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浅议新时期高校校史馆的建设与管理

时间:2022-08-30 09:16:02

“以人为本”――浅议新时期高校校史馆的建设与管理

摘要:国内不少校史馆因挂靠于本校的档案馆,其“以物为本”的惯性思维使得校史馆在建立之初即存在发展思路定位不明确、管理运作迟滞落后等诸多弊端。因此,新时期高校校史馆的发展建设,亟需转变这种固有的发展思路,树立“以人为本”这一科学的现代管理理念,在注重校史馆自身建设的同时,努力提升多元文化服务能力,从而促使校史馆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校史馆;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人才培养;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06-02

理念是事物发展态势的先导。校史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建设发展校史馆,管理理念必须先行。相对于国内地方性博物馆,大学校园中的校史馆往往不为大众所熟知,有关校史馆管理理念的研究报道也不多见。这种现象由诸多原因造成,而校史馆运作管理迟滞落后可能是其最大的弊端,尤其是在信息化社会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遵循“以人为本”理念,探讨新时期高校校史馆的建设与管理。

一、将“以人为本”作为校史馆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理念

“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从国家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以人为本”即“以民为本”,关注人民大众的生存状态,切实满足大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日益发展的需求。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从企业发展的微观层面来看,“以人为本”反映企业家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管理应当体现人性化,才可能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国内校史馆体制不尽相同,比较多的是以档案馆为依托建设的。然而,校史馆工作并非是档案馆的核心业务工作,对档案馆的发展有所限制。一方面在人员配置、管理、资金使用方面受到很大制约,从而主、客观上都限制了校史馆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来自于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档案馆领导对于校史馆的管理上的局限性,即在日常管理运营中往往只将注意力放在馆藏品的保管和收藏上,而忽略了对藏品(展品)的深入研究和多元化的展示,更不用说如何利用自身藏品资源进行文化宣传或是开展社会教育了。因此,校史馆应当与时俱进,借鉴同行优秀博物馆的运营发展经验,转变过去“以物为本”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先进的运作管理模式,尤其是如何树立科学的现代管理理念。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发展明显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在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当代博物馆可以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高校校史馆亦不例外,即便其发展起点较低。“与传统的‘以物为本’形成鲜明对照,‘以人为本’思想是当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基本价值取向”[1]。校史馆应对以往“以物为本”的发展思路进行扬弃,研究新时期校史馆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基本价值取向,进一步提升校史馆建设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校史馆的功能。

二、“以人为本”的校史馆管理理念的基本内涵

既然将“以人为本”作为当代校史馆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理念,那么,“以人为本”中“人”应如何解读?一般而言,衡量一个博物馆运营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离不开“客流量”,即该博物馆在单位时间内吸引观众参观的数量。因而有的观点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大众为唯一服务对象,也就是将“以人为本”视为“以观众为本”。然而,笔者以为,当代高校校史馆“以人为本”中的对象“人”不仅仅指观众,而应包含两个群体:一个是外部的,即观众,这是馆提供文化服务的对象;另一个是内部的,即馆自身的人才队伍。

