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

时间:2022-08-30 06:08:20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

摘 要:高中作文是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新课标下,高中作文教学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认同,将写作的难度转化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为学生创造出了写作的空间,然后针对他们的作文进行开放式的评析,再根据作文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相关的策略,使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能够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兴趣 积累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总是缺乏趣味性、生动性与灵活性。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倡导创新写作的观念,让学生充分发挥,展现自我良好的一面,然后通过优秀作文的感染和熏陶,使他们拥有品味语言魅力的能力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课外,我们可以经常为他们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尽情地去感受自然,通过对自然的认识过渡到认识自我及整个社会。只有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与生命,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下语文作文教学的价值。

一、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一座大冰山,入了肚子,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就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就成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这一观念告诉了我们语言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课外阅读,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写作空间。例如,语文教师可以经常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阅读,并从中摘录出优美的语句、格言、名人轶事、奇思妙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良好的阅读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去写读书感想,记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及对文章的认识情况,让自身的思想同课外阅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些方式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达到充实自身情感及思想的目的,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评阅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作文评阅是其重要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评语,可以采用打分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评阅中来,通过老师的作文讲评,让学生自己评阅自己的作文,了解自己的作文水平,认识到自身写作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学生能够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便在下一次的写作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认识自己写作问题的同时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去写作、去优化自己的作文。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语文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能力,利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锻炼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及洞察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积极地去思考遇到的种种事情,明确生活的方向及目的。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又可以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要充分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使他们拥有良好的作文见解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具备深度的思想。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的创新与缜密可以使学生拥有较为深刻的思想,在个性美的角度下,要提倡学生尽可能地去创新,通过创新来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长城在许多人眼里是统治者特别是秦始皇残暴的见证,但它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才能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其次,我们还应培养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尽可能地去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拥有更为新颖的创作模式及独特的发散思维。例如,在描述“雪”时,有的人赞美了雪一尘不染,是滋润万物的精灵;有的人认为雪以圣洁的外衣掩饰了世间所有的丑恶;也有的人描述了雪越过了千山枯寂、万木萧条的景象,反映了它的冷漠无情。这就是发散思维模式下的一些启示。要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逐步得以提升。

五、让学生在创造与想象的空间里成长

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时,要强调作文内容的真实性,要让学生清楚编造的作文内容会使整篇文章既空洞又乏味。学生东拉葫芦西拉瓢地搜集他们接触过的材料,对材料进行东拼西凑,或者毫无感情地去叙述他们观察到的事物,时间一长,就会让语言文字失去其原本的色彩,也会束缚学生自己的思想。这些都表明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是作文教学的关键之一,只有强化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才能深化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对事物做出全面的思考。如此一来,既能标新立异,又能让作文内容变得更加深刻。

俗话说:“在春天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到了秋天才会收获到最充盈的果实。”因此,作文教学也是一个打持久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的语文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感悟,并用智慧的心灯指引学生通往成功写作的彼岸。在新课标标准下,让我们不断地努力,为学生建立起一个个快乐作文的平台;让我们积极地去创新,为学生架起一座座成功作文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王华琪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架构——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7期。

[2]向俏 从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的编排看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师,2011年,17期。

[3]杨翠玉 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教学建议[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上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四重四轻”误区 下一篇:数学课堂导入艺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