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卧床患者发生压疮风险的影响

时间:2022-08-30 01:10:08

循证护理对卧床患者发生压疮风险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卧床患者发生压疮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80例有压疮风险的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压疮患者5例,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患者发生压疮1例,发生率为2.5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循证护理;卧床患者;压疮;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40-01

压疮也称压力性溃疡,是局部组织持续受到外力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神经营养紊乱,造成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多发生于昏迷、截瘫、偏瘫、骨折等翻身不便的病人及年老体弱者、病情危重需长期卧床且营养不良的病人。好发于背部、骶尾、足跟、耳郭等骨突处[1]。压疮不仅加重患者病情,延长治疗时间和护理工作量,而且也消弱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增加经济负担,因此,预防压疮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有压疮风险的卧床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80例有压疮风险的卧床患者,年龄31~85岁,平均54.35±9.87岁,其中男47例,女3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压疮评分8~15分,平均12.67±1.64分,排除已有压疮、合并下肢动脉疾病、糖尿病以及血管源性营养不良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压疮评分等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 确立循证问题: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是局部性因素(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和全身性因素(感觉丧失、营养不良、组织灌注不足、年龄、体重、体温、精神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什么,以及如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干预等。

1.2.2 检索证据:根据确立的循证护理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查找关于压疮发生的原因、机制以及预防方面的文献,以寻求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

1.2.3 评价证据:对证据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1.2.4 应用证据:通过评价获得最佳研究证据,结合临床专门知识、压疮护理经验,并与患者需求相结合,制定出最佳护理方案。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压疮知识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学习;②加强基础护理,有规律、定时变化和翻身拍背;③重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压疮知识的健康教育;④对新入院患者常规进行压疮综合评估(高危患者、危险因素及易患部位);⑤严密观察,应用压疮防护用品等。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压疮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发生压疮患者5例,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患者发生压疮1例,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

3 讨论

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潮湿是导致长期卧床患者产生压疮的主要原因[2]。压力是指支持平面对受压部位产生的力,局部组织的压力主要由重力引起的,压力会造成局部软组织的缺血,引起周边血管扩张反应;剪切力是指不同层次或部位的组织间发生不同方向运动时产生的一种力或者说是一种对于骨突所产生的平行拉力,剪切力作用于深层,能切断较大区域的血液供应,导致组织张力下降,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摩擦力是指人体处于不稳定的有持续倾滑的趋势时,其支撑面就受到支持平面对其的摩擦力。可破坏角质层,造成表皮间起水泡和一些皮肤损伤,从而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3]。潮湿刺激导致皮肤浸渍、松软,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紊乱加重压疮的形成,易为剪切力、摩擦力所伤。因此,针对压疮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全身和局部以及心理、生理的全面综合护理,才有利于压疮防治。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专门知识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参照患者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决策过程[4]。循证护理以文献检索证据为依据,改变了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在实际护理实践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对循证问题做出最有价值分析,善于用脑思考问题,用眼观察问题,用心护理患者,并在临床中运用最新、最佳证据对患者实施护理,这不仅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方式,同时也改善了临床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判断力、观察力、理解力、科研能力及工作技能[5]。循证护理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特定、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将来自科学研究的结论与临床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从压疮患者的实际出发,对压疮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循证护理,明显减少压疮护理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同时,通过循证护理,积极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想法,针对性进行教育指导,提高了对压疮发生的认识水平,使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炳芳.压疮的治疗及护理.全科护理,2009,7(3):709

[2] 喻蛟花,乐革芬,黄海燕,等.外科压疮高危患者的循证护理.护理学杂志, 2009,24(4):4-5

[3] 徐燕飞.个性化早期护理干预对卧床老年病人压疮发生风险的影响.全科护理,2009,7(7):1737-1738

[4] 薛利红.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8):123-124

[5] 粱娟.循证护理在脑卒中病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09,7(1): 7-8

上一篇:诊断性刮宫术在绝经前\后妇女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初步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