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术欣赏在美术教育应用

时间:2022-08-30 06:30:13

论美术欣赏在美术教育应用

摘要:为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也为了充分发挥素质教育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充分重视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从创设文化情境入手,论述了美术欣赏课程的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欣赏;文化情境;美术教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47-01

一、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时,周围的环境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创造出的艺术作品自然也会带有相应的环境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从文化情境入手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美术作品的特征与其所处的文化条件、文化环境看做是作品的文化情境。所以,教师在讲授美术欣赏的课程时,应引导学生将作品置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法的讲解。

(一)美术和音乐的有效融合

从一定程度上讲,音乐有渲染人的情感的作用。情绪的调动在美术欣赏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情感的体验离不开感情丰富的欣赏过程。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加入音乐的内容,使美术和音乐实现完美融合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够取得声色俱全、图音并茂的教学效果,还能营造出有利于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活泼、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感受作品的真谛。以美术教学中的古代山水画专题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诸如《高山流水》这一类的古筝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欣赏作品,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准确地领会艺术作品的真谛。

(二)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程乏味枯燥,这是因为美术教材中相关的文字说明的内容比较少,受印刷因素的影响美术教材中的插画的质量不高,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进行制作足够丰富的幻灯片资料,具体的教学过程也以教师的口头讲述为主要形式。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学中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我们无需再局限于以往单一的挂图讲解,能够通过对多媒体的充分利用,实现教学过程中听、视、思、析、读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准确有效地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自然也就得以提升了。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意义重大,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完美地实现了声音、图形、文字的有机融合,学生也非常喜欢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较好,课堂效果理想;第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使用实现了教师精讲、学生多看、多练,打破了以往“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第三,光盘资料具有选择性强、容量大的优势,这就使学校以较小的空间建立美术欣赏图书室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以《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这一课程为例: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属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制作剪纸的工艺较多,剪纸的样式也极为丰富。

二、在欣赏中了解美术文化,形素养

(一)美术和文学的渊源

文学语言能够提供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属于魅力较强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柔情、或愤怒、或激昂、或低沉的语言都能对学生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影响,使学生面对艺术作品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美术欣赏属于认识与情感相统一、理解与感觉相融合的一种活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属于潜移默化的活动,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陶冶了情操、受到了教育,认识也得以提升。但是,美术的教育作品是包含在作品所反映的艺术形象之中的,作品并非是一种单纯用来开展道德说教的工具,艺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批判那些消极的东西、褒扬那些积极的东西,让欣赏者通过其所蕴含的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用背景故事感悟心灵

许多美术作品都隐含了那样或这样的轶事趣闻,让学生通过对创造者创作故事的了解来感悟创作者的创造情感,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将学生带入创作的故事情节中去,学生受故事情节中的戏剧冲突的影响,产生极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了解中国艺术,提升民族荣誉感

美术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艺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师利用美术欣赏课程,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艺术文化。在塑造意识形象时,它将笔墨作为“线索”,并且在画作中融入了诗作,如此一来画的色彩、笔墨、意境、布局就实现了诗化,画也不仅仅是画,而成为一首“无声”的诗。所以,中国绘画融合了写意画学、艺术美学与抒情诗学的丰富内容。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学生不仅实现了对中国艺术的了解,还接受了新观念,受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习学生以祖国的优秀艺术为荣,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

上一篇:先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八音” 下一篇:关于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