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院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论证分析

时间:2022-08-30 01:49:40

西部院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论证分析

摘要:高等院校开设的专业应主动适应社会与市场发展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急需既懂土木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又懂法律、懂外语的高素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西部高等院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面对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就业渠道。可以说,开设工程管理专业既可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又可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西部开发;工程管理专业;建筑业;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251-0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与科技、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正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对高教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教育与教学应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一、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为社会和国民经济部门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固定资产,满足生产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建筑业的发展能促进和带动许多关联产业的发展。建筑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容纳大量的就业队伍,在扩大就业和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党的十五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又把住宅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城市化发展、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和旧房拆除重建三方面来预测,21世纪前20年每年需新建住宅4.19亿平方米,住宅市场潜在需求巨大,建筑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这就需要培养大批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工程管理人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尤其是既懂土木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又懂法律、懂外语的高素质人才还较为缺乏,西部大开发经济建设急需大批工程管理人才。

1.从陕西省建筑业的发展现状看: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建筑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建筑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自1978―1998年,建筑业20年共完成总产值7 621.46亿元,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 792.2万平方米,平均每年按14%的比例增长,建筑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加快,商品房销售良好。2008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 066.06亿元,比上年增长44.8%;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 513.01万平方米,增长3.8%。但陕西省建筑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1)企业经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素质低下。由于历史的原因,陕西省国有建筑企业包袱沉重,建筑市场的开放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施工任务严重不足,产值下降,效益滑坡,债权债务加大,职工生活困难。

(2)科技进步对建筑业的贡献率低。主要体现在建筑产品工业化程度低,配套性、通用性差,生产规模小,标准、规范不完善,建筑产品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低水平生产状态,现场施工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生产率低,技术服务体系还未形成。

(3)劳动生产率低下,能源、原材料消耗高。人均竣工建筑面积是衡量生产率水平的主要指标。1998年,陕西省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4 752元/人,相当于人均竣工建筑面积32平方米,比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人均竣工建筑面积40―100平方米低许多,而单位面积能源消耗为同等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4倍。

(4)建筑工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据建设部质检司统计资料,八五期间由于基建规模膨胀,工程施工技术滞后,质检力量严重不足,使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自1991年起逐年上升,因房屋质量低劣,房屋渗漏花费的维护费用每年在20亿元左右。

我国开发西部的战略已开始实施,这必将对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给陕西省建筑业的发展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只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才能吸引内、外资,抓住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主动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主动适应陕西省及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2.从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面看:西部大开发为陕西建筑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急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由于以往的教育体制片面追求专业的特殊性,结果造成越来越多的人只懂越来越少的东西,只求对“口”而不具备广泛的适应性,专业设置狭窄,工民建只懂土建施工,给排水只懂设备安装,基建会计只会成本核算。面对环境变化的迅速,措手不及,在实际工作中遭遇许多具体问题。如在规划设计领域,计划经济时代住宅的规划设计服从于福利分配的需要,主要以一定的面积为控制指标,多采用套用标准图集的方式设计,设计单位难以考虑多层次、全方位的住宅规划设计,导致设计方案不符合市场需求,与市场脱节;另一方面,设计过于保守,不经济。在投资决策方面,由于决策人员素质低下导致决策失误。项目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既懂土木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又懂法律、懂外语的高层次复合型决策人员从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论证。西部大开发为陕西省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只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才能吸引内、外资,从而抓住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主动适应陕西省及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正如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说的那样,“必须把通才教育放在学生培养的首位,否则,我们的学生就很难适应今天这种瞬息万变的形势。”

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有土木工程类、经济类和管理类三大模块,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使学生既能掌握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能掌握建筑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掌握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公司,投资与金融领域、政府部门、教学科研单位等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工程监理、项目策划、房地产评估等职业,就业面广。另外,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毕业生也很容易转行,如从事室内装饰、资产评估、房地产中介经营及服务、物业管理等新兴行业。

近年来,陕西省各高校虽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急需懂土木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又懂法律、懂外语的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抓住机遇、加快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3.从高校布局看:目前陕西省境内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为主的面向全国招生的院校,在陕西招生数量有限,特别是陕北、陕南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另外,该院开设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的侧重点与其他几个院校也有所不同,他们侧重于理论研究,而该院侧重于实际应用。作为省属院校,为全省培养高层次的工程管理本科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抓住我国经济建设中心向西部转移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陕西经济建设培养更好的工程管理本科人才。

4.从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来看:建筑业是人才需求的热门行业,与建筑关系极为密切的工程管理专业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在历年的人才交流会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据有关资料分析,针对加入WTO后七年就业结构的变化预测,建筑业就业人数将增加2.2%,这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市场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另外,随着经济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地级市已限制专科学生户口进入市区,这也正说明各地市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更加坚定了我们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信心。

二、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员,增强企业竞争力

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等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妨碍穷国赶上富国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本的严重匮乏,而非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是有形资本的缺乏”。据美国经济学家乔吉逊估计,在美国的全部资本中,人力资本占75%―90%。这说明,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美国的资本组成中,绝大部分是人力资本。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用人力资本概念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解释,同样也适用于解释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例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陕西是一个人才大省,事实上恰恰是因为陕西与东部省份人力资本的差距导致了经济上的差距。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西部科技人员相关资料统计表揭示,1998年全国从业人员中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是3.5%,东部地区平均是6%,陕西是3.2%,不但低于东部地区,而且低于新疆(8.2%)、宁夏(4.9%)和青海(4.2%)。这些数字表明陕西并不是一个人才大省。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础设施的建设、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来自国内外专业的、成熟的、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先进管理水平的企业的进入,也对陕西省建筑企业形成很大的竞争压力,陕西省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在观念上、制度上、技术上和管理上创新,从自身素质、人才结构等方面充实公司实力,提高竞争力。从国内房地产发展和物业管理发展来看,发达城市如深圳、大连、上海、北京等地凭借人才优势,将现代管理学的一些前沿理论和运作模式引入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领域,由规范运作产生品牌效应,使品牌成为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规模的有效手段,从而使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快速发展。目前,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企业中,大专以上人才所占的比例不到50%,因此,要发展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是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就业面广,办学条件基础良好。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也要实行产业化,高等院校开设的专业应主动适应社会与市场发展的需要,目前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既顺应了市场需求,又满足了社会需要,也有利于高校学科设置的进一步多样化、科学化。所以,在中西部地区院校增加设置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是完全必要和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王兴成,卢继传,徐耀宗.知识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 丁巨涛,王奇民.西部大开发与教育产业化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4).

[3] 米春改.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向正规化迈进[N].中国房地产报,2000-10-18.

上一篇:上好《管理学》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