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结构和对策

时间:2022-02-25 01:14:31

浅析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结构和对策

[摘要] 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品种单一、结构不平衡和资产质量不高的现状,可以透视制约着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根源。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高度重视制定出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是随着信用社的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和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开放,如果在信用社内部没有提高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其竞争能力将不断削弱,发展和壮大业务的愿望是难以实现。所以,明确目前存在的不足,更新经营理念,严格管理要求,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的重头戏。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信贷管理 理念更新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产业务是贷款,其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信贷资产质量,进而影响其生命力。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机构收缩,农村的金融服务不断被弱化;而农村信用社处于农村金融的第一线,主要为广大农户、个体私营组织、乡镇企业等各类农村经济组织服务,与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为了对某市农村信用社的目前贷款结构的基本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进一步研究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对策,笔者先后在该市的不同地区选取四个有代表性的农村信用联社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围绕着贷款结构展开的。

一、现状

1.贷款结构的总体概述

某市及部分县(区)的贷款情况表

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产业务是发放贷款。该市2005年各项贷款余额415426万元,当年累计发放477464万元,累计收回424862万元,净增52602万元,增幅为14.50%。其中:农户贷款累放315558万元,占各项贷款比重为73.68%;农业经济组织贷款累放18242万元,占各项贷款比重5.78%;而农村工商业贷款累放22831万元,占各项贷款比重5.79%;其他贷款只占14.66%。由此可见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贷款投向是农户、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村工商业,是为“三农”经济发展服务,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的最好体现。除了全市总的贷款情况外,笔者还列示了其中几个县的情况。

2.各类贷款的结构分析

(1)以农户贷款为主的贷款结构

从贷款的数量上看,涉农贷款占投放总量的95.44%;从各种涉农贷款所占的比重来看,农户贷款总额所占比重最大,接着是其他贷款,再次是农业经济组织,最后是农村工商业贷款。农户贷款总额最大,其中的小额信用贷款所占份额却不大,但农户小额贷款中不良贷款很低为0.39%。

(2)农村经济组织的不良贷款率偏高的原因分析

农村的新型产业结构突破了传统生产要素,经营方式从个体走向合伙经营,贷款主体不断增多,农民从事的生产经营项目也不断增多,由于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拉长,贷款资金占用时间也相应拉长,资金需求呈扩张趋势。由于农村经济组织所需的贷款资金数额较大,贷款期限增长。当其出现经营管理不善等异常情况的时候,贷户偿还本息的难度就大,因此较易出现无法偿还贷款,其不良贷款率较高。如表所示,各个县的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中不良贷款比率都很高,全市为30.85%。但是也有例外,就是A县的该类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2.42%。

由于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分辩机会和风险,为防范风险必须慎贷。

3.贷款质量的现状分析

部分县(区)不良贷款情况

由上表可知,该市的不良贷款比率普遍较低,而且比起上年,全部是下降趋势。

(1)不良贷款比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①直接收回不良贷款。由于农村信用社各级管理部门层层下达清收不良贷款任务,县联社分解到各基层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净压缩任务,信用社再将任务落实到每个信贷员。经过信贷人员的清收直接收回部分历年发放不良贷款,是不良贷款的数量减少,降低了不良贷款比率的一个原因。但是,从调查的结果看,直接收回陈年的不良贷款不多,说明通过直接收回不良贷款来降低比例的力度是有限的。

②借新还旧减少不良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银发〔2000〕303号)规定,贷款符合“四个条件”即: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重新办理借款手续;贷款担保继续有效;属于周转性贷款”可以进行盘活。由于农村信用社目前还实行期限管理的贷款“四级”分类,导致通过办理“借新还旧”减少不良贷款,从而掩盖的贷款的真实形态,这种的现象占一定的比例。

③呆账核销不良贷款。农村信用社通过以经营效益,通过核销不良贷款,实行账销案存保留追溯权,也是当前降低不良资产比率主渠道之一。

④中央银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由于国务院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央提出扶持政策,因此人民银行按2002年底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信用社的不良贷款。这也是近两年来,降低不良贷款的主要因素之一。

(2)不良贷款率下降原因分析

①从客观上的分析,除了上述四点原因产生不良贷款比率下降的客观原因外,导致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还有一个是信贷规模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经营规模壮大,农村信用社也不断加大信贷规模,增加新的贷款投入,在总贷款中不良贷款不变的前提下,不良贷款占比也随之下降。

②从主观上讲,由于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对于不良贷款措施不断加强。基层农村信用社相应做出依法清收、责任清收、岗位清收,以及奖励清收等措施。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全市各个县的不良贷款率与上年相比全都下降,而且现在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二、对策和启示

从上述的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经营的是传统单一的金融产品,特别是资产业务单一性更加突出,所以信贷管理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来说更加重要。如何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如何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已成为重要的课题,为此,明确当前存在的不足,更新经营理念,进行更加严格管理要求,是农村信用社兴衰的关键。笔者提出四个方面的看法。