1.要重视校史馆人才的培养。人才队伍是馆自立自强的根基。一般而言,校史馆内部的工作人员可分为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普通员工三类。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是前两者。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是当代校史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第一,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创新能力、策划能力以及业务拓展力是校史馆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首要方面。校史馆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兴部门,每个学校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学科建设都不一样,所展示的侧重点以及定位也有所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没有多少先例可循,完全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走出自己的新路子。因此,校史馆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策划能力以及业务拓展力等,才能使校史馆的各项工作可持续、蓬勃发展。一切的固步自封、保守、短视的管理思想都是对校史馆发展壮大的禁锢。如何得到优秀的管理者,一方面独具慧眼实英才的选拔固然很重要,另一方面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加强管理人员与馆界同行的交流和互动也很重要。校史馆的管理者必须走出馆界、走出校园,借鉴其他优秀博物馆的成功发展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高效可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第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校史馆是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这就需要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在专业人才引进方面要兼顾学科的多元化和专业化。首先,要从社会中遴选具有文博系统管理经验的岗位应聘者,这是由不同行业的管理者需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决定的。在不重视文博的年代,录用博物馆人员的门槛往往过低且任人唯亲的现象不绝,这就会造成博物馆人浮于事,出现人不能尽其用、博物馆运营积弊难返的不良现象,校史馆需要引以为戒。其次,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提供多元化的培训、进修渠道,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素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扩大视野,这有助于开展长远而有计划的学术研究。再次,在人才管理上,要建立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对取得一定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通过即予以聘用,以年度为聘用周期。当然,在竞争的同时要体现公平公正,营造一种努力向上,你追我赶的积极进取氛围,加强馆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三,对校史馆复合人才的培养。校史馆是学校重要的对外窗口,是大学人文精神、历史变革及发展、传统文化集中展示所在。大量丰富的文字、图片、实物等历史资料静态地陈列于校史馆这个实物载体,其本身并不具有生命力。如何将所展示的静态的史料赋予生命,精彩而生动地呈现给参观者,给予参观者深刻印象从而产生某种震撼、共鸣和启迪,这是校史馆所有人员应该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所以,校史馆尤其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只有切实加强校史馆人才的培养,才能确保校史馆高效有序地运作、发展,从而为馆的多元文化服务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创新校史馆多元文化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是馆社会文化属性的重要价值体现。创新馆多元文化服务能力,是当代校史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对“外”的重要实践内涵。校史馆服务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在校师生、毕业校友和普通社会大众。那么,高校校史馆如何为观众提供专业而多元化的文化服务?笔者以为,可以从展览开放、讲解服务、文化消费和网络服务这四大方面来体现。首先,开放和包容性是博物馆的本质属性之一,校史馆亦不例外。校史馆的发展定位应立足本校,面向社会,走向世界。校史馆应长期向社会开放参观,让大学文化走进社会。除了关于本校历史发展的固定展示之外,校史馆在当今大学发展偏向综合化发展的背景下应具有更多的包容性,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筹办不同类型的临时或专题展览,活跃校园文化和馆的氛围,拓展馆的功能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有利于传播更多元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讲解服务是观众对博物馆产生良好印象的重要因素。校史馆的讲解队伍包含馆内专职老师讲解员和所培训的学生志愿讲解员。讲解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体现在语言、神态和肢体等综合素质方面。成功的讲解不仅能感染观众使其对展览有更深入的理解,还能提升博物馆在观众心中的美好印象。同时,面对不同的参观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讲解内容也要随机而变,不一而同,不应该有固定模式。在校史馆的志愿讲解员方面,以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为例。校史馆是学校“爱校荣校”教育基地,每年秋季学校会安排上万新生的入学教育,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参观校史馆。每天上千人的参观队伍,对本校校史馆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时“校史馆志愿者讲解队”就能起到重要作用。再次,积极开发校史馆文化产品,满足观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探索上,校史馆可以借鉴经验丰富、运作成熟的大型博物馆,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开发相应的文化产品。在消费群体上,校史馆比一般博物馆拥有固定的对象,即在校所有学生和教职工。最后,开发数字化网络服务平台,让观众可以多维、立体、全方位地了解馆动态。在信息化时代,校史馆的发展应当与时俱进,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将本校校史馆的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列入学校的重点文化项目,对校史馆资料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存储、管理、维护及提供在线参观、交流,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校史馆是校史馆的延伸,是当代信息技术给校史展览馆带来的新拓展”。[2]在手机上网如此便捷的时代,“掌上博物馆”已成为现实,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关注校史馆的发展动态,这是对外宣传推广的最佳平台,校史馆的创新发展契机即在此。目前校史馆数字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还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其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然而,数字化的网络平台作为一种虚拟化的参观模式,不可能替代身临其境的现实参观体验所带来的那种真切感受,这一点是无法与现实讲解服务比拟的。

综上所述,作为当代校史馆“以人为本”现代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内涵,重视馆人才培养与创新馆多元文化服务能力,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可以说,理念是事物发展的指南针,探索科学的现念并坚持实践之,往往是事物取得良好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理解校史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的缘由以及其丰富的内涵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探讨实践这一理念对校史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常雯岚.刍议中国博物馆事业“以人为本”思想暨实践的深化和拓展――以博物馆观众调查为视角[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

[2]李洪光.对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7,(3).

上一篇:《材料力学》轴向拉压中求杆系结构节点位移的... 下一篇:关注“三农” 全力促进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