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管理虚假确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30 08:01:10

企业盈余管理虚假确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企业盈余管理虚假确认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认为企业盈余管理面临虚假确认虚假确认包括虚假确认收入和虚假确认费用两个方面,并根据此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如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公司制度、加强会计准则和制度建设等对策,充分发挥盈余管理在我国企业的作用。

【关键词】虚假确认 盈余管理 财务控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成本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目前而言仍然存在着虚假确认的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虚假确认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虚假确认收入,另一个则是虚假确认费用。

收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等。正确确认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是正确核算企业利润的基本条件。实务中,常常发生不规范的收入确认行为,如虚拟收入、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将本质上属于融资的交易作为销售加以确认、在货款不能收回的情况下仍确认收入等,从而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

提前确认收入,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按会计惯例,收入应在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和交易己经发生以后才予以确认和记录,但企业管理当局往往在过程完成之前即确认和记录收入。例如,提前开具销售发票,或在未来存在巨大不确定性时仍确认为收入,或收入的赚取过程仍未完成、仍需要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等。延后确认收入,也称递延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发生。会计是对经济事项的如实反映,会计报表应客观、真实地披露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但有时,企业为进行盈余管理的需要通过制造经济业务的手段,人为地增加收入,从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这也是虚假确认收入的手法之一。

虚计费用主要是虚增、虚减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目的是达到少计利润少交税或虚盈实亏筹集资金。对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对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历史成本时,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时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等发生减值时不计减值准备,仍以历史成本反映,这样一方面高估存货,另一方面因少计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而达到实际虚增利润总额。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独特,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加之严峻的经济形势与宽松的法律环境,使得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经常借盈余管理之名进行利润操纵,严重破坏经济秩序。应着重在以下方面进行引导:

第一,改进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评价制度,进一步重视现金流量信息。目前,我国普遍重视企业净利润、净资产报酬率等经营评价指标。而会计盈余由现金流量与应计利润构成,由于会计分期这一假设以及权责发生制这一原则的应用,增加了会计实务中的职业判断部分,从而使应计利润的确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采用现金流量作为财务评价指标,可以减轻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压力,让企业管理者的精力由处心积虑地思考如何利用盈余管理进行利润调节转移到如何真正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竞争能力上来,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利益与长远发展。

第二,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注重内部审计对相关信息真实,合法性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作用。要求上市公司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增强董事会规范盈余管理行为的力度。

第三,加大审计部门的工作力度,特别是对利润操纵方面的审查,并要求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企业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第四,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素质,增强投资者区别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能力。这种压力将促使企业管理者慎重进行盈余管理。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加强外部监督。审计监督部门应加强管理与监督,对违规的公司进行严惩。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监督力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问题,其提供的审计报告也能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强化外部审计的效力,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加强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披露。在变更事实发生后两日内上报证监会、交易所有关部门,并公告。在公告中应标明该项变更是否获得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批准,并对变更理由作充分陈述等。另外注册会计师要不断的更新专业知识,完善执业后续教育准则,建立相应的执业后续教育质量监督体系,保证执业后续教育准则的进一步落实,防止后续教育流于形式,使注册会计师通过后续教育能够掌握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法规,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与职业判断能力,保证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最后,强化外部审计效力,离不开政府的监督职能。加大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惩欺诈行为。财政部门、证监会、中国注协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注册会计师执业情况进行抽检,并公布抽检结果。

盈余管理的实施不能作为企业的权宜之计,而应该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在正确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后予以合理使用,否则不仅不能带来正面效应,反而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市场形象造成损失。加强对会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地方官员的教育,提高其素质,使其充分认识到不当盈余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从思想上减少盈余操纵的驱动意识。

诚信的塑造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已成为会计职业界的金玉良言。盈余管理的控制不能忽视来自道德履行与诚信建设等思想素质教育的力量。无论是合法的或不合法的盈余管理,都应该做到“德法兼治”。

参考文献:

[1]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 .

[2]陶晓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现代营销,2012.

[3]孙宇航.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

上一篇:卡介苗多糖核酸、维生素AD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 下一篇:关于中小企业筹资难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