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自主设计的解读与传播平台

时间:2022-08-30 04:34:26

用户自主设计的解读与传播平台

摘要:文章举例大量来自非设计专业的用户自设计案例,分析成功商品化自主设计的特点。文章提出,用户自主设计是用户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对身边物品自发进行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设计过程,并列举和预测了用户自主设计的传播方式。

关键词:工业设计;用户自主设计;文化;传播;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2文献标识码:A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mission Platform Designed by Customers

HU Shuang, LI Shi-guo

需求来自于生活的经历和阅历,也是设计的源头,在表象问题下提炼本质需求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但由于空间、时间的限制,以及不完全的生活经历,设计师在认知需求的过程中会片面地进行“唯心”判断,从而不自觉地忽略人性的特质和潜在用户需求。与此相对,用户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设计训练,但对于自己的生活了如指掌的。当市场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会激发用户对熟悉事物改造创新的能力。不同领域的用户在各自不相同的生活背景中遇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独特性,通过用户解决问题的“实战体验”,设计师不仅会发现更多的潜在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会快变快。借此,设计师可了解用户对人性化需求的精准诠释,并且获得也许粗陋但具有启发意义的原型。日益信息化的世界也为自主设计的传播、分享、收集与研究提供了便利。

一、自主设计产生的前因

1、批量化大生产的单一性

在这个不缺乏设计的时代,消费者对产品喜新厌旧不仅是人之常情,也是设计推陈出新的源动力。但是面对过快过热的产品更新,改头换面的产品升级,消费者的热情来的快去的也快。迅速占领市场的结果往往也是迅速死亡,因为拥有强大科技支持和亮丽外观的它们不过只是流水线上一个个相似的模具而已,是有意义的存在吗?其中有多少设计能让大众感动?让消费者认同?认同是因为消费者从产品中看到了与自己相似的生活经历,无法认同则是产品没有真正站在用户的立场,从用户需求进行思考的结果。

2、设计师与用户间的理解鸿沟

图1钱包&书柜

用户需求具有普遍性和独特性,普遍性需求相对容易挖掘,而独特性需求,也就是个性化需求相对就难以把握了。因此前期的用户研究具有引导全局的重要性,目前常用的UCD(user centered design)调研方法虽然林林总总包含有13余种方法,但总结下来无外乎3个大类:文化聚焦、产品聚焦、行为聚焦

①。即使如此,设计师也无法同用户进行高效率的对话。对于每天见面的钱包和书柜(图1),用户自己都说不清其中所有的具体物品,设计师又怎能通过询问获得详细的需求信息呢?而且聚焦文化太过宏观,调查进度慢,得出结论时商机早已过去;聚焦产品虽然可以很快上市,但过于片面;聚焦行为在记录过程中干扰信息过。设计师与用户间始终存在对话的鸿沟,所有的调研方法都在尽量缩短鸿沟的跨距,但只设计师主导调查,跨距就不会无限制地缩小。

为了弥补鸿沟就需要改变主被动双方的关系,变设计师主导为用户主导设计,这就是用户自主设计。用户自己完成观察、改良、创新、实现的全过程,不仅使设计师更直观地了解用户需求;发现更多潜在问题,而且帮助设计师加快解决问题的过程。

3、用户比设计师更“聪明”

图2体验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这里的“聪明”不是指表示智商的数字,而是通过生活经验总结出的把握需求的能力。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创意不是设计师垄断的,设计师作为个体不管能力多强,也会有没体验过的人生和没经历过的事情,狭隘的视角和阅历的缺乏会阻碍设计师的创新之旅。与此相比,来自不同领域中的用户拥有不尽相同或毫不相同的生活背景,遇到的问题也兼具普遍性与独特性。通过观察用户自主设计,设计师可以窥探到隐藏在各种解决方案之下的最本质的需求的问题。

