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及清收对策

时间:2022-06-14 09:00:00

谈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及清收对策

摘 要: 清收不良贷款,盘活现有存量,组织更多的信贷资金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业务经营活动。但是,不良贷款居高难下的现实严重阻碍着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农信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降不良防风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不良贷款 成因 清收对策

近年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较快进展。法人治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经营效益普遍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得到增强,内控制度建设极大完善,体制机制改革步伐逐步加快。在看到这些日益向好的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要清楚地看到,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忧。清收难度大的客观事实一直困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改革和发展。不良贷款居高难下的事实就像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构成严重的经营风险,这是农村信用社普遍面对的难题。我结合工作实际,对不良贷款的成因及清收对策提出建议,希望对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盘活现有存量,更好地为“三农”提供信贷支持有所帮助。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现状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农村信用社已从昔日的小苗长成了大树,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资金实力、服务手段、员工队伍、业务种类及创新功能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2005年深化改革以后,农村信用社整体状况上了一个台阶。尽管如此,因为农村信用社的主旨是为“三农”服务,担当支农主力军作用,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充当好这一角色,离不开强大的资金实力。农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信贷资产是农信社生存发展经营的主要工作,随着支农工作力度的加大,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规模不断扩大,风险管控能力也在增强。信贷资金来源一方面得益于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另一方面是通过吸收存款扩大自有资金的途径投放贷款,以某农村信用联社为例,截止2012年末,全旗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为164446万元,比2007年末增加112619万元,增长217.30%,按四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29909万元,占18.19%,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8005万元,占4.87%,从整个资产形态我们可以看出,不良贷款占比较高,仔细分析其结构情况,在164446万元的贷款中,农户贷款余额为59938万元,占36.45 %,农业经济组织贷款余额59260万元,占36.04%,涉农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9451万元,占11.83%。千万元以上的贷款户7户,金额12900万元,占7.8%,500万元以上贷款8户,金额5726万元,占3.48%,200万元以上贷款47户,金额11871万元,占7.21%,50万元以上贷款户105户,金额8924 万元,占5.43%。通过以上统计对比,“三农”贷款占比最高仍为重点,但是集镇工商涉农小企业贷款和大额贷款的占用情况亦不可忽视。

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农村信用社有计划扩张信贷规模,一是业务发展的需要,二是支持“三农”及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在近十几年的经营中,农村信用社为地方经济发展投放了大量信贷资产。由于政策、客观因素和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不良贷款余额剧增。随着信贷规模的扩大,不良贷款占比随之上升的事实已摆在农信社的面前,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一)乡村集体贷款居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由于农业生产尚以计划为主,农业设施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项目多以乡村两级政府出面负责解决,而大量贷款的需求多以集体承贷方式办理,有些是以村干部的名字承贷,有些是以村集体的名义承贷。重点解决农田基本建设、抗灾救灾、黄牛冷配、水稻开发、畜禽养殖等项目资金需求,农信社每年都要发放大量的乡村集体贷款。除此之外,在开办设置乡级金库期间,由于乡镇苏木税收来源不足,无法全额拨付各项预算支出,部分乡镇苏木强行给信用社下达放贷指标,指定贷款用途、对象,使农信社对乡村两级又发放了职工工资、税费、公益事业、赊摆物资、落实债务等项目贷款,导致现在收回难度大。

(二)农业受灾严重。连续十多年的严重旱灾,造成农牧业生产年景歉收,虽然农业基础设施井浇,喷灌等抗旱设备投入使用,但由于能控制的面积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因旱返贫现象的确存在。有一些农户、贷户弃耕外出打工,收入状况不佳,还有物价指数上涨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农户呈现支大于收的状态。近几年农村信用社按国家要求和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投放了大量农牧业信用贷款,因连年遭灾,农户连年减收,致使贷户不能按期归还到期贷款,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大幅上升。

(三)信用观念淡薄。在现有不良贷款余额中,有一部分因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造成贷款不能到期收回,加之集个体工商户在资金使用中,出现亏空和商品积压周转不灵等因素,也是贷款沉淀的一个因素。个别信用社在办理贷款时抵押、担保手续不完备或抵押物不能及时变现等,都使不良贷款无法按时清收。

三、清收不良贷款对策

(一)各级政府应当帮助组织落实集体贷款,一是能以现金归还的以现金归还;二是能分解落实的争取分解落实;三是能以资产置换的争取置换;四是对暂时无法归还的贷款,重新落实债权,制订还款计划,签订还款协议,最大限度地减少我旗信用社信贷资产的损失。

(二)由于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多,为了减轻信用社经营压力,政府应给信用社减免营业税或少缴,以使农信社更好地为农村牧区经济服务。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不良贷款清收计划的实现。信用社从上到下要成立不良贷款清收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常年抓,具体负责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检查、督导、清收和管理工作。

(四)为了确保不良贷款清收计划的实现,联社应制定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工作计划与目标规划,本着“先易后难,新老划段,落实责任,动态管理,全面推进”的原则全力进行清收。

1.对个体工商户及农户贷款由信用社采取岗位清收和责任清收的办法进行清收。

2.将那些不讲信用、还贷积极性差的皮子户、钉子户、赖账户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进行清收。

(五)健全制度,及时监控。联社把不良贷款实现占比与总额的双降作为工作重点目标之一。建立《不良贷款清收定期跟踪制度》,对大额贷款全部由联社实行两级管理,同时制定不良贷款清收进度表,随时跟踪监控全辖不良贷款的增减支情况,对不良贷款出现不真实或反弹现象一律对有关人员进行问责(人类不可抗拒的因素除外),并追究其责任。

(六)完善考核,落实责任。对于信用社内部职工责任贷款及新增贷款,重点是抓好内部责任的落实,明确建立贷款发放终身负责制,严格按审批权限发放贷款,同时与相关责任人的工资挂钩考核,并增加不良贷款在业务经营目标考核中的分值比重,通过严格的考核措施,降低不良贷款。

(七)加强舆论监督。对于一些恶意欠贷不还的贷户,及时将其列入“黑名单”,在各信用社进行公开,取消其在信用社贷款及其为他人贷款进行担保的资格,给其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迫其还贷。

上一篇:超高层建筑中智能化电能管理系统实例及应用 下一篇:浅析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