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探析

时间:2022-08-30 02:52:00

济南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探析

摘要:随着国家对中药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重视,各地逐步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本文就济南市在中药材特色品牌基地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进行探讨,为中药材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济南市

中图分类号:R282(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4-0123-03

中药材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瑰宝,是中药方剂和成药的原料,以其神奇的疗效为我国乃至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所青睐。伴随着回归自然的热潮,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药材生产产业化、规范化已成为共识,生产“真实、优质、可控、稳定”的中药材是繁荣当地经济的必然趋势。

1发展现状

11发展概况

中药材种植是中医药行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济南市是山东省中药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人工种植中药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不稳。200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仅为2 400 hm2,10多个品种。品种少、档次低、效益差,也形成了种植零散、栽培管理粗放、产业链不完整的特点,影响了种植积极性,中药材产业发展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境地。近年来,济南市近抓都市农业园区发展,远抓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努力探索发展都市型、城郊型“两型”农业,将中草药产业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战略选择之一,在全市建设了四处中药材特色品牌基地,通过示范带动、产业升级,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得到较快提升,比较效益明显,中药产业链逐步延伸,初步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12政策驱动

结合实际,济南市制定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引导,按照“围绕龙头、依托市场、发展品牌、突出特色、连片开发”思路建设产业基地,提高基地产业化组织程度,引导带动种植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体系中。

在规划建设上,一是坚持“与资源特色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与龙头企业相配套”;二是坚持“分批扶持、重点突破”;三是坚持“以企业投入为主,农民投入为辅,财政资金为导向”多元化投入。

13产业基地建设

济南市充分利用区域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布局中药材生产,调整优化中药材生产结构,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质化中药材生产,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和高效利用。

一是初步建成平阴县万亩中药材特色品牌基地、长清区马山镇中药材特色品牌基地、商河县殷巷镇中药材特色品牌基地及章丘市相公庄镇金银花特色品牌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如章丘市相公庄镇金银花基地,核心区发展金银花面积达80 hm2,辐射带动周边发展面积近300 hm2。通过四大基地的示范带动,全市药材在地面积基本稳定在5 500 hm2以上,2010年突破6 700 hm2。

二是科学指导,多渠道优化品种。引进对全局影响大、带动性强、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高产优质特色新品种,通过脱毒快繁等技术加以推广种植。筛选推广了栝楼、丹参、桔梗、远志、金银花等品种,引进瞿麦、射干、山茱萸、徐长卿等品种。平阴县孔村镇、长清马山特色品牌基地,核心区常年轮茬种植品种均达到60多种,分别辐射带动发展丹参、栝楼等主导品种种植面积达1 000 hm2。

三是选择种植经验丰富、技术实力强的单位或企业进行引导扶持,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对中药材种植的全过程推行标准化管理,形成了有效的检测体系,使基地产品具有可追溯性。如济南禾宝中药材有限公司发展的核心示范基地面积达80 hm2以上,种植品种120多个,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上万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 000 hm2,被山东省评为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该公司成为集种植、科研、推广、饮片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推动中药产业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4科技支撑

围绕产业、依托基地,济南市创新实施“双三六”工程,在建设济南(平阴)万亩特色品牌基地过程中,规划建设了中药材科技示范培训中心,采取集聚人才、集约项目、集成技术措施,着力把示范培训中心建成农业科技创新孵化的阵地、科技人员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农民学习观摩培训的平台。专门配备中药材技术指导专家,实施了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技术推广研究“双推计划”项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沼渣沼液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安排栝楼、远志等道地药材优质栽培田,布置丹参、桔梗高产攻关田;开展针对性配套栽培模式研究,创新实施了“远志与玫瑰间作”、“白芍与桔梗间作”、“白芍与白术间作”、“白芷与天南星间作”、“短蔓栝楼与玉米间作”等药药和药粮间作模式,效益同比单作增长30%左右;济南禾宝中药材有限公司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承担了“山东道地药材品种筛选及产业化研究”等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长清区马山镇在建设特色品牌基地的过程中,与山东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聘请教授长期驻扎基地,承建山东农业大学中药种质资源库,成为高校学生实践基地。

