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9 09:57:00

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关键词】带状疱疹;更昔洛韦;复方甘草酸苷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51-0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某一神经痛及该神经支配区域皮肤上群集疱疹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1]。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常在发病前出现,儿童往往轻微或无痛,而老年疼痛则常剧烈,尤以脑神经受累时突出,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2]。我院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4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74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未使用抗病毒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调节剂,均无严重肝、肾功能疾病。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7例,观察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19-71岁,平均(54.5±11.5)岁,病程1-7天,平均(3.5±2.1)天。发病部位:头面部3例,胸背部13例,腰腹部17例,上肢3例,下肢1例。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21-72岁,平均(53.6±10.4)岁,病程2-7天,平均(3.7±1.9)天。发病部位:头面部2例,胸背部14例,腰腹部17例,上肢2例,下肢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250mg更昔洛韦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观察组患者更昔洛韦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并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治疗15d。患者局部有红肿渗出者给予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渗出减轻后涂抹百多邦。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以及后遗神经痛情况。

3讨论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嗜神经和皮肤的特点。初次感染病毒经呼吸道黏膜侵人人体,临床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以后病毒进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并沿神经纤维向中枢移动,持久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当宿主细胞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再度活动并生长繁殖,受累的神经节因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病毒沿神经纤维播散至皮肤发生节段性群集水疱,即带状疱疹[3-4]。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治疗以抗病毒、止痛、消炎、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和后遗神经痛。

更昔洛韦是一种合成的核苷类广谱抗DNA 病毒药物。更昔洛韦可竞争性抑制DNA多聚酶,并掺入病毒及宿主细胞的DNA中,从而抑制DNA合成[5]。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成份为甘草酸苷,是从药用植物甘草根茎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活性成份,复方甘草酸苷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而无其副作用。 另外,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本研究显示,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好,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 庆俊,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J]. 现代预防医学,2011, 38(21):4517-4518.

[2] 毛云靖, 王翠凤, 张敏. 更昔洛韦联合赛庚啶、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 药物与临床, 2012, 50(11):61-62.

[3] 曾嘉. 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 药物与临床, 2012, 2(8):45-46.

[4] 薛春梅, 潘日兴. 联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120例临床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4): 140-141.

[5] 曹爱东. 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9):697.

上一篇:抗生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下一篇: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