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创业帮:大树底下难乘凉

时间:2022-08-30 09:16:50

阿里创业帮:大树底下难乘凉

蘑菇街创始人陈琪、“逛”创始人白鸦、口碑网创始人李治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阿里巴巴前员工,又都带着从马云那里学来的经验和智慧,单枪匹马闯荡江湖。他们本以为能得到阿里巴巴荫庇,却发现大树底下难乘凉。

创业帮也是“兄弟帮”

如果把京东、天猫等电商比喻成大家闺秀,那么社区电商蘑菇街算得上是小家碧玉。在大家闺秀们还在为融资和盈利发愁时,这位小家碧玉却一枝独秀:注册用户数突破600万;每天有160万人左右的访问量,8000万的浏览量;推出安卓、iPhone客户端版本……日前,蘑菇街又趁热打铁推出iPad版本客户端,几乎实现了移动互联网终端全布局。

人们在关注小家碧玉业绩的同时,对她的身世背景也极感兴趣――她的背后,是陈琪,而陈琪背后,是颇具传奇的阿里创业帮。

阿里创业帮,顾名思义,从阿里巴巴出来的创业者。这里面包括原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李治国、原支付宝2号员工蒋海炳、原支付宝首席数据架构师冯大辉、原支付宝首席用户体验规划师白鸦,还有陈琪……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阿里巴巴前员工。而且,如今都有了不小的名气。

务实、充满激情,是外界给阿里创业帮贴上的标签。而只要细细比较就可发现,阿里创业帮还特别念旧。李治国2004年离开阿里,创办了本地生活搜索网站口碑网,这家网站在2006年被阿里控股。后来,他又成了一名天使投资人,先是投资了自己一直很欣赏的陈琪,接着又和蒋海炳在杭州创建了“福地创业园”,接收了白鸦创立的“逛”团队。

在这里,说阿里创业帮是兄弟帮一点也不为过。念旧不只能说明这帮兄弟讲义气,更给了所有创业者一个很好的启示:在职场中有团队精神的人,善于培养铁的人脉,而这些人脉,将会在你以后的人生际遇中发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会傍“大树

敢出来创业的人一定是有大抱负的。尤其是阿里创业帮,他们舍得放弃阿里巴巴为他们提供的高层职位、优厚的薪金待遇和期权,独自选择从一个全新领域重新开始,这份魄力值得称赞。除此之外,他们有着创业者最应该具备的聪明。

阿里创业帮最大的聪明,在于他们围着阿里巴巴的业务打转。李治国2004年离开淘宝做本地搜索平台口碑网时,淘宝还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后来淘宝做大做强后,看中了口碑网在生活服务类电商市场的前景,将其收购。

在支付宝工作的蒋海炳,发现所有商家都在向他抱怨,生意发展很快,急缺人才,就辞职创办了一个专为电商做人才服务的招聘网站――马伯乐招聘网(以下简称“马伯乐”)。

陈琪创办的蘑菇街,是一个帮淘宝导购的女性购买社区。帮淘宝导购,这绝对是一个极对淘宝胃口的创业模式,所以,淘宝非常扶持蘑菇街,给它的佣金比例很高,让陈琪从创业第一天就有收入进账。

延续了陈琪创业思路的还有白鸦。不过,他创办的“逛” 又有了点小创新。“逛”和蘑菇街模式很相似,也是一个导购社区,但它切入的则是另一个人群:这些人面临刚刚买车、刚刚怀孕等特定的消费阶段,但手里没有购物清单,“逛”能帮他们列清单,做他们的购物向导。“逛”探索的是一个更细分化的领域,不仅避免了和老朋友陈琪的竞争,还可以和陈琪一起“把导购社区市场的蛋糕做大”。

在他们创业之初,就有人担心,他们带着从阿里巴巴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出来和阿里巴巴抢饭碗,阿里巴巴会不会对他们围追堵杀?白鸦说在创业之前,他认真地分析过局势,“我们不是跟淘宝抢入口,而是把入口细分化。淘宝的商品实际上只有两种组织方式:类目和搜索,但是消费者需要的组织方式可不止这么多。淘宝不会遏制我们,只会扶持。”

这就是白鸦,或者说是阿里创业帮的智慧――学会傍大树,因为大树底下乘凉,但谨记一点,在你还没有能力自给自足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给大树输点养分和氧气,而不是妄图去抢大树的阳光。

努力做“长江里的鳄鱼”

阿里创业帮在阿里巴巴的庇护下小心地生存,但有个尴尬的现实是,他们不敢和老东家抢饭碗,却不能保证阿里巴巴不和他们抢饭碗。这一点,蒋海炳的“马伯乐”就有个前车之鉴。

蒋海炳的“马伯乐” 从2009年一成立就表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势头,仅用了半年时间,它的免费用户就达到了四五万,付费用户也有2万名左右。这样的市场前景让淘宝也动了心。于是,淘宝也出了个招聘产品“淘工作”,不仅“扒”了很多“马伯乐”的设计,而且用户全部免费。后果可想而知,“马伯乐”如何拼得过“富二代”“淘工作”?

其实,现在陈琪的蘑菇街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据了解,淘宝早就注意到了社区化电商的潜力,目前,淘宝已经成立七八个小组专门攻克这个领域。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竞合关系,一直在琢磨阿里战略的李治国如此解释:“在生态圈里,创业就是踩钢丝,淘宝欢迎蘑菇街,但是也会看情况,它们永远是竞合关系,它做你也拦不住它。也许它做着做着,不知道核心战略在哪儿,或者做不过来就放手了,但是也有可能上升到战略高度。”

说白了,阿里巴巴有的是钱,正愁没地方花,而这些创业项目正好给阿里一个很好的借鉴。至于他愿不愿意做,花不花心思做,能做多久,这就要看阿里的心情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阿里放手做,它对这些创业项目带来的撞击,几乎是灭顶之灾。阿里创业帮对这些心知肚明,那么,他们如何应对?

这些人当初离开阿里出来创业的时候,理由无非是“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可是公司有公司的大方向,咬合不到一块去”, “淘宝迟迟不上市,不想浪费生命去等待一个别人的决定”,又或者是“出去创业,求生欲更强”。这些说法无不透露出,这是一帮有自己的追求、敢想敢做、不轻易服输的人。

陈琪说他一定会努力抵抗老东家的挤压:“和人家相比,我们的竞争力、钱、资源、渠道,差距都非常大,只能比别人更努力,人家一周干5天,我们干6天,人家一天干24小时,我们想办法干30个小时。”

“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他们还用从马云那里学到的战术,分析对付淘宝的战略,而这也是创业者在面对巨大竞争时最应具备的淡定和魄力,“我们是长江里的鳄鱼,阿里是大海里的鲨鱼,你要到长江里来跟我打,你肯定是打不过我的。”

上一篇:基于技术竞争情报的专利战略 下一篇:走进山西皇城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