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

时间:2022-08-30 09:20:41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本文将对农村信用设不良贷款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加强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不良贷款 成因 对策

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

(一)制度不完善

首先,重发放轻管理、重数量规模轻质量效益是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责任部门没有有效跟踪管理发放后的贷款情况,催收工作不到位,最终盲目的扩大贷款规模并降低了资产质量。其次,在进行贷款审批时,只将借款人的担保措施和贷款抵押最为审批贷款条件,没有充分考虑借款人的信用情况、管理能力、经营状况。再次,没有对贷款预警机制进行建立健全,没有充分评估和提升贷前、贷中、贷后环节的风险,信贷风险的检测不到位。最后,权限管理不到位。开展授权管理工作时,评级工作没有依据客户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进行。

(二)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具体包括:首先,在落实最基本的“三查”制度时,很多贷款的“三查”根本没有进行,一些必要的“三查”资料在档案中根本不存在。没有认真执行“三查”制度,使之流于形式,未对抵押物进行科学评估,抵押物实际价值与担保金额不符或无法将抵押物有效变现。检查工作没有在贷款发放后得到有效开展,催收不及时,进而产生了不良贷款。其次,在审批贷款过程中,审核把关工作不到位,没有详细审查贷款是否能够按期收回、贷款的风险程度高低以及借款人的相关情况。再次,没有对信用贷款工作中的权、责、利进行科学统一,使相关贷款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遵守,出现了大量的冒名贷款、异地贷款、多头贷款、人情贷款,使信贷风险大幅增加。

(三)历史遗留问题产生不良贷款

近些年来,国家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多次改革,在不同阶段其管理主体不同,致使很多过度而来的老贷款成为损失类贷款。这些贷款在很早便形成,自行关停企业的贷款、外迁下落不明及死亡的自然人贷款是这些贷款的主要构成部分。很多状态正常的贷款的催收通知单未被借款人签收,利息未结,诉讼时效已过,法律已经不在保护。所以这些贷款清收希望渺茫,最终成为永久类损失贷款。

二、加强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的几点措施

(一)对内部管理机制进行健全

一方面要对以审贷分离为核心的风险约束体系进行完善。应当从“三查”原则出发,对新增贷款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对有效抵押和担保进行落实,从根本上对不良贷款进行预防,在贷款前即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对责任追究制度进行落实。贷款第一责任人责任书必须在每一笔贷款前签订,对风险责任进行落实,一旦形成不良贷款,即开启责任追究制度,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最后,将对内授权、对外授信的管理予以强化。应当在对信用社的经济效益、经济实力、经营规模进行综合考虑情况下,由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对不同程度的授权进行实施。应当从具体情况出发定期调整授信、授权,并对合理可行的操作规程进行制定。在此基础上,对个人征信管理系统进行建立健全,进而对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进行有效预防。

(二)对清收方式进行完善

由于农村信用贷款具有贷款收回难度较大、借款对象千差万别、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复杂的特点,要实现不良贷款的盘活,就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只收现金的单一模式进行改革,清收时采用多种方式。为了对信贷资产进行抢救,可先还后贷,对利息进行适当减免,对抵债资产进行接收,可用担保方式代替信用,可分期还款,在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可采用任何有利于盘活的方法。此外一定的自应当被赋予基础信用社,对合规操作时信贷人员的责任予以免除,为了免除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与可以采用即收即审的方式。让在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过程中,基层信用社能够采取各项切实有效措施,提高效率。

(三)建立不良贷款监测机制

信贷人员应当全方位监测贷款余额,使信贷资产质量得以有效提高。一方面,对各项贷款的监测台账进行建立健全,使针对每一个客户的经济档案得以建立,对企业主管部门的资产情况和企业客户法人代表的经济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对个人客户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家庭收入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及时还贷目的。另一方面,在季末、月末有效预测不良贷款,事先预测季、月末不良贷款的清收情况、结构、余额,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变动情况,对清收进行进行有效把握。最后,在核查认定不可抗拒因素形成的新不良贷款后,在不超过每年计提呆账准备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将其消化。此外,当新增不良资产是因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时,应当在对当事人刑事责任进行追究时,在当年呆账核销计划内纳入无法追回的部分,上划联社集中管理那些仍可追偿的部分,为急需追偿提供保障。

(四)实施依法维权战略

第一,为了适应社会整体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这一现状,应当将“公正催收”作为信用社催收的首选方式。公正催收要求催收通知有公证人员现场发放,公正催收回执的过程,并提升处置不良资产的速度,使损失能够得到大幅降低。第二,联社应当为基层信用社提供法律援助,并使金融债券的法律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使现阶段法律仅仅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没有形成对相对主体的有效约束的局面得到改变。第三,基层责任部门应当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以方便信用社的业务活动,使农村信用社在依法清收过程中执行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并探索了加强农村信用设不良贷款管理的措施。但本文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希望相关人员能够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进行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周瑞珍.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调查与思考[J].知识经济,2011,(08):56+58

[2]刘义宏,汪冠民,陈玉柱.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与治理思路[J].西安金融,2014,(06):52-53

上一篇:浅谈银行大额存单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 下一篇:大宗商品复合型贸易融资及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