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向心力建设

时间:2022-08-30 01:22:09

企业员工向心力建设

很多企业家善于营销产品,也能够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科学的业务流程,却对提升员工向心力一筹莫展。团体内部涣散、成员之间不信任、成员对集团普遍怀有疏离感,都是缺乏向心力的表现。缺乏足够的向心力,企业便不会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导致企业员工向心力缺失的主要因素

一是薪酬与员工的付出或行业平均薪酬差距大。获得较为合理的薪酬是员工对企业的最低要求。当员工感觉到企业所支付的薪酬相对水平较低,或较为不公,就会对企业失去最基本的信任和依赖。

二是集体活动少,不注重培养员工的团体意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部门成员之间缺乏交流,各自忙碌于所负责的工作,无法通过集体活动建立较好的内部凝聚力。这样往往导致企业员工、部门独立性太强,相互之间的配合只是出于不得已的工作需要,而非出于真诚自发的义务感。

三是员工缺乏教育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许多企业在员工培养上吝于投入资金,不重视员工教育培训,再加上岗位设置不合理、考核机制不科学、岗位调动不灵活,使员工总是在一个岗位上机械地重复工作,无法获得新知识、新体验,亦没有前进的动力。这样的情形会使员工感到枯燥,对前途产生迷茫,甚至对继续留在企业产生怀疑。

四是企业不重视与员工分享发展目标、规划、愿景以及企业的发展成果。企业发展蓝图的谋划、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管理层和业务骨干所负责和关心的,更是基层员工迫切了解的。员工对企业发展状况认知上的缺失,会让他们缺乏主人翁精神,只是被动地参与工作。

五是流程设置不科学,职能划分明确,导致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工作相互推诿,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充满抵触情绪,进而对其他部门员工产生不满。

这些不利因素单个解决其实都不难,但若系统性解决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员工向心力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绝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是需要管理者在充分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持续、系统地开展,需要管理者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重视员工利益。企业要建设良好的向心力。

措施

一、尊重员工权利,维护员工切身利益。企业薪酬制度要充分考虑企业效益、同行业同岗位平均薪酬以及物价上涨给员工生活带来的压力,坚持多劳多得、兼顾公平,把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有效统一起来。保障员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带薪年假、婚假、产假、退休金等基本福利。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提供额外的福利计划,获取员工对企业人性化管理方式的认同。

二、重视员工培养,帮助员工自我发展。员工都有追求新知、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建立合理有效的培训升迁机制,满足员工的自我发展要求,有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除了提供专门的培训机会,企业还可以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岗位轮换,既可以消除员工对单调工作的厌烦情绪,又能够使他们在不同领域历练,提升综合素养。从一定意义上说,岗位轮换是一种隐性培训。

三、丰富集体活动,培育牢固的凝聚力。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能够拉近员工之间的距离,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集体荣誉感,是提升员工向心力的重要方式。

四、明确职能划分,进行透明公平考核。岗位间明确、科学的分工,可帮助员工更好地认识自身职责;透明公正的考核,是获取员工信任的基本方式,有助于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五、分享发展成果,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充分的信息披露,高层与基层的高频率交流,能够帮助员工强化主人翁精神,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认可与尊重,从而对员工产生持久的激励效应。在这方面,企业内部刊物、网站是重要的交流渠道,但却是间接的渠道。管理者要想真正维系好基层员工向心力,需要定期开展与基层员工面对面的沟通,可以采取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重视员工意见与建议,保持企业上下层之间持久而畅通的联系。

六、关心员工生活,帮助解决家庭困难。对家庭有困难的员工,企业给予适当的帮助,为员工安心工作解决后顾之忧,可使员工心怀感恩,从内心视企业为家,视企业利益为自身利益,全身心投入工作。

七、关注特殊人群,培育温情企业文化。不少企业出于减少成本的考虑,会聘用部分兼职人员或临时工。对于这些员工,管理者同样应该给予关心和支持,为他们创造一种平等的工作氛围,使其真正融入集体内。这样既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为企业付出智慧和体力,还可以让所有员工感受到企业的真诚态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八、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通过深入开展“培育现代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主题教育活动,贴近员工、贴近实际、贴近一线,经常关心与过问员工工作环境与生活冷暖;在工作中注重善待员工,合理处理好劳酬分配关系,稳定队伍,凝聚人心。通过企业文体建设培养员工的整体向心力,将昂扬向上的企业文化融入全行的各项经营活动之中。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烟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国有企业群众工作探索 下一篇:构建健康保障体系 提升员工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