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脱胎换骨”之后

时间:2022-08-30 07:44:44

虽然已届不惑之年,暑假离我越来越远,但它曾经带给我的快乐感觉,却一直萦绕于心。那时候作业不多,也没啥“班”可上,玩儿得纯粹,耍得够劲儿,真真贴着了孩子的天性。正因为有过这样的体验,闻知今年暑假期间在广西、湖北两地竟先后有两个花季少年不堪拳脚和棍棒,命丧戒除网瘾的训练营和野外拉练特训班,让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震撼。另据近期媒体报道,更有不计其数的孩子,被病急乱投医的家长送进各种各样的“班”,在限制人身自由、藐视个人尊严的情形下,遭受电击、殴打、体罚等残酷手段“修理”。

聊起这些事情,我的一位从事中学心理辅导工作的亲戚,严斥重创孩子心灵的“电击疗法”等所谓“特殊手段”,直感叹本该带给大家阳光的心理学,变味以后却给孩子带来了灭顶之灾!我则作了一个总结:家长够“蠢”,教官够“狠”,学校够“损”,孩子够“”,方法够“笨”。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B.F.斯金纳眼中,如果人有本质可言,那么,人的本质就在于它的条件反射能力。倘若某些行为可以带来愉快的结果,人们常常就会重复这些行为,并会避免那些可以带来不愉快或痛苦后果的行为。延续这一思路,斯金纳设想可以发展出一种“行为技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设计、引导和强化,使道德上的挣扎被好习惯所取代,以形成社会赞许的行为方式。借助这样的“良性控制”,可实现对人类的重塑。

这位斯金纳先生广为人知的一个惊人之举,是在其小女儿生命的头两年,经常把她关在他所发明的一种育儿箱里作实验。这个所谓的“空中摇篮”是一个隔音的箱子,有一扇窗,并提供过滤的湿润空气,这个小女孩只有在安排的玩耍时间和吃饭时才能从箱子里出来。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斯金纳把研究老鼠和鸽子的实验设备进行翻版来制作育儿箱并不现实,他也没有沿着原来的研究路线把实验继续下去,但他后来说:“至少,在这个箱中,我的女儿6岁前都没有得过感冒。”可不妙的是,她的免疫系统功能因此而变得异常弱。

基于条件反射作用的“行为技术”一旦被滥用,很快就会变成恶性控制,甚至酿成悲剧。根据英国作家安东尼・伯恩斯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发条橙》(1971年),则真切地反映了技术所导致的人性丧失。它讲的是在不远的未来社会里,一个叫亚历克斯的“问题少年”因滋事并过失杀人而被送进了监狱。一位只关心降低犯罪率的长官视察牢房时宣称:“所有的普通犯人最好在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惩罚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将让他们脱胎换骨!”

为缩短刑期,亚历克斯自愿为一项“厌恶疗法”充当实验品。疗法很简单:先注射某种药物,使其产生“心智麻痹”――深深的恐惧和无助感。随后,强迫他目不转睛地观看各种令人发指的色情、暴力影片,以使其对色情、暴力在生理上产生条件反射式的恶心。最后,这个小混混终于被“改造”成了一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并且绝不会危害社会的“新人”。然而,当亚历克斯所曾施恶的人们都对他施予同样的恶时,他却毫无反抗的能力。

《发条橙》实际上是以科幻的手法来检视现代问题,其对于条件反射疗法的讥讽显而易见,所要表达的主题也非常明晰:条件反射成为社会所施加的报复,它与在接受治疗前所犯的罪行一样残酷。尤为耐人寻味的是,科学的条件反射疗法反倒让亚历克斯成了社会的弃儿,他与他曾经的铁哥们儿以及家人,也蜕变成了一种充满敌意、仇恨和相互抛弃的关系。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前院长安东尼・吉登斯提出,年轻人的许多越轨行为,诸如行为和不遵从行为,或许可以视作不良行为,但并不是真正的犯罪。我想,“条件反射疗法”或许会成为不良行为或犯罪的终结者,但也有可能成为人类新的灾难和不幸的创造者。引申开来说,这意味着人类也可以被科学地操纵,经由“洗脑”而社会化,这实际上也是对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双重打击。你愿意在那样一个虽然很享福但却很不自在的发达社会里生活吗?你能忍受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道德上的独裁主义吗?13363

上一篇:肥胖不是一天造成的 下一篇:高科技惊险小说与叶永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