15加工产业发展

中药材企业的数量和实力,特别是中药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和财政增税的意义重大。济南市在制定中药材产业规划的同时,根据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需求,结合全市区域种植实际,实施了加工龙头企业驻地带动工程,以公司为龙头,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化模式,采取“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定单收购、统一加工销售”形式。以禾宝中药材公司、人和中药公司为龙头,带动平阴孔村、玫瑰、孝直等8个乡镇,形成万亩栝楼、远志、玫瑰、桔梗中药材生产基地;以宏济堂、利蒙制药为龙头,带动董家镇、柳埠镇万亩金银花、桔梗、白芍药材生产基地;以远洋中药公司为龙头,形成长清马山镇及周边乡镇万亩栝楼、丹参种植基地;以润华药业为龙头,形成章丘相公庄镇等乡镇300 hm2金银花、板蓝根中药材种植基地;以深蓝、迅达康等为龙头,发展300 hm2中药兽药原料生产基地。通过企业与生产基地的对接,使中药材加工拉动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增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全面提高中药材产业的经济效益。

2存在的问题

21生产形式落后

当前,全市中药材生产形式主要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发动适宜种植县区、乡镇层层落实,多以农民为主体、分散种植经营的方式为主。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核心示范基地建设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由于缺乏配套先进生产技术,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会使中药材基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受到阻碍,资源转化经济效益率偏低,进而挫伤种植积极性。

22技术力量薄弱

质量是中药材种植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质量必须以技术为依托。虽然济南市针对产业基地发展实施了“双三六”提升工程,但面对庞大的种植区域,仍然存在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不仅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受阻,而且对科学种植及有效检测和控制带来不便,影响了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此外,由于无节制采挖,有些中药材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稀有道地药材资源保存和驯化研究滞后,阻碍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

23销售渠道不畅

在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时,人为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合同执行力不够,公司难以收购到原料,农户难以保证合同价格销售原料。销售渠道不畅与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不相适应,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中药材基地的发展。

3发展对策

31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人员素质

为尽快解决技术人员缺乏、生产人员素质偏低的局面,应适当提高待遇,调动现有技术人员积极性,稳定壮大中药材栽培、中药学、农学专业技术队伍,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实践水平。确保按GAP要求种植生产中药材,建立中药材质量检验标准体系,制备优质道地药材标准品,制定道地中药材地方标准和道地无公害中药材质量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质量检测和监管。

32拓宽信息渠道,提高营销能力

首先要抓好中药材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国家的政策法规及各药材市场的动态信息,科学判断生产品种和数量,避免盲目生产。其次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平面媒体提高优质绿色药材和道地药材的知名度,增加市场认可度,拓宽销售渠道。再次,应加强生产企业销售队伍综合营销能力的培养。相关部门及企业还应积极申请国家专项资金,使济南市中药材产业能健康发展。

33加强品牌创新,提升中药质量

应围绕道地药材做中药产业发展的文章,将道地药材和大宗药材列为主要产品,打造济南市道地药材的知名度,创新地方中药品牌。建立从生产到采收、贮藏、炮制、加工的质量监管体系,鼓励和推广天然、绿色、生态环保的种植体系,用生物或生物农药防治病虫,为道地药材生产和经营建立基础。

34加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外延度

结合济南市农业整体规划,注重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统一,兼具基础性、融合性和创意性特征,把中药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结合区位优势,将中药材产业引入旅游领域,拓宽发展空间。

一是将中药材种植与园林建设相融合,建设立体的中药材主题公园,使之成为集中药材种植、观赏、养生、健身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休闲胜地。

二是将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与都市型农业园区相结合,形成四季常绿、长年有花的“百草园”;借助中药材科技示范培训中心所承载的功能,从品中药茶、尝药膳宴、体味中药文化着手建设人文景观园。

三是建立面向大众的中药材博览园,包括中药材种质资源基因库、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园、中药材会展中心、中药文化展示长廊、中药材饮片厂乃至中药材物流仓储区等。

参考文献:

[1]王志芬,刘喜民山东中药材种植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11:114-116

[2]徐光文,谢贤荣陆川中药材发展对策初探[J]广西农学报,2003,6:25-28

[3]宋丽敏中药材搞间作套种有“套路”[J]中国农技推广,2011,2: 23-24

[4]胡智民,胡方明试论黄山地区中药材发展品种及基地建设[J]基层中药杂志,1998,12(1):3-4

[6]胡凤莲安康中药材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4:82-84

上一篇:山东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耐盐果树滨梅的特性与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