1.明确市场定位和客户战略,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思路

(1)找准市场定位是当务之急

农村信用社肩负着服务“三农”的特殊使命。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是农信社必然选择。如果背离了这一定位,农信社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为此,农信社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入应逐年增加,金融服务应逐步改善,积极推进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县域经济是农信社的基础和主战场,应充分利用农信社扎根农村、贴进农民的优势,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的金融服务,增强农民和经济组织对农信社的依赖,同时巩固发展城乡客户资源,建立完善具有自身特点的客户体系,不断开拓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2)巩固优良的客户群体是关键

场经济环境下不光银行选择客户,客户也要选择银行。因此信用社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路,就是要分析现有客户、了解潜在客户、巩固优良客户,跟上商业银业的竞争节拍。工作中,要有高招和实招,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培养与客户的感情,把贷款和存款联系起来,发展综合性的业务服务。

(3)创新业务品种是持续发展的动力

农信社应积极转变金融理念,开发创新金融产品,发展中间业务,推广“联保贷款”、“社团贷款”业务,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继续采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努力满足广大农户的信贷资金需要。同时不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范围,加大对农户的指导和服务。

(4)建立有效的营销战略机制

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点多面广、工作量大、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是目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客观问题。为了生存和发展,农村信用社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必须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追求和实现利润最大化,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是抓好贷款营销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对贷款营销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将贷款营销与组织存款、清收盘活相结合。要彻底改变“衙门作风”和“官商习气”,变坐门等客为上门服务。其次是要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营销机制,制定较为完善的营销方案,使营销工作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再次是要完善贷款营销体系,建立营销网络,提高社会信用。

2.严格五级分类推行和清分,真实表现资产质量

(1)推行五级分类的必要性

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旨在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揭示农村信用社贷款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回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判断、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对于农信社向“市场化、商业化”前进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对于农信社来说,抓好五级分类工作一是有利于摸清家底,对信贷资产质量心中有数;二是有利于会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三是有利于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四是体现在农信社信贷管理理念的的转变,通过贷款五级分类,能够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2)进行严格的五级分类清分

一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经办人员素质。对农户贷款进行风险分类,需要业务技能高、分析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的经办人员,因此要加强对经办人员的培训,提高经办人的综合素质。二是要有创新工作方法,及时收集基本信息。要突破无法分析农户财务信息的思维误区。三是要细化分类标准,充分揭示贷款内在风险。四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提高风险分类科技含量。

3.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和办法,盘活现有不良贷款

(1)依法清收

依法清收指通过法院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依法清收的对象是恶意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通过依法清收可以有效改善和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2)责任清收

责任清收是指能够确定具体责任人,并负有终身清收责任的贷款。不良贷款谁发放的就由谁去收回,不能收回贷款要追究放贷员的责任,做到贷款发放“包放、包收、包资金安全”。这种规定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3)岗位清收

岗位清收是指信贷人员对包片辖区内负有岗位清收责任的贷款。岗位决定责任,你在什么岗位上就要承担什么责任,不管不良贷款是不是你发放的,你都有责任收回。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信贷员的责任心和收回不良贷款的紧迫感。

(4)奖励清收

奖励清收是指信用社拿出专项费用设立清收盘活不良贷款集体和个人奖项,奖励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成绩突出的单位和员工。奖励清收可以切实调动所辖单位和员工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积极性。

此外,农村信用社还可进行不良资产保全。对一时难以收回的贷款逐一落实债权,必要时重新签订借款合同,如果不良贷款在两年内不催收,担保人就不承担责任,因此必须在两年之内对其进行催收,农村信用社可采取半年就催收一次的办法以保全信贷资产。

4.建立切实可行责任追究制,实行终身责任追究

(1)明确信贷岗位的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力度,增强信贷员责任心,从源头上控制贷款风险。

(2)严格信贷损失的赔偿制度,凡是对贷款造成损失的,对相关信贷员应有一定的经济处罚, 并按照贷款审批权限分级全额追究审批人员的贷款损失赔偿,体现了责权利对应的关系。

(3)实行信贷责任的终身追究制度,防范信贷人员发放人情贷款、关系贷款及杜绝违反贷款操作规程,以贷谋私。

总之,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对经济建设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正在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如何把现有的农村信用社建设成为管理上乘、业务稳健发展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将是金融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达到此目的,除了国家适当的政策扶持外,更重要的要从农村信用社内部抓起,重点抓好信贷管理,明确市场定位和客户战略,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思路;严格管理,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和办法,盘活现有不良贷款;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良性循环,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

参考文献:

[1]钱凤兰:如何加快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企业家天地

[2]潘淑娟:农村信用社资产、资本结构状况.安徽案例研究.财贸研究

上一篇: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知识管理的分析 下一篇:法学视野下的高昌契约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