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第一刀 汪天稳

时间:2022-08-30 10:49:50

中国皮影第一刀 汪天稳

汪天稳

陕西省皮影协会主席、中国西安皮影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皮影艺术雕刻鉴定专家、陕西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陕西省首席皮影鉴定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师、陕西皮影传承人等。

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华夏民俗展”上,一件被称为“皮影吉尼斯”的展品分外抢眼,曾引起了大批观众的驻足。这就是由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带领18位皮影雕刻者花了318天的时间完成的长23米,高1.2米的皮影巨作《清明上河图》。这件皮影雕刻,在2004年上海美术馆展览上,就引起过上海媒体的关注和艺术品界的轰动。

文化熏陶培养兴趣 大师门下学习技艺

研究证实,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而皮影又起源于华县。有的专家认为,华县皮影就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中国皮影在国际上的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极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

所以专家们认为,华县皮影在国内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于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华县皮影雕刻作品的艺术价值很高,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含义深刻,个个堪称艺术精品。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华县,演唱皮影戏的人虽然众多,但是雕刻皮影的人却很少。当时的华县没有其他什么娱乐活动,大家就是喜欢看皮影表演,汪天稳也不例外。看的多了,汪天稳渐渐地迷上了刻皮影。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并不支持,家里人总是希望他可以好好上学读书,做个读书人出人头地。汪天稳那时候并没有听家里人的话,而是经常逃学,偷偷跑出去练习刻皮影。起先没有师傅教,就自己学着刻;没有牛皮,就在硬纸上练着刻。

1961年,12岁的汪天稳拜于陕西省傀儡剧团雕刻大师李占文的门下,开始了正式学习雕刻皮影的生涯。在以前,皮影戏是当地农村里惟一的娱乐活动,但逢喜事或者白事、丰收或是过节都会有皮影戏的演出来热闹气氛。因此那时候,有很多老手艺人都是以做皮影这门手艺为生的。汪天稳的恩师李占文,是最早评出的“全国十大工艺美术大师”之一,也是当时陕西省惟一的一位大师。李占文这一辈子只带一个徒弟,那就是汪天稳。

汪天稳是在熟人的介绍下,才得以拜在李占文的门下。李占文教导汪天稳的四年里,汪天稳从来不敢马虎半点,非常勤奋刻苦。

“我师傅当时属于陕西省木偶剧团,是公家人。我只能自费学,就背着粮食到剧团跟师傅学。”汪天稳说,“我师傅非常严格,最开始就是练基本功――转皮,就是在手中转动牛皮,转皮的功夫就在左手的中间三个指头上,所以,练的时候,手上要压两块砖。师傅要求这个基本功练习三冬三伏,才算可以。所以,我们那会儿早上一起床,不准上厕所,先坐下练两个钟头,等中午再练一次,晚上睡觉前练一次。”

“其实,当时剧团还派了一个女孩跟师傅学,但不到一年,女孩就开始谈对象,被我师傅赶出了师门。我师傅脾气有时候也怪得很。”所以,最终李占文就汪天稳这一个徒弟。

几经波折坚持钻研 勤勤恳恳功成名就

汪天稳的皮影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65年,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汪天稳终于学有所成,可以出师。他先后进入渭南文化馆和华县文化馆工作,参与新戏的皮影制作。1966年,汪天稳在几个县文化馆辗转之后,不得不选择了离家参军。1975年,参军8年的汪天稳重新回到了县文化馆,并参与了上海美术制片厂皮影动画片《迎春花开》的制作。

1978年恢复工艺美术行业的时候,汪天稳因为越来越精湛的皮影雕刻技术而被调到了西安工艺美术研究所,成为惟一一位进所的皮影民间工艺师。但在遇到大难题面前,汪天稳还是得请师傅李占文出山。1981年,国家委派汪天稳给日本国立博物馆雕刻《大闹天宫》,在当时,雕刻“大殿”这种手艺汪天稳还从没有涉及过,大殿的雕刻比较复杂,牵涉到几个皮影上下花纹的对接,一旦接不好,整个雕刻就可能前功尽弃。在危急关头,汪天稳还是请未了师傅李占指导,最终解决了难题,成功完成了《大闹天空》的大殿雕刻。

