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按摩足部反射区

时间:2022-08-30 08:40:06

浅析按摩足部反射区

【中图分类号】R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5 - 94 - 02

足部按摩是防治疾病,自我保健,延缓衰老的一种物理疗法。临床上不用借助针药,只用一双手在足底反射区治疗一些常见病,取得良好效果,现从按摩足底反射区治疗疾病角度对足底按摩进行讨论。

1 源 流

中医的足底按摩是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的。中医的整体观认为,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整体,而人体本身也是一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着的脏腑组织所构成的统一体,因为“脏腑经络相通,表里上下相掼,血气周流,无有间断”《望诊寻经》,体表与体内通过经络气血发生广泛的联系,五脏六腑藏于内者为气,现于外者为色,体表的变化是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的反应。“有诸内必行诸外”。故《灵枢•五色》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也。”人体足部存在着十分丰富的密集的特异性刺激点,这些刺激点按顺序相互连接起来构成人体缩影,纵排在足部。反应人体腹部、肢体屈面的刺激点均分布于足掌跖面,称之为“脏”,反应人体躯干、肢体伸面的刺激点均分布于足背面,称之为“象”。按摩足部脏象投影区可用来治疗全身疾病或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详细介绍了经络和输穴。其中,在足部上的输穴有肝经的大敦,太冲、行间、中封;脾经的隐白、大都、太白、商邱;肾经的涌泉、然谷、太溪等。从经络来说足三阴经和阴维、阴跷起源于脚底部,而足三阳经和阳维、阳跷都以足部为其终点。因此,全身各脏腑的生理信息都可通过经络灌输汇集于脚部,而脚上存在着各脏腑器官的相应敏感区,当人体发生疾患时,在这些敏感位置上可出现压痛、酸楚硬结等异常现象。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都在足部有相应的投影;足上又有大量的神经末梢,经常按摩足部,可使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更加协调,大脑和心脏功能增强,缓解疲劳;还能医疗一些疑难杂症、抗老防衰。国外有的科学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1916年,西德的按摩师马克法德经过多年的按摩实践,指出“脚的特点部位和身体各脏器间有直接的关联”。东京工业大学的平泽弥一郎教授通过30年的观察,他认为双足的退化和鞋、交通发达、室内环境、食物的热化等现代化生活环境有关。五十多年前,一位瑞士籍的护士马萨弗雷特在中国大陆民间得到一份有关足底神经反射与人体各内脏器官相互间奥秘的图表资料以及足底按摩技术,并将其带回瑞士加以研究、整理和发展,并写了“未来的健康”。后来,瑞士吴若石神文偶然的机会学会了足底按摩术,并将此技术带入台湾,他根据大量的临床诊断、治疗实践编写了《吴神文病理按摩》一书。这本书使足底按摩在80年代风靡台湾各省,1982年二陈兄弟在台北成立了“国际若石健康法研究会”。近年来,日本开展“赤足”教育,认为赤足走路益于健康。在我国,足底按摩这一研究更加引起重视,1990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根据足底按摩健康的原理,有的厂家生产出健身拖鞋和足踏健身板。所以,无论古老的中医,还是国外医学,都很重视足底按摩在临床上的应用。

2 足底脏腑的分属

对于足底人体脏腑组织器官投影,将双足并拢以后呈现出一个背对着我们屈膝向上而坐的“小人”,大跖头是人的头部,头部以下是颈椎、胸椎、骶尾椎,内脏按实际人体的位置排列在足底部,再沿鼻尖联脐划一条纵线,将人体一分为二,称之“前正中线”,这条中线的后面正对脊柱。中线是确定人体反射区位置,在左足还是在右足的标志,其投射区左右足均有肺、肾、输尿管、膀胱、大小肠,均由正中线分开,其投射区对称分布在左右足上。心脏位于正中线上左边,故在左足,肝脏在正中线的右边,故在右足,脏器的投射区左右分布的位置也是同样的道理。足背部是人体的正面,人体正面各器官的反射区均在足背,大趾头背就在人的面部,脸部器官的神经反射区都散布在大趾头的指甲盖的下面或左右,其余依次排列,足跟部恰似人的臀部,臀部附近的生殖器就在足跟附近。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学观点,一般认为,颈项以下的组织器官,是左边的投射区负责左边的组织器官,右边的投射区负责右边的组织器官,但头颈以上的器官(眼、耳、鼻、面神经、三叉神经、大脑、小脑延髓等)是左足反射区负责右边的器官,右边的反射区负责左边的器官,如右眼病变,则取左足眼投射区,左眼有病变则取右足投射区等。

3 按摩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拇指指腹或中、食指关节在反射区进行连续的揉、摩、压的一种复合方法。压:拇指或中、食指关节用力,等到巅峰状态时,保持该压力几秒钟;揉:则利用拇指或中、食指关节做顺时或逆时的小圆周运动要使力量达于内部组织;摩:利用拇指或中、食指关节在穴区做同一方向的有力重复推进。一般来说,按摩时上述方法综合作用,时间为10~20分钟左右,每次治疗选3~6个穴位为宜,一日2次,疗程依疾病性质不同而不同,一般10~15天为一疗程,休息1~2天,根据病情再进行下一疗程。按摩时以有压痛反应的穴区疼痛减轻为结束依据,并嘱病人按摩后多饮水。

4 结 论

人的双足犹如树根一样,将人体比作一棵树,那么,人足部分布的神经、血管就像树根的分枝一样,一旦树的根部受到危害或病变就会枯死。“养树护根,养人护脚”。人体双足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十二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通过机械性按摩足底反射区能使经络疏通,活血止痛,调和阴阳。此方法简单易学,按摩治疗中,术者无论用哪种方法要做到动作有节律,力量有变化,以按摩局部出现痛感为有效。

上一篇:急诊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护理 下一篇:全盆底聚丙烯网片悬吊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