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师院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模式

时间:2022-08-30 06:12:06

试论高师院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模式

摘 要: 本文从高师院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意义着手,分析了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三种模式,最后指出了网络教学是艾滋病教学模式的趋势,并对利用网络进行艾滋病教学的过程作了构想。

关键词: 高师 艾滋病 教育模式

一、高师院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转变大学生的性健康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大学生正处于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的年龄段,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大学生作为青壮年中的特殊群体,属于性活跃人群,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弱势人群,针对该人群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预防AIDS的有效措施。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对全国大学生群体预防艾滋病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基础知识(包括艾滋病的危害性、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和病毒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平均正确率为67.5%。对师范大学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师范大学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基本掌握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对于一些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回答的正确率较低;93.8%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很有必要,88.5%的学生愿意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可见,大学生已经有了部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但是不理想,需要在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

(二)有利于为基础教育培养一支禁毒防艾的师资队伍。

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使命,在高师院校开设艾滋病预防教育课程,通过参与式教学、同伴教育等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向大学生传递健康的教育理念,使其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危害及传播途径,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待艾滋病的正确态度。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参与式教学、同伴教育教学方法在艾滋病教育中的运用,为将来走向教师岗位,在艾滋病教育中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我省中小学骨干禁毒防艾师资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教师,为从根本上提高禁毒防艾教育工作的水平打下基础。

二、高校进行艾滋病教育的模式

(一)申请和建立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申请、审批等一系列程序,各学校可以将“防艾禁毒”课程列为全校的必选公共课程,规定学时学分。与此同时,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有一些与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如《微生物》、《遗传》、《人体解剖生理学》、《环境与卫生》,让学生从生物学上了解艾滋病知识内容。以上情况表明,高校具备在开展健康教育中,通过选修课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提高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条件。由于预防艾滋病知识中有许多生物科学知识,中学生物教师通常会被学校分派担任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任务,而师范院校的学生出去后很大一部分是要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基于此,师范院校可以由从事教育学的教师担任《防艾禁毒》课程的教师,从教育的角度,提高学生对不良生活行为和高危行为的抵御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形成辐射作用。因而,“增设专门课程”是可行的。

从教育的角度,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可以渗透生物学课程的内容。例如在血液的组成和输血的内容中,可渗透血液安全、无偿献血的基本知识;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院等场所打针、输液、穿耳、文身等,不与他人共用牙签、剃须刀及其他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等;在讲授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时,可描述艾滋病病毒的主要特征来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性病。在讲授男女生殖系统、胚胎发育时,可以渗透性生理发育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艾滋病、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和不传播途径,以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侵害的能力。使师范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应用知识进行判断、解答与艾滋病相关的问题;形成自觉关注与艾滋病相关事件的心理倾向,自觉参与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讲座。

可能每个学校有不同情况,有些学校可能不能“增设专门课程”。对此,我们可以以讲座形式让学生了解有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国内外及本地区的艾滋病流行趋势,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与研究工作的进展,使学生意识到形势严峻,明白自身责任和学习的意义。在讲座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张贴讲座宣传海报、制作红丝带佩戴、发送宣传小册子等。通过讲座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艾滋病在国内外的流行现状、趋势及其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掌握什么是艾滋病毒,什么是艾滋病,HIV与AIDS的区别,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及主要的临床表现;HIV/AIDS的传播途径和不传播途径,吸毒与艾滋病、无偿献血的知识,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能正确应用知识进行判断、解答与艾滋病相关的问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

(三)开设网络课程。

网络教学在信息制造、储存和传递方面有特殊优势,既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不足,又克服了像广播电视教育师生之间交流不足的缺点;既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又为协作化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网络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教师除了要掌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还要吸收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不断地学会应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这样可以对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给予快速解决。另一方面,网络学习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应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和通讯手段,共享各种资源和服务。

三、网络教学是艾滋病教学模式的趋势

(一)网络教学教学的展望。

全球信息网络化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途径,并促进了网络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网络课程教学以其优越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大学生防艾禁毒网络课程既提供了基本的艾滋病知识,又提供了大量知识,更提供了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机会和场所,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内容更丰富多彩,形式更多种多样;更贴近学生心声,学生更易于接受,受教育面更广等优势,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链接相关网页,扩展、丰富教材内容,插入图片及视频,把科学性、理论性、教育性、可视性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师资不足,难以理解、形式单调等问题。在高等院校必将是一项前景广阔、投资少、收效大的全新教育模式。

(二)利用网络进行艾滋病教育教学的构想。

各高校可以利用已有的教学网络,设置专门的禁毒防艾教育网络页面,由任课老师根据教学经验,设置禁毒防艾教育课程的模块。在此,我们认为,禁毒防艾教育课程结构应包括以下方面:课程内容、测验与考试、作业、自测系统、讨论、邮件、聊天室、日历、我的成绩、我的进展10个功能模块。

1.课程内容。该模块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课程、教学视频等内容。教学课程以章、节、目三级结构的网页形式,用适量的多媒体素材展现。主要内容有:①艾滋病知识总论;②艾滋病流行现状;③大学生与艾滋病预防;④艾滋病的危害;⑤艾滋病的实例;⑥预防艾滋病的政策法规等。2.测验与考试。网上测试部分,包括单元测试、综合考试等,提供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实时反馈,达到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学评价的目的。3.作业。教师适时布置作业,设置完成期限,学生通过下载和上传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之一。4.自测系统。这是学生在线自我测试系统,不记录成绩。5.讨论。类似BBS论坛,可以发表文章或评论。6.邮件。网络课程的内部邮箱,支持群发邮件。7.聊天室。各种主题聊天室,类似于QICQ功能。8.日历。提供整体课程信息和进度安排。9.我的成绩。实时显示学生成绩记录。10.我的进展。形象显示学生各个部分的学习进展及未完成部分。

综上所述,艾滋病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我们只能预防它,因此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的“疫苗”。学校教育是加强艾滋病预防工作的主要有效途径之一,在中小学及大学生群体中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师范院校最基本的任务是服务于基础教育,培养基础教育的师资。在师范院校中探索有效的防艾禁毒教育教学模式,使中小学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具有合格的教师,预防艾滋病教育才能顺利开展。

上一篇:应用心理学毕业实习的模式探讨 下一篇:“慕课”时代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