二、用户自主设计的概念

1、用户自主设计解析

自主设计从来都不是一个新杜撰的名词,其具有的旺盛生命力从人类打制第一块石头开始延续至今,不具备专业设计能力的设计行为始终存在,只是一直没有将他们的力量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已。于是,对于定义那些乐于解决问题、改变困难的非专业人员,查尔斯•里德比特(Charles Leadbeater)给出了“专业余者”(Pro-Ams)这一概念

②,用来描述对某一领域充满热忱并希望达到专业水平的业余爱好者,算是给这一块人群一个明确的定义。创新并没有时间、空间的局限,因而业余创新的人也不应圈定在传统的理解范围内。

以Pro-Ams的概念为基础,将业余业者的主体细化为用户,得出应用在设计领域的“用户自主设计”概念。设计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改良产品、解决问题,甚至发明创新的过程完全符合设计的定义。任何一个对现有产品不满的使用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参与到自主设计的领域中来,变身为生产者,成为非专业的设计师。

2、用户自主设计的发展历史

用户自主进行改造和创新的历史相当久远,流传至今案例也不胜枚举。本节是通过时间轴的推演和由易向难渐变进行的产品案例介绍,向读者介绍是那些被我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是怎样被非专业设计人员发明产生的。

图3筷子、甜筒冰淇淋、棉花棒、山地车、不锈钢去味皂

产品名称发明时间发明情境用户自主设计师发明原因

筷子约公元前3000年路边急忙吃饭时大禹吃饭时没有夹取实物的工具,因此随意折了两截树枝

甜筒冰淇淋1904年1904年圣路易世界博览会(St Louis World’s Fair)上 冰淇淋小贩:查尔斯•曼其斯(Charles Menches)生意太好,玻璃容器用完了,顺手用薄脆甜饼卷着冰淇淋卖

棉花棒1923年妈妈给宝宝清洁耳朵时母亲里奥•葛藤桑格(Leo Gerstenzang)观察妻子的行为,发现潜在商业价值

山地车1977年用沙滩自行车在山坡上汽骑车时一群自行车发烧友为了在山坡上骑车,发烧友将自行车与摩托车组装。多年后这个创意被成功推向市场。

不锈钢去味皂2001年主妇们为蹭掉手上的异味儿在不锈钢台面上蹭主妇德国Blomus设计公司发现主妇们的行为,找寻科学原理后,推向市场

这些看似简单,毫无科技含量的“小玩意儿”在今天随处可见,它们已经融入今天的生活中,有些甚至被称为“文化”,成为不可少的必需品。它们的成功要诀是“立足生活,解决困难”,以诚实、实用的设计本质感染用户的心,贴近生活是它们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3、用户自主设计组成元素

从构成元素上分析,用户自主设计主体是用户,行为是改良或创新;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户自主设计有2个特点,是“业余性”。进行自主设计的主体不一定具有专业设计资质,但对于改造与创新充满热情和能力。是“创新性”。自主设计包括是改良性创新和创新型创新,虽然改良设计是有限创新,但正是这种不断的优化行为,促进了产品的进化。利用句子结构的形式拆分用户自主设计的概念,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阐述简单化。图4用户自主设计组成要素

4、用户改良的动机

用户总是希望产品能更完善,更符合自己的使用需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有时只需一点小改进,用户就能“自给自足”。

(1)功能不满足

从功能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不完善的功能的渴望,一种是对不存在的功能的渴望。由于大部分的改良来自生活的不便,因此对不完善功能的改良动机偏多。卞师傅是南京火车站的一名环卫工,为了方便他对簸箕做了一番改良:用旧铁丝将捡来的,旅客丢弃的行李轮固定在簸箕的后部,这样在打扫的过程中就可以方便拖行,且不会损伤簸箕(图5左)。这种带轮子的环卫用品目前已经被开发出了许多系列用品,并且有着广阔的市场(图5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5卞师傅自制簸箕&商业化的环卫设备

(2)价格不认可

也就是对价格不满意。价格是随市场波动而变化的,但心理上用户会衡量产品的性价比,如果超过了心理价位,又对该产品的功能不可或缺时,被“逼上梁山”的用户就只有选择亲自操刀,自给自足了。图6中保洁员正开着他的扫地车,将路中间的煤灰扫到路边。扫地车由一部插着八把扫帚的柴油蹦蹦车制成,这样的奇思妙想不亚于一位专业设计师,并且性能良好,价格相比市场上的保洁车便宜多了。

