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地理课堂渗透数学知识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31 12:39:36

在中学地理课堂渗透数学知识的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148-02

众所周知,地理是一门横跨自然和人文两大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古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学识的渊博。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多学科当中。由于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多处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来对教师的讲解及学生的理解进行辅助。但是在中学地理课堂渗透数学知识并不是无章可循、随心所欲的,本文将对中学地理课堂渗透数学知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探。

一、注意学科渗透的程度

学科渗透并不是无章可循随心所欲进行的,而是要注意把握渗透的程度,通俗地说就是不能把地理课上成数学课。如果将地理和数学比作两条线的话,两者可以相交,但是绝对不能完全重合。所以,这就要求中学地理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分清主次,不能本末倒置。在渗透的过程中,地理学科的知识传授是核心,是主导,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一定要保证中学地理课堂的“地理味”。比如,在讲到地球上计算除赤道以外的其它纬线的长度时,可以用到数学立体几何的知识。一般情况下涉及到地球的计算题时,我们通常将地球作为正球体来处理,将纬线圈置于正球体当中,就转化为了立体几何当中求圆的周长。在这里我们应该着重讲授地球上纬线长度的计算与如何转化为正球体上某个圆的周长的求解,而不是把重心和大量的课堂时间放在立体几何如何求解上,否则课堂性质将会发生改变。

总之,地理课就是地理课,不管用什么方式什么学科知识最终一定要保证地理课堂的“地理”属性,不能变质,不能偏离地理的轨道。即使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起码不能发生学科“变异”。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中学地理课堂渗透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最主要、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

首先,教师一定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中学地理课堂的学科渗透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是中学地理教师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知识面狭窄或者知识体系单一的教师很难胜任。比如,自然地理部分地方时、区时的计算,等值线的判读,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计算,地球上新旧两天所占比例的计算等知识点,对教师的数学基本素能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在业余时间注重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涉猎。

其次,教师观念的转变也是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我国采取文理分科的教育方式培养和选拔人才,各个学科教师似乎也已经习惯于分科教学,但是这种教学观念在新世纪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弊端已日益显现,加强学科联系,促进学科渗透已经被提上日程。所以不管新老教师,都要适应教育理念的转变,在教学观念上做出相应的转变,打破学科界限,建立学科联系,使自身成为学科渗透的直接参与者以及构建者。

再次,教师要能够准确抓住渗透的契合点。虽然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与数学之间关系密切,存在诸多可渗透内容,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的中学地理知识都可以与数学知识进行学科渗透。这就要求教师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地理学科茫茫的知识库中筛选出来能够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的典型知识点,然后通过教师一定的加工酝酿,做到地理与数学的完美结合,并期望达到“教师教学有方,学生学习有法”的良好教学效果。切忌教师为了进行学科渗透而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不顾虑甚至忽视了学生的客观意愿,强行扩大可渗透知识点。如此一来,可能会出现非但没有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负担,最终有可能会落得适得其反的恶果。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现代教育思想观点出发,地理教学过程应当是地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室内的学习活动,起于师生的交互作用。有效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质进行。学习的进度则深受教师教学的影响,如教学情景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等。这其中包括教师的能力、教学的热情、学术的修养,以及对于学生的关怀。师生之间如果能起着适当的交互作用,将对学生地理知识的获取大有裨益。所以说,就算是学识再渊博的地理老师,如果课堂只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不能激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最终也只是枉然。

从以上的论述可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中学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进行数学知识的渗透时,不要想当然的从自我角度出发,要做到课前充分了解学情,并对该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有所认知,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在处理渗透方式时可以采取多元战略,结合动态演示,板书展示,课外活动,常规教授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学科渗透的兴趣,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四、改革学生评价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局限于地理知识的获取。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的重心应当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渗透数学知识是提高学生地理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削弱学科壁垒、拓宽学生见识的大趋势。所以,对于学生评价方式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我们不能旧瓶装新酒,改了形式却不改实质。这就要求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渗透时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做相应的改革,将学生能力的考核纳入学生评价体系,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质量”。

总之,在中学地理课堂渗透数学知识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把握好渗透的程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当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中学地理课堂进行学科渗透时只凭教师的一腔热情是不够的,真正高效的地理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构建的,教学应形成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上一篇: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高中化学后进生转化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