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一二三四”

时间:2022-08-29 07:08:51

记叙文写作指导“一二三四”

写作是很诗意的,可以记录自己的见闻、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情感、宣传自己的思想,甚至可以放飞思维、大胆想象,让自己的心灵不受时空的约束。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轻轻松松写好文章,让诗意的写作变得得心应手、称心如意呢?这是从事作文教学的教师们渴望得到的答案。

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初中作文教学最重要的还是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如何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出一流的记叙文呢?笔者的建议是,努力体现“一个中心”“两个亮点”“三个必须”“四个务必”。

一、一个“中心”

几乎所有的考试满分作文都是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思考感悟,而且各市中考作文题都直接或间接地要求学生发现自我,回眸成长轨迹,审视自我,探索成长的奥秘,书写理性的思考,表达真挚的情感。因此,在日常的写作指导中坚持以“我”为中心,写“我”身上或身边发生的最真切的事,这一“中心”至关重要。

1.叙写“我”生活中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事。“我”的人生经历与众不同,“我”的生活状态与众不同,“我”的生活感悟自然与众不同。因此,留心观察积累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思考事情的本质意义,具体完整地写出来,最容易产生震撼力,引人入胜。如课文《幽径悲剧》《都市精灵》(苏教版,以下举例皆同)写的都是作者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人回味无穷。

2.抒发“我”内心饱蕴深沉的真挚之情。“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感是记叙文的生命,“我”的情感真挚浓烈,才能打动人心,才能感染阅卷老师,让阅卷老师进入情境,认同文章的真实性。如课文《散步》《背影》等都是记叙生活的真实篇章,抒发的都是内心的真挚之情。

3.阐明“我”思考感悟到的普遍人生哲理。考场记叙文一般不是性情作文,有负载,需要揭示出普遍的人生哲理或者社会意义,表达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最好能上升到人的精神层面,比如人性的、民族的、文化的等。如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一文结尾“忘我就是快乐”,萧乾的《枣核》则在结尾道出:“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二、两个“亮点”

很多人读文章首先是被文章的标题吸引,然后迅速去读开头和结尾,如果首尾也很精彩,就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由此可知,“拟好标题”和“首尾精彩”这两项是吸引阅卷教师注意、赢得其好感的关键。把“拟好标题”和“精彩首尾”作为整篇文章的亮点来写,也是博得高分的捷径之一,更是写作指导的有效策略。

1.给文章拟一个好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整个文章的要义都集中在标题上;标题也是阅卷教师的眼睛,阅卷教师首先感受卷子的整体质量——书写和卷面的整洁程度,然后会马上阅读标题。所以,巧妙漂亮的标题可以赢得阅卷教师的好感,博得高分。

好的标题有四项要求:(1)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文题“经历风雨”写主题为勤奋与坚持;(2)范围要小,直见主题,如文题“母亲的安慰”写主题为理解与支持;(3)标题宜短,言简意赅,如文题“永不言弃”写主题为执著追求;(4)不要把提示语当标题,如中考作文题:以“孝敬父母”为话题,自选角度作文,文题绝不可以用“孝敬父母”。

2.打造精彩的开头结尾

有人提出好文章的标准是“凤头、猪肚、豹尾”,所谓“凤头”就是要使文章的开头像凤凰的头一样俊秀、精致,有吸引人的魅力,让人愿意继续读下去;所谓“豹尾”就是要使文章的结尾像豹尾那样刚劲有力,让人回味无穷。

好开头的三点要求:一是要突出主题,让读的人明白文章的主题;二是短小精悍,很快入题,紧紧扣题,不写与主题无关的话,一般以100字左右为宜;三是要引人入胜,通过运用修辞、联想、描写等手法写出文采,引起读者的兴趣。

好结尾的标准:一是简洁有力,既能自然地结束文章,卒章显志、深化主题,又能意味深长、启人深思,一般100字左右为妙;二是呼应开头,浑然一体。

三、三个“必须”

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和叙事为主要内容,写记叙文要清楚交代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记叙的事情无论大小,若能实现三个“必须”,就相对容易成功。

1.必须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包括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和感悟,这是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但不排除几个记叙片段的蒙太奇组合。关键是要运用记叙的手法,在组合中传达出深刻的内涵。也有人提出著名的文章写作方法,即“写两段,不重复”,实际上就是写两个记叙的大段,构成一种关系,紧扣文章的话题和中心。

2.必须有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要有清晰的人物形象,就要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白描、工笔、细节、烘托、侧面、对比等艺术手法,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王老善爱思考、爱发言,但经常表意不清。他有两个外号‘喋喋不休一语无伦次’。他流传最广的一句名言是:‘来,我给你画个自画像。”’

3.必须有富于变化的故事波澜。为文忌平铺直叙,贵一波三折。有波澜、有起伏的文章,才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常见的波澜设计方法有:峰回路转法,如初中生现代文阅读《假币》;欲擒故纵法,如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设计悬念法,如课文《变色龙》;欲扬先抑法,如课文《白杨礼赞》。

四、四个“务必”

针对多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文体不清晰、主题不明确、线索不明朗、重点不突出等问题,笔者要求学生构思文章时做到四个“务必”:即务必精心提炼文章的主题,务必精心打造文章的线索,务必精心安排文章的结构,务必精心确定文章的重点。

1.务必精心提炼一个文章的主题。记叙文写的主要内容是事件及感悟,而对于一篇文章而言,重要的不是事件,而是事件的意义,也就是文章的主题。主题决定了文章的思想性和深刻程度,是产生艺术震撼力的关键。突出主题的技巧是将主题浓缩为一句话,在文章的开头、段首、段尾、结尾反复巧妙出现,既紧紧扣题,又逐步深化主题。当然,这样反复扣题的句子可以在句式、内容上稍作变化。如课文《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要赞美白杨树”一句在文章的开头、段首、结尾反复出现了五次。

2.务必精心打造一条文章的线索。打造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能让文章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条理性,有效避免偏题走题。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线索可以是一个实体的事物,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如课文《白鹭》就是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一句话贯穿文章的。

3.务必精心安排一种文章的结构。什么样的文章最能打动人?结构严谨巧妙是关键。文章的结构有很多种,但是,最常用的有四种:总分结构、并列结构、对比结构、递进结构,当然,很多文章会有多种结构交叉并用的情况。

4.务必精心确定一个文章的重点。一篇优秀的文章必定有一个明确的重点,抓住文章的重点才能使文章结构紧凑、主题突出、层次鲜明。确定重点的方法是紧扣文章的主题和线索,每篇文章只要突出一个重点,浓墨重彩来记叙、描写,使文章的内容充实、人物形象清晰、感情真挚。

参考资料:

1.方洲《中考作文轻松提分宝典》,华语教学出版社。

2.王开东《如何打造超一流的考场记叙文》,《求学高分作文》2012年第1期。

上一篇:育审问之花结探究之果 下一篇:关于如何融合阅读和写作的一点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