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环境下的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时间:2022-09-11 01:11:28

EPC模式环境下的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摘要: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EPC模式的特点和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详细论述了采用EPC采购模式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要点,并分阶段讨论了在整个项目周期内各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项目

关键词:EPC模式 工程造价 确定 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工程项目EPC采购模式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初采用这种模式建设项目,业主是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希望工程项目最终的合同价格和建设工期在项目初期就可以确定。近年来,EPC模式作为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的新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业主和承包商的推崇,EPC模式的优点就是项目的最终价格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业主承担风险减少以及设计与施工的并行实施有可能缩短项目周期等。因此,根据该模式特点,探讨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EPC模式-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新模式

EPC是英文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的缩写,意思是设计、采购和施工。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在传统的工程项目承发包中,普遍存在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相互脱节,在质量、安全、进度和现场管理以及衔接部位,缺乏统一调度和协调,造成了项目整体效率低、效益差。因此,实际工程中业主宁可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期望在合同中固定价格、固定工期,并保证项目成功建设,从而使工程的成本和自己分担的风险具有更大的确定性。

2.建设项目EPC模式特点

2.1 EPC总承包商全权负责

该模式要求EPC总承包商具有很高的总承包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设计、施工和采购全权负责,指挥和协调各分包商,处于核心地位。EPC模式给承包商的主动经营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承包商需要承担更广泛的风险责任,如出现不良或未预计到的场地条件以及设计缺陷等风险。除了承担施工风险外,还承担工程设计及采购等更多的风险,特别是在决策阶段,在初步设计不完善的条件下,就要以总包价签订总承包合同,存在工程量不清、价格不定的风险。另一方面,对承包商而言,虽然风险加大,但这些风险承包商可以通过报价体现,同时可以在施工时通过设计优化谋取额外利润。

2.2 业力受到约束

EPC模式的承发包关系与传统的承发包关系不同,在签订合同以后的实施阶段角色发生变换,承包商处于主动地位。EPC承包商有按自己选择的方式工作的自由,只要最终结果能够满足业主规定的功能标准。而业主对承包商的工作只进行有限的控制,一般不应进行干预。例如,FIDIC银皮书第3.5条规定,发包人就任何事项对承包人表示同意或不满意时,应该与承包人商量,促使其做出努力,达成协议;如不能达成协议,则发包人应按合同做出一个公平的终止,并接管所有有关环境。这些通知和决定,应该用书面表达同意或不同意,并附有支持材料。各方应对发包人的同意或不同意加以实施。在发包人发出通知14d内,承包人可以通知发包人,表示失望和不支持。此时,就应该启动合同争议解决程序。

2.3易于工程管理的项目

EPC模式业主参与工程管理工作很少,一般由自己或委托业主代表来管理工程,重点在竣工检验。在有些实际工程中,业主委派项目管理公司作为其代表,对建设工程的实施从设计、采购到施工进行全面的严格管理。总承包商负责全部设计、采购和施工,直至做好运行准备工作,即“交钥匙”。由于全部设计和工程的实施、全部完全装备好的设施的提供,以至于业主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都是由承包商承担,因此对业主来说管理相对简单,极大地减少了业主的工作量。同时业主承担的项目风险减少,项目的最终价格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

3.EPC模式下的承包价格的确定

EPC总承包模式合理的承包价格的确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合同类型的确定、采购方式的选择、计价模式的选择、报价的分析、审核等几个方面。

3.1采用总价合同确定承包价格

EPC承包模式的特点,对业主来说,选择承包商的程序比较简单,项目的最终价格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根据合同计价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固定总价合同、调值总价合同和固定工程量总价合同。

3.2采购方式尽量采用邀请招标方式

造价确定和控制需要靠一套完整的控制体系,最好的控制体系就是由市场形成价格,采用招标采购方式。项目采购招标的模式一般分为:公开招标、议标和邀请招标三种方式。EPC的承包模式是设计与施工捆绑式,考虑其组织模式特点,最好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而不是议标或公开招标。采用邀请招标方式,业主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调查研究获得的资料,根据技术力量、管理水平、过去承担类似项目的经历和信誉等选择数目有限的承包单位参与竞标,这样参与竞争的承包单位少,对承包商的审核细致全面,有利于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同时招标工作量小,可以节约评标的时间和费用。

3.3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推行“无标底”中标

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是由招标人按照统一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编制的详细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招标人或委托的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的计价方式。工程量清单计价通过量价分离、自主报价的招标方式,引导承包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同时体现了风险分担的特点,有利于为双方创造一个公平合作的环境。推行无标底招标,按照合理低价中标原则,力求工程价格更加符合价值基础。结合质量、工期和安全等条件,择优选择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信誉可靠的企业承建工程。

结语

EPC模式是一种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的新模式,它顺应了“小业主,大监理”的发展趋势。承包商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业主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并减少参与力度,必然要追求项目的最终价格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有利于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因此探讨EPC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必将促进EPC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水波,何伯森.FIDIC新版合同条件导读与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许云龙,徐帆.业主委托的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

[3]刘尔烈,国际工程管理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1

[4]FIDIC.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张崇涛,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3

[6]张水波,王扬、EPC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J],国际经济合作,2000(8)

上一篇:代建制模式下工程质量控制探讨 下一篇:城市交通视角下的容积率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