汪天稳真正出名还是因为在1979年为人民大会堂修补《文成公主进藏》这件皮影艺术品。《文成公主进藏》其实是汪天稳的师傅李占文在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雕刻的。当时总理看到这件艺术品,十分喜欢,要求一定要把这个皮影保存下来。但是1979年人民大会堂陕西厅整修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粗心大意,把皮影给折坏了,很多线条都连接不到一起。而当时,汪天稳的师傅已经80多岁了,由于体力原因,已经不能胜任这件皮影艺术品的修复工作。于是,这个重担就落在了徒弟汪天稳的身上。

汪天稳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才修好了这件艺术品。也正是这一次的皮影修补,使汪天稳一举成名,成为我国有名的皮影雕刻大师之一。

汪天稳从事皮影艺术40余年,可谓耕耘不止,妙刀生花。如今,不仅他个人硕果累累,技艺炉火纯青,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皮影大师,而且在皮影雕刻、皮影鉴定方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名家高手。艺德高尚,刀法娴熟,作品精致至极,已成为皮影爱好者、收藏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目前,他的皮影作品,不仅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旅游热销产品和许多博物馆的收藏品,而且还漂洋过海,远销欧美等国。

另外,汪天稳几十年来,还注重皮影艺术的挖掘、整理、研究、收藏和传承,已存有数千件明、清时代的皮影精品,其中不乏有成套剧目稀世珍品。

文化传承遇现实问题 该何去何从

汪天稳和他的朋友们现在正在筹建西安皮影博物馆,收藏品已经可以布置将近5000平方米了。光明清朝代的藏品就有上万件,价值几千万。他们也开始尝试着去做皮影动画,用高倍的数码相机将皮影一件一件拍出来,由于皮影是可以摆动的,就比以前老的动画制作节约将近一半的成本。他们认为,以前皮影的老唱腔已经不适合现代的节奏,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老剧本大家很难接受,尤其是儿童更不会喜欢,所以他们开始用《龟兔赛跑》、《司马光砸缸》这些寓言故事,配上电子音乐来吸引孩子的注意。

“学皮影,如果懂个皮毛,两三年就可以,但我带的一个学生,三十多年了,现在还跟我在一块学。钻进去后,这是永无止境的,得干到老,学到老。”

要精通皮影雕刻,历史、服饰、人物、花鸟,每一样图案都必须非常熟悉。仅以服饰而论,即使是同一王朝,不同的官员,首分文武,文飞禽,武走兽;其次以官品定服饰的图案。可以说每一个人物都会有不同的做法。皮影是一项经验活,只有做得久了,才能自然而然对创作有灵感。皮影也是一项枯燥的工作,在桌子上一趴就是一整天,不能在其中自得其乐的人,很难耐得住性子,更遑论一生。汪天稳不是没有遇到过有悟性、喜欢皮影的人,但多迫于生活压力,最终都放弃了。“学皮影两三年能学点皮毛,没名气时每个月只能挣一两千块钱,还不如在外边打工。”想想那些离开的人,他不无感慨地说。

“解放前,富人喜欢用皮影斗富,每家有多少皮影就像现在看谁开的什么车一样。”当时,除皮影作坊以外,一些富人也专门聘请一个师傅,特意为他一家做皮影。而这个师傅在此可能一做就是一生,他的儿子可能会跟着做下去。这三十年中,每个月的工资尽管微薄,但衣食无忧,做皮影又有乐趣可寻,因此也没有攀比之心。一个皮影做成,不管能得多少钱,心里总是快乐的。

但低微的收入明显制约了传统皮影艺术的继承。汪天稳刚进研究所时,带了12个徒弟,现在仅有一个还跟在他身边,其余的绝大多数都放弃了做皮影。

而在他的工作室,几位做皮影雕刻的,每个月视工作量的多少,工资最多仅在2000元左右。“现在讲求效益了。”这也是他常感叹的一句话。

“自己是因为有个公家人身份,退休前后生活都有保障。虽说每月就千把块钱,可人心里边就不慌了,才有可能坚持手艺,也才有心思带徒弟。现在有的非遗项目继承无人,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因为没钱。现在不比以前,得给徒弟发工资,要不然年纪轻轻人家干点啥不行,为哈非要学你的手艺。”汪天稳说,正因为有家企业给几个徒弟发工资,所以自己才没有传承危机。“所以啊,国家扶持一些非遗项目时得考虑到这一点。”

确实,在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现实的经济问题时,我们需要思考,应该怎样更好地去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多年后,还有人可以制作出类似于《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巨作,而不是一味地一体化生产,技艺流失。

上一篇:闲步心中景 细品杯中茗 下一篇:美\英\澳留学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