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术后切口裂开4例原因分析及处理

时间:2022-08-30 07:57:54

腹部术后切口裂开4例原因分析及处理

关键词 术后切口裂开 预防与处理 原因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299

腹部术后切口裂开,多发生在较大腹部术后1周左右,这类患者往往营养状况欠佳,因而组织愈合能力差。腹部切口裂开可分为部分裂开和完全裂开两种。前者指腹壁切口的一层或多层裂开,而皮肤或腹膜仍保持完整;后者则指腹壁全层裂开,若内脏亦凸出切口,则称为内脏膨出。腹部切口裂开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且增加医疗费用。其发生率1%~3%;死亡率10%左右,但有报道高达35%。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改进和缝合器材的进展,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2007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发生切口裂开患者4例,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51岁,消瘦,胆囊切除术后8天,剧烈咳嗽后伤口全层裂开伴肠管脱出。经再次在全麻下,将已突出切口的肠管,以含有抗生素的等渗盐水冲洗后,还纳入腹腔。裂开之切口经反复冲洗后,去除残留的线头,以7号丝线间断缝合腹膜后,再加作腹膜外减张缝合,切口其他各层按次缝合而愈合。

例2:患者,男,79岁,肥胖,胆囊切除术后7天,乘车回家途中因汽车颠簸,突然切口全层裂开,伴小肠脱出,再次入院同法缝合,痊愈出院。

例3:患者,女,64岁,肥胖,胆囊切除术后5天,切口有少许脂肪液化,剧烈咳嗽后,切口敷料被淡红色渗液浸透,换药时发现切口全层裂开,经再次同上缝合而愈。

例4:患者,男,76岁,肥胖,轻微咳嗽,胆囊切除术后7天,无明显原因出现切口全层裂开,经再次同上缝合痊愈出院。

讨 论

全身情况:年老体弱和伴随疾患是主要因素:①年龄与性别: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60岁以上的患者约5%有此并发症,为年轻人的3~6倍,而男性又多于女性,其比例约4:1,本组患者平均年龄67.5岁,男女比例3:1,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②伴随疾患:全身营养状况差,组织愈合能力不佳,切口容易裂开,导致此种情况的疾患有糖尿病、尿毒症、黄疸、低蛋白血症、慢性支气管炎、免疫抑制、肿瘤以及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等。本组例1营养不良,其他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与文献报道吻合。

局部因素:缝合不当、腹内压增加和切口愈合不良是导致切口裂开的3个主要原因,而且两种以上因素较单一因素造成切口裂开的情况更多见。①缝合不当:是最重要的单一因素。许多切口裂开源于缝线切割开了筋膜层,为避免发生此种情况,应掌握正确的缝合技术,包括整齐的切口,轻柔操作,以防筋膜层失活,正确的进针和打结以及选用合适的缝线等。缝线需距切口1~3cm,间距1cm左右。此外,麻醉效果欠佳,腹部肌肉不能满意松弛时,使术者不能准确关闭切口,也是造成腹部切口裂开的间接因素。例3、例4麻醉效果欠佳,关腹时缝线切割了腹膜层,可能为其切口裂开的原因之一。②腹内压增加:慢性梗阻性肺呼吸道疾患,由于应用腹肌协助呼吸可使腹内压升高;术后呕吐、呃逆、剧烈咳嗽和喷嚏均可使腹内压突然增加。其他因素有术后肠梗阻、肥胖、肝硬化腹水及排尿排便困难等。本组3例均较肥胖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导致腹内压增加的因素较明显。③伤口愈合不良:半数以上切口裂开病例伴有感染,另外切口积液、积血时,均妨碍切口对拢,延迟愈合。本组尚无切口感染,仅1例患者有脂肪液化,与文献报道不符,由于观察的病例数尚少,有待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切口裂开的根本原因是组织愈合不良而非缝线不牢,故术前应对患者情况和影响愈合能力的疾患有全面了解,并作出相应处理。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慢性肺呼吸道疾病及糖尿病在逐年上升,故下面重点介绍此两种病的处理: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吸烟术前2周戒烟,长期咳脓性痰者术前应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2周;术前指导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咳嗽和深呼吸锻炼,正在服用支气管扩张剂,应继续服用至手术日早上。在患者不能口服药物期间,为防止围手术期发生支气管痉挛,可给予肾上腺受体激动剂气雾吸入和氨茶碱静脉点滴,以安全渡过手术应激状态。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至11.1mmol/L以下;有酮症酸中毒时应积极纠正;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准备方案是,术前24小时停用口服降糖药,手术当天早晨停用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制剂,术前午夜后不再经口饮食,清晨6点开始以100~200ml/小时的速度点滴葡萄糖盐水加20mmol/L氯化钾,然后从另一条静脉途径滴注胰岛素25U+250ml盐水,将第一个75ml经输液管排出以占据导管内的蛋白结合部位。胰岛素以1~2u/小时速度经泵输注。每30分钟测血糖1次直至血糖维持在8.34~11.12mmol/L水平,然后每小时检测1次,直到患者清醒。随后改为4小时检测1次,直至患者恢复饮食,并改为维持方案:取患者术前每天胰岛素剂量的80%,2/3用中效胰岛素,1/3用普通胰岛素,同样根据血糖浓度检测调节用量。糖尿病患者行急诊手术的术前准备:所用药物及方法同前,其中要注意:①血糖下降速度不能过快,以平均每小时下降5.56mmol/L为宜,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便应输注适量葡萄糖以防止低血糖发生。血糖维持在8.34~16.7mmol/L水平便可。②胰岛素用量以小剂量为宜,且边用边调整,应与血糖检测相结合。③由于脱水、酸中毒和应用胰岛素等因素,造成机体缺钾,故补钾问题不应忽视。

为完善闭合切口,在技术上应注意几方面:①选择恰当的切口,一般认为横切口裂开机会少一些,但有人持不同意见和结果,故应以显露手术野,便于操作为宜。②应用可靠的缝合材料、缝线,近年的人工合成线强度大,且耐受感染导致的降解,明显优于肠线,适用于筋膜层的缝合。此外,合适的缝线也是较重要的因素,过粗容易引起异物反应,影响切口愈合;过细容易切割筋膜层,导致切口裂开;缝合时要注意消除死腔,造瘘口及引流管均要另戳口引出,避免从原切口通过,以降低伤口感染和裂开的发生率。③正确的缝合方法,除腹膜层外,间断缝合较连续缝合可靠,对血液供应影响小;缝合勿过稀,不要离切缘太近等。关键在于组织对和好、张力小和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④及时伤口换药,清除伤口的积血、积液,对预防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对有可能发生切口裂开的病例,可预防性加用减张缝合,术后应用多头腹带包扎伤口等,有一定效果。

上一篇:右下腹痛8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难治性心力衰竭38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