图6现代化保洁车&用户自制保洁车

(3)情境改变

情境是指在某个时间、空间下与某人相关的人、事、物、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叫情境。对于消费者来说,心理状态会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产品的功能和意义也会随时空的转换衍生出新的不同。火车票的功能是乘坐火车的凭证,这是检票时车票的功能,上到车上以后,车票所处的情境变化了,功能也会相应改变,比如作为看书时的书签(图7),这个书签的功能在火车厢中最为普遍,一旦下车,车票就未必会继续履行书签的功能了。

图7检票时与上车后火车票的不同用途

(4)情感不满足

需求不光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物质丰富的今天,情感因素越来越大的加入到了我们选择产品的标准中来。只是不同的用户情感的寄托不同,有的宁静;有的奔放;有的怪诞;有的诡异,产品具有的气质会被有相同气质的用户所吸引。现在越来越多手工作坊的出现就验证了这一点,图8中陶艺作品的制作者们有退休老人、妈妈和孩子、青年情侣,他们不是没钱去买做工精良的瓷器(手工烧制价格更贵),也不是为了学习陶艺制作,陶冶情操的成分也不多,他们只是不想人云亦云,与众不同才是这帮人追逐的本质所在。

图8非专业手工陶艺品

(5)追求理想与成就感

这种设计已经不是普通的改良型创新了,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这些发明创新的主体就是民间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是一位超级民间科学家。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的训练,但凭着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民科们达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成功。这种用户自主设计等级更高,一旦成功或即时投入市场或是产生舆论轰动。2010年5月4日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举办的《农民达•芬奇》展览首度聚焦中国个体农民创造力。艺术家蔡国强从收集来的50多件农民发明中挑选10件进行展览,向世人展示中国农民的智慧。其中吴玉禄的机器人最引人注目见,这位48岁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质朴农民,迄今为止发明了38个机器人。

图9模仿艺术家的定制机器人

三、用户自主设计的意义

1、开拓用户调查的领域

由于具有丰富而各不相同的生活经验,消费者对产品的洞察力总是敏于生产者,发现问题的速度和数量也都快于和多于生产者。具有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用户自主设计是没有局限范围的,当设计师苦于如何制作问卷或是进行深度访谈的时候,用户自主设计无疑为UCD的概念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为快速、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新的方法。

2、发现潜力市场

由山地车的例子可以看出传统公司无法发现具有潜力的未曾发现的问题,市场竞争的关键是谁能最先发现潜力市场。对设计师来说解决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发现问题,而用户自主设计包含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些问题或是具有普遍性或是具有独特性,普遍性的问题针对大众市场,独特性问题则是针对具有开发潜力的小众市场,因此用户自主设计对预测和发现潜力市场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谁能有效利用用户自主设计,谁就是市场的赢家。

3、节约环保

(1)保护自然资源

由于没有经费支持和科学理论,用户只能选用廉价的材料,简单的技术完成自主设计,但废物利用、就地取材的做法不仅杜绝了商业化产品对自然的破坏,而且其结果往往也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地反映出最本质的需求。节约环保的结果也许不是用户自主设计的本意,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在其发展制作的过程中却下意识的达到目的。

(2)节约开发成本

开发一个新的产品需要经过市场调研、用户调研、技术开发、原型制作、可用性评估等等,这样缓慢的流程不仅会导致产品错过最佳的上市时间,而且庞大的研发费也会给中小企业造成负担。用户自主设计的结果虽然没有调查数据的支持,但源于生活的都是最实际、最直接的,节省了设计公司作为实验和开发的成本,效果也不会比调查结果差。因此对前期调研来说,与其费尽周折揣摩用户需求,不如首先看看用户自己是如何发挥聪明才智自行解决问题的,设计公司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隐藏的灵感,加以优化、量产。

