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关爱与兴趣

时间:2022-08-30 07:07:48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关爱与兴趣

【摘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对所教学科的兴趣和喜爱;教师对学生的冷漠,会引起学生的疏离和对所教学科的厌恶。用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去关爱学生,学生就更乐于接近老师,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关爱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最主要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之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逐渐产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对他的关爱程度有很大关系。

1.关爱与兴趣的内涵

顾名思义,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对他人或事产生的深挚情感。著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关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关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真心实意的去关爱学生,充分尊重和信赖学生,就能够使学生每时每刻都享受着爱的沐浴,感受到爱的甜美,分享着爱的喜悦。其实,它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兴趣是一种情绪体验,是个体对事物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内在动力也就是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取(教师、父母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工作、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就是所谓的兴趣。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可见,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享受。

2.关爱与兴趣的关系

学生对学习兴趣的产生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有来自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以及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等。在这些诸多因素中,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每一天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与教师在一起,因而,在这些诸多因素中,教师的关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有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正因为有爱,学生才会产生兴趣,兴趣促进能力的提高,能力保证兴趣的发展。可见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关爱”应该以各种形式贯穿于“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过程的始终。

3.用关爱激发兴趣

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对教师充满着崇敬和热爱。因而,教师就要与人为善,通过关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心灵深处所丢失的爱再一次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找回来。除家长外,教师应做得更多一些。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外,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从心灵深处感到一种平等友好的,倍感亲切的、温暖的气氛,使学生天天快乐地成长。有了“关爱”,学生才能找回自信,找回自我。特别是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长期被冷落、被同学歧视,对学习缺乏兴趣,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尤为重要。对这些学生来说,教师的关爱,哪怕是一点点,都可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震撼,这种震撼会变成强大的内驱力,重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会直线上升,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许,因为教师的这一点点关爱,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我班这学期来了一名叫高旭的新学生。出到新的班级,人生地不熟,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难免有些胆怯。又因为他测验不及格,淘气的学生看他少言寡语,有意欺负他,致使该学生整天萎靡不振,心理压力过大,学习成绩变得更糟。我把这种情况看在眼里,想在心上,怎样帮助这位学生找回自信,并让班级同学接纳他?我首先用谈话法找他单独谈心并进行心理疏导。“高旭,你知道老师找你干什么吗?我发现你很聪明,老师也很喜欢你,虽然你的成绩还不是很好,但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如果你上课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你进步会很快的。”这时,我发现他的表情又紧张变为放松,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的表现在脸上。我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说:“这个圆形贺卡你喜欢吗?因为就剩这一个了,老师发现你很有潜力,只要按着老师说的去做,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的,把这个贺卡送给你吧,不要告诉别人”。说到这,他很兴奋,露出了满脸的笑容。“不过,老师想对你提几点希望好吗?你每天回家要让爸爸妈妈辅导,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期末成绩考好了,老师还给你礼物,你有信心吗”?当然,他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二天上课时,他果真坐得很端正,听讲精力集中,我在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不知不觉三个星期过去了,他竟然考了90分。我太兴奋了,“你真棒!”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通过这件事情,我感触颇深。我想,给学生一份真诚的关爱,甚至是善意的谎言,都可能会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早已沉寂很久的火花。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就会使这些所谓的“后进生”重新认识自我,找回自信,使他们的学习潜力得以充分挖掘……

综上所述,我深深感知到,老师对学生心灵的关爱与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教师,特别是我们小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只知道“传道,授业,解惑”还远远不够,更应该适时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关爱。

上一篇:加强师德建设 做一名心理健康的老师 下一篇:浅谈对文科学困生在高考前数学科的考前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