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

时间:2022-08-29 08:42:22

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

摘要:作为工程的实际管理者,需要对各部门之间工作进行必要的协调管理,只有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完美的协调整合,减弱各部门间工作的差异性,才能实现工程顺利而安全的进行。

关键词:施工技术;现场管理;成本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建筑活动中,由于不同专业有各自的特性,难以做到完美的配合,难免出现各类施工问题。然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专业本身的发展都比较完备,只是由于专业间难以有很好的协调、调度,这才导致问题的发生。由此可见,想要将工程建造出高质量、高水平,工程管理方就必须密切关注各专业间的协调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建筑的预期目的。

2.工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专业、各部门的因素,使得工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因素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施工技术方面

在当今的建筑活动中,高新技术在各专业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水电、空调、监控、宽频网络等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存在于各种新建筑之中,在这些技术应用的越加广泛的同时,人们对于其安装的技术、方法、水平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由于每一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空间及安装次序的要求,在对其进行布局时候,若是不能将所有问题都全面的认识清楚,并仔细谋划,就容易为工程造成问题。

由于个人审美观念的发展,在现代建筑中,建筑商们进行建设的每栋建筑都形成了各自的独特特点,不同的建筑之间很难找到雷同之处。大量异类建筑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施工建设的难废,更为不同专业之间的配合加大了难度,这极易造成问题的发生。

由于技术的革新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施工人员不能快速的掌握最新技术的操作与使用,也会给建筑施工带来问题。

2.2管理体制方面

现在的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大多会将工程进行分包。由于各单位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希望自身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从而为本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导致了分包单位之间工作内容产生混乱,这极易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增大了管理方面的难度。

其次,由于施工组织制度上的缺陷,导致了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责任不够明确,消极怠工,相互之间推卸问题。另外,由于管理与施工人员业务素养以及个人素质上的差异,这极易给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造成麻烦,成为工程产生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最后,由于不同专业之间分工之间的问题,不同专业的人员对于其专业之外的技术、工序上的要求几乎都没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与掌握,甚至由于技术上的革新,导致部分人员对于自己专业上的技术控制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这就给专业间的协调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问题。

3.施工协调方法

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其实只要能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合理的制定施工工序,按部就班的完成规范要求,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深入的思考,做好协调工作其实并不难。然而在实际的工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专业进行协调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工程中一项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解决工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问题,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出发:

3.1重视工程协调工作

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者,要提高自身责任意识,认真对待自己所经营的工程。在工程运作的过程中积极协调工程各部门,合理的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之间的工作,以对工程负责的心态推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2健全管理机制

长久以来,人们在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在较多的情况下并没有建立完备的管理机制,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工程管理,这不利于工程的建设,加强工程管理机制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在建设工程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工程的管理者应当注重工程上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在技术以及人事的管理上可以吸取他人的优秀经验,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为工程上的每一个参与人员确立明确的定位,规范管理秩序,进而实现健全管理机制的目标。

3.3改进协调管理的方法

要实现对于工程协调管理进行改进的目的,管理者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第一、技术上的协调工作。图纸质量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在图纸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对于自身的专业工作一般都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但是在与其余专业进行配合的时候就常常会出现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工程的管理者应当在进行图纸会审的过程中认真的落实图纸内容,发现并解决问题,将问题解决在图纸上。图纸会审是对各方工作进行协调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图纸会审的时候,工程的各参与方都将会对自己手中的工作进行技术交底,此时,由管理者对各方进行调度、协调,使得各方对于其余部分的工作内容有个充分的了解,可以有效的发现并解决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对于工程管理的协调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管理上的协调工作。管理者在进行各方协调工作的时候,不仅要对技术上的问题予以重视,更需要为工程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机制,通过规范工程管理来实现协调各专业之间配合的目的。要实现管理上的协调工作,管理者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①挑选对于工程各步具有全面了解并对各项工作都掌握充分的人员,成立合适的领导小组来对各个专业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从而保证各个专业之间的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②明确各问题的责任,建立合理的惩奖制度。在建筑工程过程中建立合理的分级制度,明确各级的责任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订立完善的惩奖制度,有功必奖、有过必罚,以严格的惩奖制度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工作热情。③建立严密的验收制度。在建筑从图纸设计进行到成品阶段的时候,应当进行必要的工程验收。在这个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由图纸之中走进现实,这更加的形象直观。在这个阶段进行工程验收,可以通过对于实物的观察,直观而准确的发现工程中的缺陷与不足,专业之间的协调问题可以通过此时的验收工作来发现并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进而有效的减少工程中的问题。

第三、组织上的协调工作。为了达到协调各部门之间工作的目的,工程管理者可以设置专门的协调制度,定期举行协调会议。在协调会议上可以将这一阶段内发生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并且明确下一步的工作内容与各自的工作任务,使得每个专业对自己的短期任务与责任有个明确的了解,便于本职工作的展开。

3.4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应当学会总结经验

对于工程管理人员而言,在工程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全新的,不同以往的,而有的问题则在工程与工程之间,甚至是同一工程之中都会发生数次。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工程的管理者,在问题发生之后,除了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之后,应当对于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让自己对于工程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减少问题重复发生的可能,甚至加以避免。

3.5为技术、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

就建筑工程而言,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都是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其工程质量的优劣与操作人员的能力密切相关,各部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可以为工程顺利而完满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工程管理者在加强工程管理、协调各部分工作的情况下,应当注重各部分工作人员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尽力避免问题的发生。

4.小结

在建筑的整个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工程的管理者以及技术支持者,应当对于工程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认识,并为此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

上一篇:热水供热环状管网水力计算及压力分析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