码相机,去年发表照片100多幅。与专业摄影记者相比,这些照片在视觉表现上可能不尽如人意,人情味和内在评价性也谈不上有多好,却是摄影部之外重要的补充。

理顺关系,增强合力

俗话说,管理无止境,人才的管理更没有止境。建设一支多元化的摄影队伍固然不易,但要带好这支队伍,不断化解矛盾,增强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更加不易。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做到1+1>2。

1、 确立评判标准,宽进严出

新闻摄影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这门看上去挺简单的学科就像书法一样,可能人人都会写字,但成为书法家很难。有些不明就里的人往往浅薄地认为摄影就是简单地按按快门。实际上,这种在新闻现场必须在一瞬间将新闻事实的本质视觉化的艺术不仅需要扎实的技术基础,而且需要迅捷的判断力、果断的选择力和不断挑战陈腔滥调的胆识。为了既能鼓励大家的摄影热情又能保证最终上版的图片质量,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专业而实用的标准,这个标准突出两个“最大化”:一个是报纸传播价值的最大化,一个是新闻摄影专业价值的最大化。在这个标准面前,我们只认照片不认人。也就是说,不管是谁拍摄的照片,必须符合标准才能上版。在这个标准面前,过去那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执逐渐消除,那些实在缺乏摄影灵性的人也就知难而退了。

2、 在图文互动的框架下优势互补

《大众日报》的图片采编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采访、编辑的专业要求、有效的反馈与交流,到图片的评价与考评,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在采编一端,“大摄影”的意识基本形成,采编各个流程上的人员重视摄影、研究摄影,是业务必修课。文字与摄影优势互补进行报道的方式成了一种常规方式,宜文则文,宜图则图,文字记者可以拍摄照片,摄影记者也可以写现场新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矛盾化于无形。

3、取长补长,多元发展

在新闻摄影上同样有一个知人善任的问题。如上所叙,我们尊重记者的个性,尊重记者的兴趣,鼓励记者多元发展。记者们的兴趣点多了,思路开阔了,发生撞车的现象自然就少了。

此外,为了开阔视野,我们会让记者们每年至少有一次出省采访、学习的机会,加强与业内学有所长的人士交流。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增长才能,反过来又把他们的智慧贡献给报纸。这种基于理性却充满人情味的互动不仅有利于加强报纸的竞争力,而且让记者们有了一种较强的归宿感。

(吕德一,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孙京涛,大众日报摄影部副主任、大众日报版式总监)

上一篇:广电行业十大热点 下一篇:我的20个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