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为我”的享乐主义

时间:2022-08-29 04:41:58

【摘 要】一般人说起享乐主义都是将它作为一种低俗、自私的人生哲学来看待,但是真正哲学意义的享乐主义人生哲学并不是这么浅薄。无论是西方的伊壁鸠鲁主义,还是中国杨朱的“为我”思想,都是有着其内在深刻的潜在意义的。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来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耻于言利的国度里,提倡享乐主义的杨朱思想,更加值得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杨朱思想;享乐主义;为我

人生哲学有很多种,有悲观主义、乐观主义、实用主义、虚无主义、道德主义、利己主义、利他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等,而在哲学思想史上,享乐主义者只要以明确的形式提出他的主张来,而不加以丝毫虚伪的掩盖――甚至把它当做道德论的本身,那么他就必然蒙受恶名,而且备受攻击,不论是古希腊的伊璧鸠鲁也好,十八世纪法国的爱尔维修也好,都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来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耻于言利的国度里,――几乎与伊壁鸠鲁同时的战国时期――也出现了一位伊壁鸠鲁式的人物――杨朱。

杨朱,相传他是老子的弟子,他的学说也被归为道家的一部分,在先秦诸子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据《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一句:“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知,杨朱的思想在当时还是属于显学的,但是却没有留下作品,他的见解只能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等书中,(虽然有人认为《列子》是由魏晋时的人假托其名所做的一部伪书,但是这也只是一种说法,本文还是把《列子》中介绍的杨朱思想当做杨朱思想的延续)。

有人习惯将杨朱的思想归结为主义,其实不然,杨朱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前提是他的为我、贵己学说,杨朱的这个学说,在后来有两个版本的描述。一个见于《孟子・尽心上》,“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另一个见于《韩非子・显学》,“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一毛不拔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当然这个词的意思离杨朱最初的意思早已是偏差到不止十万八千里了。这种观点表面看起来很荒谬:只要拔一根毫毛,就能够有利于整个天下,这样的事情都不肯做,岂不是太自私、太小气、太不像话了吗?一般人看不起利己主义者、享乐主义者也都是以此为出发点,但是杨朱胆敢公然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他的主张能够风行天下,也自然有他的道理。杨朱的原话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从而有了杨朱为我、贵己的观点。

孟子奉行王道,他看到了杨朱学说对他王道学说的威胁,将他和奉行兼爱的墨子看做自己最大的敌人,孟子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因为杨朱为我、贵己思想的背后是对国家、政府,功名利禄的不看重。如果按照孟子之言,人人都不为己,都为天下(这也是为什么孟子受到历代君主推崇的原因),实际上最后的后果就会是:悉天下奉天子一身。除此之外,人人都是统治者的工具。

杨朱以其明察秋毫之未的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人们的权利是如何被剥夺的。说起来很简单,人们权利完全被剥夺正是从“一毛”开始的:“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不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

这里指出个人的权利之所以被剥夺得干干净净,就是先是取你一毛;今取一毛明取一毛之后,毛积多了成了肌肤,最后导致全部的个人都变成了帝王的工具。杨朱的思想是在强调个人,他的学说重视人胜过重视国家,这种学说显然是不利于统治者统治的,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从最初的显学地位变成只能散见与其他诸子典籍中,还被污蔑为主义。这是杨朱思想的悲剧,也是他最应该值得骄傲的地方,从这里我们才能理解孟孙阳的那句话:子不达夫子之心(你们是不懂先生的良苦用心啊)中所饱含的苦楚,还有其难以说明的大智慧。

《列子・杨朱》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人:卫国有个叫端木叔的,是孔子弟子子贡的后代。承袭祖上的遗产,有无尽的财富。他家高宅深院,亭台水榭,园囿池沼,华美的车马,名贵的服饰,歌舞乐队,倾国佳丽,琼浆玉食……几乎可与齐、楚这两个大国的国君相比。但端木叔不理家业,既不做买卖,也不从事耕作。他只是凭自己的性子,一味放纵自己。凡他所喜欢的,耳朵想听的,眼睛想看的,嘴所想吃的,纵使这些东西远在异域海外,他亦一定要把它弄来,容易的就像是自家庭院中就有的一样。他外出游玩,虽然高山大河阻隔,大路小径漫长,只要他想到就一定要到,就像人们在咫尺之间散步一样。各色各样来他家做客的人每天都数以百计,厨灶烟火不断,大厅、厢房里舞乐日以继夜。供养来客、家人之余,他把财物散发给宗族,散发给乡里,散发至全国。活到六十岁时,他自感体衰身弱,便抛开所有家事,把家中所有车马服饰、珍宝库藏、妾媵美女,全部施舍出去。一年后,家中的东西全部分光,没为子孙留下一点财产。到他病重时,家中连请医生抓药的钱都没有;到他死时家中更连装殓费用也没法筹措。乡邻乃至全国受他施舍的,按人口出钱把他埋葬,并把财物还给了他子孙。

禽滑厘听说这事后说:“端木叔是个败家子,辱没了他的祖宗。”段干生听说这事后说:“端木叔的操守德行超过了他的祖先。

很多人都以此认为杨朱赞成主义,但是事实上,在杨朱看来,端木叔是位通达之人,他的行为完全是发自本性的.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杨朱赞同的只是顺应自然的寻求快乐。他认为: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几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昼觉之所遣,又几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忧惧,又几居其半矣。量十数年之中,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尔。则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

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虽然,贤愚、贵贱,非所能也,臭腐、消灭,亦非所能也。故生非所生,死非所死,贤非所贤,愚非所愚,贵非所贵,贱非所贱。然而万物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熟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列子・杨朱》篇)

在这里,杨朱认为人生时间本来就有限,再去掉童年无知、老年无力、睡觉的时间,本来能自得的时间就不多。而关于死亡更是万物都相同,无论怎么活着在于死亡这点上都是一样的,何必再用礼法,名利去拖累自己。“且趣当生,奚遑死后”这就是杨朱享乐主义人生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人生之中,只有快乐享受为有价值,而人生目的及其意义,亦在于此。

杨朱学派的思想,就现存文献而言,提出了一个唯物主义的命题――人只是一个感觉体,而个人利益只是一件科学事实。这一命题坚持从人本身去说明人,而不人为地附加更多虚假的东西;这一命题坚持从人的感官物质利益去说明道德,而用不到假定天志和先王观作为道德论的奠基石,在这一点上,仅仅在这一点上,杨朱派的“贵己”论或“为我”论,在其全篇说教的暗然黑夜里闪出一道光芒,在百家并鸣的诘辩思潮中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孟子・尽心上[M].四书文库本(第19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韩非子・显学篇[M].四书文库本(第7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列子・杨朱篇[M].四部丛刊本(第7卷).

上一篇:试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下一篇:中国画发展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