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

时间:2022-08-30 10:12:16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

摘要: 工程造价的计价特征有别于其他商品,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多次性计价,就是在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由于工程造价的多次性计价,造成工程造价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要想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就要求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鉴于此,以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为出发点,探讨了各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 cost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commodity, its main characteristic is multiple valuation. In different stag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vestment estimation, design budgetary estimation, budget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drawing, project completion final estimate are to be determined reasonably. Project cost is dynamic and complexity, due to its multiple valuation characteristic. In order to better control project cost, it is required to implement whole process cost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stage of investment decision, design, bidding,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completion settl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for the cost control in this paper.

关键词: 全过程造价控制;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

Key words: whole project control;investment decision;design;bidding;project implementation;completion settl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059-02

0 引言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的管理,尤其是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缺乏对项目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意识。本人一直从事建设工程的审计工作,通过对工程项目预算、合同、变更、结算审核及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参与,收集总结了大量的项目全过程资料,通过分析发现,在实际工程中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清况时有发生。

这种情况出现的很大原因在于项目的相关方,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缺乏统一的相互沟通机制,如何使各阶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综合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即从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为出发点,结合本人的工作体会来分别探讨各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的措施。

1 投资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为了切实研究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多数业主会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业主有必要在此阶段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及项目实际情况,对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进行相对应的评价,保证编制内容的合理性。具体可从如下三方面展开:①可研报告编制过程的评价。主要考虑可研报告的编制是否经过了充分的现场考察和资料收集。②工程方案研究深度的评价。对工程总体系统及各关键环节是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比选,提出更适合本工程的推荐方案和关键节点的工程措施。③投资估算精确性的评价。要考察编制单位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不同的投资估算编制方法对相应项目进行合理的估算编制。

2 设计阶段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和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设计概算的精确与否,对工程最终造价的控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据有关专家测算分析,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35-75%,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造价的程度为5-35%,而施工阶段影响造价的程度仅为5-10%。另外,据统计,高质量的勘察成果与优秀的设计方案,可降低工程造价的5~10%。因此,抓住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抓住了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1-2]。

目前理论上比较提倡的方法是采用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业主提出的基本使用功能前提下,按照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进而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当然限额设计并不是单纯考虑节约投资,而是要包含尊重科学、尊重实际来进行精心设计的职业精神。限额设计被很多文献提及和专家认可,然而长久以来,设计院、以及设计师都不太愿意做限额设计工作,主要原因有二,①缺乏必要的经济利益刺激,设计院及相关的设计人员动力不足;②缺乏便利的限额设计方法和支持工具,设计师对设计修正后,难以及时评价设计调整对限额设计目标达成情况的贡献。

因而要有效地开展限额设计,必须配备相应的限额设计激励机制。由于限额设计较大地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在设计委托合同中,应有专门的合同条款明确限额设计的费用,以及限额设计节约奖励措施;同时也应有专门的合同条款明确被委托单位未达到限额设计目标时而应该承担的责任。

3 招投标阶段

工程招投标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作。能够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公司,推行公平、公正、公开竞争,也是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招投标阶段主要通过合理编制投标限价、制定完善的招标文件、合同等措施来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3.1 工程量清单及限价 对于特大型项目,如果条件允许可采取两个咨询单位背靠背编制工程量清单及限价,确保工程量清单及限价的准确性。投标限价的编制是招投标阶段实施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工程投资控制目标,首先将概算建安费用对应分解到各招标类别及各个招标标段,并以此分解金额作为招标控制价。

3.2 招标文件及合同签订 对招标文件要采取多部门审核制度,例如我校每个项目的招标文件,都要经过招投标中心、基建处、后勤处、审计处、财务处、管委会、监察处等部门的集中商讨共同审核,以此来减少因招标文件编制失误造成的额外经济损失。施工合同是拨付工程款及处理索赔、办理工程结算的直接依据,也是实施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控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合同中涉及的费用、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严谨的约定。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有利的合同条款,例如合理设置搭配单价包干与合价包干等,从一定程度上稳定合同总价,减少承发包双方合同纠纷的机会。

4 施工阶段

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长、材料设备价格以及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特点决定了施工阶段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3]。特别在施工后期,有些施工单位以建设单位的工程进度款不到位为由,故意拖延工期,等到交工前又以赶工期为由,要求增加措施费和加班费,如果在合同中已充分考虑了各种工期因素,并能找到条款依据,明示不论采取何种赶工措施均不得调整报价,就能有效地杜绝此类费用的增长[4]。此阶段,能够建立高效运行的投资控制管理机构,分级管理、将项目投资控制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同时建立投资控制预警机制,实现对项目投资的主动控制,特别是实现对变更的有效管理会对造价的控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4.1 建立投资管理机构,实现分级管理 业主可组建一个由项目业主、监理组成的投资管理架构,对于大型建设项目可同时聘请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参与其中。整体投资控制采用分级管理的方法,即分为单项工程、单元工程、单位工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应不同的管理主体。在三个层次中,单位工程是投资控制最基础、最直接的层次,各现场分部对单位工程的控制要细化到分部、分项工程。严格做好合同进度款审核,由监理、造价咨询单位以清单内对应的分部、分项工程量作为基准分别审核进度款申请,根据审核的进度报告及分部分项对应工程量完成情况进行投资控制。

4.2 建立投资控制预警机制,实现对项目投资的主动控制 各部门在投资控制管理过程中,每月对资金使用进行动态分析与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变动建立预警机制。每阶段对各施工标段的资金拨付费用与工作量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当投资支付费用与工作量进度的比例出现异常或投资占概算分解指标达到一定幅度时,启动层级预警机制,同时提出投资控制措施和建议。特别是最后几期工程进度款审核支付时,要特别注意累计支付工程进度款有没有超过合同价的90%,有超过的迹象就要重点注意一下,预防完工后出现累计支付款额超合同价(包括新增合同价)的情况。

4.3 工程变更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工程变更都会带来合同价的调整,而合同价的调整又是双方利益的焦点。合理地处理好工程变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保证合同顺利实施,也有利于保护承发包双方的利益。工程变更处理要做到及时、公正、合理,在确保满足投资控制指标要求的同时,不影响工程进度。严格按照“先审批,后变更”的原则,实行“现场集体决定、分责办理、按职会审、依法支付”的流程管理。

5 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直接决定工程的实际造价,应采用全面审查法,严格控制。重点审查如下内容:①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是否与竣工图一致,计算是否存在重复、高估冒算或漏计等现象,汇总计算是否正确。②费用取定。各类单价、合价的计取是否执行合同文件的约定,定额选用及子目套用是否正确,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的计取是否有依据,累计合价计算是否正确,合同外项目的计费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及是否合理。③其他情况。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对造价的调整与合同的规定是否矛盾,核实送审资料内容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核实投标承诺内容(如投标材料品牌等)与现场实际使用是否相符,对有疑问或送审资料表达不清晰的内容进行现场核对。总之,在竣工结算时要在量和价上严格把关,竭力避免承包商多报多得。

6 结语

针对我国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工程项目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建立全过程投资控制体系,总体思路是在每一阶段都做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进而以前一阶段的控制成果作为后一阶段的控制目标进行过程控制,一环紧扣一环,最终真正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朱均书.大园大厦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2]彭人玮.建设单位在基建工程中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探索与成效[J].建筑经济,2009(8):35~38.

[3]夏宪成,姜吉坤.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探讨[J].建筑经济,2008(9):59-61.

[4]魏锋.高校住宅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上一篇:基于PLC的三相感应电动机综合测试系统 下一篇:试论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