四、网络平台传播用户自主设计

用户自主设计的优点不胜枚举,然而设计师如何发现和收集他们呢,难道还是沿用以前的人工询问、“偷窥”或是现场制作原型吗?沿用传统UCD方式,限制时间、空间和对象的调研方法是不全面的,以前是可行的,但现在是需要改变的时候了。身处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无法忽视网络的重要性,网络必然会成为未来调研的主要途径。Twitter、Flickr、Youtube、Facebook、Google的成功证明了用户们不仅充满创造力,而且有分享信息的热情,全球正在成为“Global Brain”(图10)。通过WEB20企业可以建立一个专门收集用户自主设计的通道,为创新囤积创造力。

图10全球大脑

1、电视媒体

(1)家有妙招――生活智慧

《家有妙招》是央视一档以解决日常生活中难题的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其中的“妙招”都是热心观众自动上传分享的,不仅鼓励主妇们边看边实践边提供新妙招,其中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解决方式对设计类的学生也颇有启发。官网上开设的互动平台鼓励大家将通过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妙招、发明以DV或来信的形式寄给栏目组。但是邮寄的方式减慢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加了某些用户的参与热情。而且目前为止节目中的妙招没有进行商业化的例子,但这种广纳百川收集创意的概念将为专业进行用户自主设计案例的汇总提供了经验。

(2)我爱科学――民间发明

《我爱发明》也是央视推出的一档传播推广大众发明的科普类(不是科技类)电视节目,相对于《家有妙招》的“小”改良,该节目更像是连接普通大众与创新发明、专利申请等商业行为之间的桥梁。其官方网站的互动平台网友在线交流、评测发明。不足之处在于对作品的限制过多:技术门槛偏高(相关领域专业人员)、作品质量要求过高(可操作的实物),使普通低端用户望尘莫及。如果说《家有妙招》过于“放松”,那《我爱发明》就是过于“严谨”,将概念商业化的模式是美好的理想,但操作模式不利于更多想法的收集。

2、网络媒体

(1)空想生活――创意变现

《空想生活》怎成功的介于收集想发与商业实现之间。《空想生活》CUUSOO-Life是日本有一个创意网站,通上传和过网络投票,普通用户可以将想法付诸实现。为了不限门槛、最大限度地接收各种各样的想发,用户向网站投稿的形式可以是照片、图纸或是单纯的文字描述。专业的设计公司会对“空想”进行市场、技术及可能性的评估,挑选有潜力的点子进行量产。与无印良品就与“空想生活”有过多次合作,并成立了一个“空想无印”的下属品牌,这是将用户自主设计转化为利益的成功模式。

(2)豆瓣――建立资源库

《Thoughtless acts》的作者,IEDO的人因主管在其著作的官方网站上进行下意识行为的收集,鼓励人们上传自己对下意识行为的所见所闻。笔者借鉴他的做法,希望建立一个属于用户自主设计的设计资源库,因此在豆瓣网上建立了一个线上活动(图11)。尝试的结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有27个人关注活动,多数人通过拍摄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行为对此次活动给予支持。活动至今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但笔者有理由相信,只有坚持,用户自主设计一定会被更多的人接受、理解和宣传。

图11“草根精神创意生活”活动照片

五、用户自主设计,设计进化

用户是产品当前的使用者,也是潜在改良的创新者,用户自主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创意的行为。对设计和设计师的认识在新时代必然受到冲击:很久以前没有设计师,将来也不会有“设计师”。未来设计师的职能将转变为更抽象的领导形式,而户将变被动为主动,主导整个实际的设计行为。

旧模式总是会被新模式替代,在网络的刺激下信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传播,创意以非同一般的模式滋生,未来,网络的升级也将影响设计的进化,人人设计的时代已经到来,用户自主设计将改变未来设计的整体模式。

①胡飞编著《聚焦用户 UCD观念与务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第10期,第5页。

②wwwCharles Leadbeater on innovation / Video on TEDcom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论形象设计中色彩的搭配 下一篇:原始彩陶纹饰的符号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