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缄默知识的构成及其显性化

时间:2022-08-30 10:58:22

论教师缄默知识的构成及其显性化

摘要:教师的缄默知识是指教师自己获得的、难以明确意识与清楚表达的、不能以规则形式加以传递的知识。它具有情境性、个性化和无意识性等特征,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驱动和导向作用,是教师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的“内在契机”。教师的缄默知识主要包括教师有关教育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机智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镜面反思、过程回忆、行为分析以及教育研讨等途径来实现缄默知识的显性化。

关键词: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12-02

一、教师缄默知识及其特征

教师的缄默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体特征的、难以言传及难以批判的、但却深刻地影响其教学行为的、蕴涵在教师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情感以及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诀窍和教育研究能力等经验性知识。可以说,它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知识,它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它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中”。从影响教师自身发展因素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是教师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的有关教育思想的缄默知识;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教学理念和学科内容的缄默知识。前一种知识影响教师成长的角色意识,后一种知识则影响教师能否成长为优秀教师。这两种缄默知识看上去虽没有逻辑关系,但它们会在教师头脑中逐渐形成相应的教育信念、教育观及学生观,从而支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故它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驱动和导向作用。

与显性知识相比,教师的缄默知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情境性。教师缄默知识的获得与再现是与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的。如课堂里发生的场景往往会与教师课前的设计发生很大差异,它要求教师要即时做出判断和调整,而这些判断背后起作用的缄默教学知识就是在此情此景下发生作用的,离开这一特定情境,这些缄默知识就无法显现了。2)个性化。教师缄默知识是依托于教师的思想而存在的,它是教师高度个人化的知识,而且不同教师由于个人经历和认知的不同,他所拥有的缄默知识也是不同的。3)无意识性。教师的缄默知识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无意识形成的知识,并以灵感、习惯、诀窍和信念等个性化的方式显现。

二、教师缄默知识的构成

对于教师来说,他所拥有的缄默知识可以被看成是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和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一位优秀教师一定是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在特定的教学实践里获得并拥有丰富的缄默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独特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教育教学风格等就是教师缄默知识的体现。这里,我们将教师的缄默知识概括为三方面:1)有关教育教学观念的缄默知识,主要指教师在自己长期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看法的缄默知识。如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师生观等。2)有关教育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主要指教师自己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获得的有关学科内容的缄默知识。如物理教师对于“力”和“质点”等概念的自我理解。3)有关教育教学机智的缄默知识,主要指教师在自己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有关教育教学智慧的缄默知识。如教学内容的导人方式、课堂氛围的营造手段、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力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等。可以肯定,教师一定会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丰富的缄默知识。然而,渗透在教育教学情境和行动中的缄默知识,由于它的内隐性、情境性和无意识性等特征使得它很难被把握。教师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缄默知识的存在,更没有意识到缄默知识对自己教育教学所起的作用。因此,关注教师的缄默知识,并可将其显性化就变得尤其重要。

三、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有效途径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大意是某片绿化草地需要规划人行小道,却一直苦于找不到最佳的设计方案,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即不做任何设计。一个月之后再去看时,过往的行人早已在草地上踩出了几条道。于是设计师就按这几条小道规划线路,果然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方法使人们既找到了最佳的行走路线,又使草地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很少被行人践踏。“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则草地小路设计人性化的故事,其实就是缄默知识显性化的过程。物理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可以通过教师个人努力和借助专家或同事帮助两方面来完成。

1.巧用微格教学理论进行“镜面反思”

