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中混凝土质量浅析

时间:2022-08-30 07:23:07

民用建筑中混凝土质量浅析

摘要:本文对混凝土在民用建筑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进行一个阐述,工民建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工民建工程建筑物而言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的可靠保障。本文从加强工民建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的落实、严格施工质量管理以及重视后期混凝土养护工作三方面对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问题作了相关性阐述。

关键词:工民建 水工建筑 混凝土 施工 质量控制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当中,往往存在着较多的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工民建中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以及防渗等功能一般是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承担的,比如:梁、板、柱、基础等。因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物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想要保证工民建筑物的质量,那么就必须对混凝土施工这一环节严格把关。在此本文就如何控制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了一些看法。

1 工民建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我们都知道,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应对其品种、强度等级、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进入建筑工地的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同时,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必须抽样复查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安定性等性能,凡有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时,都视为不合格产品,不应使用。严格按照试验结果,来确定是否使用这批水泥。对于进场的骨料,应当严格地按照骨料不同的产地、规格以及品种,采取批量取样方式进行试验检测,其检测主要的指标为骨料的含泥量、密度、表观密度以及颗粒级配等。

2 科学配制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

我们都知道,在实验室里,我们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那么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这样,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砂、石这些材料易随环境时间等条件发生变化,试验人员需经常取样进行检验。另外,由于建筑物及构筑物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进行各项试验,提出能符合使用要求、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

其中,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水灰比。每天的施工现场,在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需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的合适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混凝土水灰比不合适的情况时,不得进行混凝土浇筑。

3 和易性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当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时,则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实或发生离析现象,产生质量缺陷。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混凝土易振实,且不发生离析,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通常用和易性来对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流动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进行综合评定。当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标准时,不会发生离析现象,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通过施工实践证明,低水量、低坍落度的混凝土都无法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如果选用此类混凝土投入施工过程,则易产生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

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方便施工,便于振实,且投入使用的混凝土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防止产生离析现象,泌水现象。而具有更大流动性和可塑性的混凝土更方便施工,利于浇筑振实。如今,我们通常使用掺高效减水剂的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 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

在建筑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浇筑过程的重点在哪里,不仅要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还要重点监督在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的现象,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坚决退回,绝不使用;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重点监督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的现象,控制水灰比;模板拼缝不严密,往往会产生漏浆,严重时造成新浇混凝土表面产生露石等现象,影响新浇混凝土的质量。砂石含泥量不能过大,严格控制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及粉砂用量,监控振捣工艺的质量,尽量使用二次振捣工艺,提升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质量。

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方便施工的顺利进行。加强早期养护,避免构件曝晒,定期适当洒水。大面积的混凝土构件适宜“浇筑一段养护一段”原则。

5 总结

在工民建工程中,必须坚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原则。在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根据我国现状来看,工民建中绝大部分民用住宅以及办公楼,都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所承担的,这些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防渗、防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人是质量的创造者,工民建工程混凝土质量过程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管理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次就是要从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这是确保工民建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在处理工民建工程施工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的原则,做到不偏不倚,尊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又要秉公办事、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参考文献:

[1]宋中南.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业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J].混凝土,2002(10):11-12.

[2]沈实现,韩炳越.旧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798工厂的改造[J].工业建筑.2005,35(8):45-47.

[3]张艳锋,陈伯超等.国外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与再创造[J].建筑技术,2004(1):45-47.

[4]付瑶,刘文军等.国外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对我国的启示[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1):33-36.

[5]叶雁冰.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价值探析[J].工业建筑.2005,35(6):32-34.

[6].建筑的再利用.世界建筑[J].1998(1):22-24.

[7]何志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验算人机交互程序的开发与研究[D].青岛:青岛建筑工程学院.1999.

[8]李培根,殷杰等.R.C.框架抗震鉴定与加固可视化程序的开发[J].工业建筑.2001,31(10):68-71.

[9]孙宝俊,李秉南,金晓宏.结构加固设计与东大迪普(SEU-DEEP)

软件系统的研发.工业建筑.2003,33(10).

[10]杨晓明,王新堂.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鉴定人机交互程序的开发与研究[J].工业建筑.2004,34(8):84-86.

[11]马云飞.砖混结构可靠性鉴定程序的研究与开发[D].南京:东南大学.2006.

[12]张立人.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3.

上一篇: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控制技术 下一篇:关注民生 改善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