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开发周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时间:2022-08-29 05:59:51

农村小学开发周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摘 要: 对校本体育课程资源内涵、价值取向、教学方案的制订、组织实施及评价进行分析研究, 依据本校特色,结合本校实际开设校本课程,既顺应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潮流,开发了学生喜欢的体育校本课程,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实验角度对小学周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内容选择及实施评价等进行了探讨,突破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和开放性,大幅度优化了课程结构。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体育课程资源 校本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逐渐确立以“健康第一”为理念核心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课对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现行体育课程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例如,教学中经常感到教学内容不够新颖、充实,其选择性、实用性不强,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够深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与终身体育接轨。为此肯定现有课程资源的同时,应不断加大对周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不断充实和更新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选择性和民族性,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教学质量,为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体育与健康标准》提供条件。

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1.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31个教学班,1600名学生为实验样本,实验前后本校学生的相关因素作为纵向比较。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一方面,全体体育教师积极调查学校课程的教学资源及有关活动场地、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寻找教学中存在的如资源匮乏等问题。

(2)开发研究。体育组成员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收集周边有关体育资源,精心筛选,汇编成地方乡土教学材料,为体育教学提供辅助教材,如:爬山、滚铁环、踢毽子、造房子等。

(3)合理利用。在备课时我们要适时地分析、利用辅助教材,并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内容的选择不够广泛。通过平时的体育教学发现,有时我们精心设计了一节课,但实际教学时还是有一些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经过观察和交流发现,学生其实很喜欢上体育课,只是认为教师编制的教材内容不合“口味”,所以他们不感兴趣。为此,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安排有选择性的教材内容,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内容,学生才会全身地积极参与练习。

(2)教材内容不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多样化的技能对学生今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是否真的有用呢?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终身锻炼所用。

2.开发周边教育资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1)可行性。本地有丰富的周边教育资源可开发利用。体育组教师多方面的调查与收集人文资源、乡土文化资源、民间体艺资源等都可以为教学所用,作为教学辅助教材。

(2)必要性。周边教育资源可以弥补我校教育资源的短缺。体育组教师通过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发现有许多教育资源可以解决现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些困难。例如,可以利用一些民间体育项目(滚铁环、跳绳)和新兴的运动项目(体操、小网球)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四、结论与建议

1.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体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在体育健康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以外,还应鼓励班主任、有体育专长的教师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此外,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有体育特长学生的骨干作用,例如请他们示范、辅导等。在校外,还可利用与开发社会体育指导员、家长等人力资源,请他们辅导、督促和帮助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

2.周边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各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备水平大不相同,特别是西部地区和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严重不足,只能改造和发挥现有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的作用和多功能、利用和开发自然地理环境资源,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从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3.体育与健康信息资源利用与开发

学校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和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体育与健康信息,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

五、结语

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要更新观念,打破原有课程的框架,将课程视为开放系统,拓展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全面开发和利用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按照健身性、兴趣性和适应性等原则进行选择,以选取最佳的资源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李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第一版.

[2]李大春,主编.实验新课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第一版.

[3]李志宏,邱孝玉,主编.新课程校本教研的示例和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第一版.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