反思是指通过个体的意志努力,把注意焦点集中到微弱的缄默知识上,使之显性化的过程。众所周知,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概念和规律是非常抽象的,如物理学中的力、质点和磁场等,在讲授这类教学内容时,课堂教学往往会与教师之前的设计产生很大差异,此时教师要迅速作出判断,并进行调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些判断和调整的背后起作用的便是教师的缄默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自身积淀的教学经验或教学实践智慧等可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教师可依靠缄默知识解决教学问题,但教师往往会忽视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由于内容的抽象和复杂使解决方法无法言表或回忆。缄默知识是难以用文字表述的,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却是教师缄默知识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典型案例,借助微格教学的功能,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况进行记录,通过反复回放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研究。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转变,要让自己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去对待录像中的言语、动作、表情乃至行为发生的背景等。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及从中获得的教育经验的不断反思和批判,最终使那些隐藏在经验背后的缄默知识明朗化,并结合隐喻、类比等手段将自己的缄默知识进行表述。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缄默知识显性化,促进其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能使其他教师也吸取到自己的缄默知识,并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隐性知识,促进其共同发展。

2.借用教育叙事进行过程回忆

过程回忆是指人们努力回忆某种不知所以的直觉的过程。它可借助于背景信息的丰富性,激活记忆网络相近节点的相关信息,使模糊的直觉印象上升到意识层面,完成其显性化。而教育叙事是指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言行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故事可以是自己日常教育生活中有意义的教育事件,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分析和反思,发掘或解释隐含在这些故事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可见,教师教育叙事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反思使自己潜意识中内隐的教育观念推到意识前台,使许多问题得以显露和澄清。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和发现自己在教育活动中转瞬即逝的智慧之光和虽能感受但却无法言说的闪光点,经过理论滋养和系统整合完善,使这些教学机智或教育智慧不断地得到强化并最终形成教师个人系统化的、常识性的教育行为,进而优化自己的认知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因此,从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的视角看,教育叙事不仅是教师简

单地讲述具体事件和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回忆、反思和自我提高的过程,而且是使教师内隐的教学实践知识得以凸显的过程。教师通过教育叙事手段进行过程回忆,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成长历程进行梳理,有助于教师反思其教育行为,促进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教育特点,使得教师的内隐的、个人的和实践的知识在传递和分享的过程中逐渐显性化,最后成为可以分享与交流的知识。

3.配合专家团队进行行为分析

行为分析法是心理学中一种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这里我们主要是指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分析,即通过将目标任务,即教师教学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习惯等,按照一定方式和顺序分解成一系列较小的或者相对独立的步骤,然后采用适当的强化方法,结合行为理论和教学原理对其构成要素及各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如在物理和化学等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实验操作技能中的“奥妙”与“诀窍”等就是教师在反复的操作实践中经过感受和体验后形成的缄默知识,这类知识是教师自己也难以表达清楚的独特体验。对于这些隐性的技能或程序性的知识,进行行为分析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专家团队,通过全程跟踪教学实验,观察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完成行为分析,使教师具有的缄默知识逐步被显性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行为分析的方法可以有课堂观察法、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法和人种志方法等。当然,行为分析的结果最后还应经过专家和教师的交流讨论,通过类比等手段使教师缄默的操作技能等实现显性化。

4.结合头脑风暴法进行教育研讨

所谓头脑风暴法是指参与者利用头脑积极思维,进行智力碰撞,激发智慧灵感,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讨最终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方法。这其中包含了参与者对问题的畅所欲言以及彼此的交流启发。从本质上看,使缄默知识显性化是一种语言化过程,也是一种符号化过程。作为一种语言化过程,教师应积极让自己与同行或学生进行真诚而自由的对话,因为每个人对缄默的认识、观点或认知模式等只有在对话这种语言形式中才能伴随着其具体的见解“显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头脑风暴进行多种教育研讨活动,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就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想法和做法等充分进行交流互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冲破个人的思维障碍,形成新的想法,而且就同一问题的交流也有助于澄清缄默知识的误区,促进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正是经由这种坦诚、自由和理性的道路,教师的缄默知识和本真的思想才能不断地展现在对话的情景之中。当然,缄默知识显性化也是一种符号化过程,教师之间的这种交流势必要以语言、符号等作为中介,在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如用比喻和类比等来帮助自己将观点和意象外化为词语、概念或者图像,而在寻求显性化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必然要求自己有清晰的思维、明确的观点和充分的论据等,这样教师才能自觉地做到将缄默知识显性化。

上一篇:创设和谐轻松的英语课堂 下一篇:对教师文化自觉的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