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29 11:36:11

谈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增强体质,培养优秀品质及高尚品德的重要阵地,因此,搞好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对学生素质教育不可逾越的阶段,体育游戏由于具有游戏性、娱乐性及竞争性的特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兴趣

初中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章教学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材的具体体现。所以,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长时间来致力研究、探讨,努力解决的课题。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学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基于当前初中体育教育方法与模式单一的现状,体育游戏在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中将会有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体育游戏的特点:(1)目的性。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体能,发展智力,达到教育与娱乐的双重目的;(2)教育性。使参加者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全面发展;(3)多样性。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不受年龄、性别、职业、体能、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可因人、因地、因条件不同来开展活动;(4)竞争性。在机会均等的原则下,按统一的规则公平竞争,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深受青少年的喜爱;(5)趣味性。参加者能轻松、自由、平等地参加活动,使参与者拥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除了以上特点外,体育游戏还具有易行性、普及性、娱乐性、智能性和知识性等特点。

2.体育游戏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体育游戏因具有娱乐的特性,故能吸引学生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爱好与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把那些既重要又需要反复练习,且又比较单调、枯燥的技术动作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如常规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采用音乐伴奏的体育游戏,可减轻疲惫和消除疲惫引起的不愉,还可改善心理环境,调节运动器官的生理机能,使学生愉快而轻松地完成一堂课的学习任务,既达到放松、恢复的目的,又可增强体育课自身的吸引力。

3.体育游戏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技能会因其特殊性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得部分学生或多或少地具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比如:害怕心理、焦虑心理、孤独心理、反感心理等,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如有的学生身材矮小、肥胖、体弱或有某些方面的残疾等。他们在练习中害怕做不好动作被别的同学讥笑而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利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起到促进作用。因为体育游戏具有均衡性和易行性,可以减少学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由于体育游戏有很强的娱乐性,可以让学生在很放松的心态下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

4.体育游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无论什么游戏,都必须具备参与者、场地、器材和规则等因素,其规则可由教师规定,学生执行,或学生自行商定。无论哪种方式,都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因为在整个游戏过程巾,每一个人既不愿因自己的失误而破坏全队的成绩和名次,又不愿违反规则使全队受罚或被取消比赛资格。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集体性游戏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行为,使平时纪律较差的学生能够养成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体育游戏提倡协调配合和个人的成功在集体的成功之中。

二、体育游戏的运用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经看到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体育游戏具有健身、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和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功能的作用,同时能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选用游戏要从实际出发。选用游戏要从实际出发,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年龄上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生理、心理的变化。低年级的学生,多数处于青春发育期,女生多喜静厌动,加之参加体育活动较少,身体锻炼不够,会出现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向。教师应发挥游戏教学功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能,高年级学生,精力和体力充沛,新陈代谢旺盛,生理机能趋于稳定,身体素质水平较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能与智能和谐,促进学生素质水平全面提高。另外各学校、各年级、各班以至各人的身体、技术、纪律、场地、器材和气候等都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各自特点的有效措施。

2.游戏教学要循序渐进。游戏教学要在掌握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制定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选择游戏时,要根据中专体育教学的任务,既考虑运动量、密度的合理安排,又考虑到全面锻炼身体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3.体育游戏要加强教学组织。为了达到较好游戏效果,教师在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备好课,课中教师可直接或间接地参加学生的活动,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同时,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来调整练习的强度与运动负荷,并及时防止消极情绪与敌对情绪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苏树斌.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

[2]王笑一.论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2008,(03).

[3]戴永琴.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期刊论文)――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12).

[4]周长江,周志华.体育游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第16卷第5期.

[5]许建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教育时空.

[6]期刊论文.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原则研究――科教导刊.2010,(14).

上一篇:数困生与数优生的界定探讨 下一篇:历史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