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农业节水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时间:2022-08-30 12:57:29

分析农业节水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农业局,河北 怀安 076150)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以及资源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本文分析了农业节水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业节水;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61

实行农业节水,发展节水灌溉,最大化的配置好水资源,促进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可以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问题,缓和供需矛盾。在农业节水技术中,通过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来实现节水是有效的解决办法。

1 种植抗早品种,发展早作农业

为了节省农业用水,可以从减少灌溉来入手,选择种植那些抗旱的作物,就可以有效地节约灌溉用水,这种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可以使用抗旱节水技术,从而减少农业用水,节约水资源。在发展农业过程中,要注重对坡面水系的治理工作,农民可以在田间建立小型的水利工程。选择抗旱作物,它们本身对水分的需求不多,可以减少灌溉的次数以及水量,通过建立小型的水利工程,就能够利用自然降水,去灌溉作物,减少对水资源的利用,有效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 地膜覆盖、深耕

使用地膜覆盖,需要平整土地,再开沟;结合土壤内的墒情,先将作物种子播种完,之后在盖上地膜,也可以采用先覆盖地膜后种植的方法,最终要让膜面出现2条小垄沟。为了节约用水,就需要能够较好地保持土壤的水分,可以用地膜、作物秸秆,将它们覆盖在土地上,就可以较好地保持土壤的水分,地膜面的2条小垄沟也可以帮助保留自然降水。除此之外,每667m2土地会需要2~2.5kg的地膜量,使用地膜的成本较低,但是地膜技术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能使用,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地膜技术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发展和优化,由于其受作物N植结构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地膜技术的使用率,就需要调整种植结构。

深耕主要是相对于新修的梯田来说的,需要在修建的当年进行深耕2次,并且要施放有机肥料。之后到次年的春季,再进行2次翻耕[1]。这样可以有效的让土壤变得疏松,活土层的厚度能够增加,有效地调整和优化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吸纳、储蓄水的能力,这对作物根系发展也有好处,可以让根系下扎的更深。

3 农艺栽培技术,进行科学种植

选择正确的抗旱作物品种是基础,在选择好之后需要结合作物的生长特点,进行种植,在种植的时候需要保持作物之间的密度和间作套种,之后就需要在地上覆盖上地膜。要注重对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对于抗旱作物,要依据各自的特点,注意种植的密度,不同的种植结构,其节约水资源的效果是不同的。

4 对甘薯、玉米以及蔬菜采取起垄栽培的措施

起垄栽培就是沿着等高线进行开沟起垄,如果是在干旱的区域,那么这一系列的工作就需要一次完成,包括开沟、施肥、播种、起垄以及覆盖地膜。适用于起垄栽培技术的作物有甘薯,玉米和蔬菜等。在对作物采取这一技术时,需要考虑其是否适合套种,这是因为种植结构会影响地膜的覆盖技术使用。

5 采用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覆盖

采用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覆盖,同时采用保持性的耕作技术,通过把作物的秸秆或者残茬留在表层土壤里,这样做可以达到减少耕作次数的目的。结合实际的残留数量以及作物的品种,来选择覆盖的方式,垄沟覆盖以及条带覆盖。把秸秆留在田里或者覆盖在土地上,其目的都是为了要减少耕作的次数,进而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业节水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每种作物品种都不同,使得其秸秆与残茬也不相同,这就需要能够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覆盖方式以及耕种方式。

6 对抗早保水剂进行推广应用

保水剂的出现为农业节水带来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其本质上是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强吸水性能的特征,在自然降水时,可以通过保水剂吸收大量的水分,可以达到比起自身重量大数百倍的水分,形成一个“小水库”。使用保水剂,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的吸水能力,增加含水量,同时保水剂还可以反复的使用,能够不断地吸水和渗水。其应用到农业中,方式包括拌种、种子包衣以及拌土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保水剂的时候,其用量以及使用方式需要结合作物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区别,实现对水的最高利用率。

农业节水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之间联系紧密,在使用节水技术时需要注意和种植结构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水资源,合理地优化种植结构,实现农业节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丽英.种植结构调整对农业节水潜力影响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1).

上一篇: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下一篇:片烟空调库节能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