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 第1期

时间:2022-08-29 04:40:58

满分作文 第1期

这是福建省某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同样是素材作文给出的内容如下: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800是个抽象的数字,但它所能容纳与承载的意义和思想到底怎样,那就全靠你的了。当你单枪匹马无可逃避地放马冲上战场,你还能否像平常一样淡定、从容,一招一式得心应手?时过境迁,当滚滚硝烟慢慢落定,马蹄声渐渐远去;当同学们像竞技运动员一样离开那个紧张、残酷、充满悬念的赛场,再来看这些或清丽、或婉约、或苦涩、或微凉的文字的时候,你是否也体会出了他们关于果汁、咖啡、矿泉水等等不同的人生况味,因而,也想到了你自己的人生呢?

品江南

味道是每个人独有的记号。迷恋于果汁的香甜,那是对青春味道的追寻;沉溺于咖啡的苦涩,那是对逆境的憬悟;执著于泉水的恬淡,那是对江南的难以释怀。而我,正是陷入在江南的霏霏烟雨中难以自拔的人。

呷上一口淡淡的矿泉水,江南的味道便在舌尖荡漾。烟雨将过客的思念在此刻唤醒,氤氲的水汽弥漫着江南女子般的雅气,温柔曼妙。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阿炳的《二泉映月》划破了静谧的水面,二胡的三个把位上回环着江南深夜幽静的气息。灵性恰似掌间的纹路在湖面凑起此起彼伏的乐章。此刻都市的喧嚣、商人的叫卖都无法和这儿扯上边。水乡的恬静在月光的渲染下得以升华。这就是江南的味道,淡淡的,沁人心脾的安定的力量。

唇齿依恋着这毫不张扬的奇妙感受,大口而爽快地再喝上口矿泉水,那种淋漓畅快的感觉亦不破坏江南甜美的味道。言及江南,三生石畔泥土的芳香固然清新,但江南人们的热情更为难忘。那是同泉水般质朴的甘甜,涤尽世俗的尘埃,纯净得不受丝缕沾染。泛舟水乡,撑起竹篙的妇女娴熟地摆渡过斜风夕阳,此起彼伏的歌声中,耳根也领略了江南的魅力。热情的水乡人捧上杯杯纯净的泉水,张罗着桌桌可口的饭菜。久违了这种毫无防备的对话,放松身子,江南的质朴真挚将城市的面具击垮,露出张张真诚的笑脸。这就是江南的味道,甘淳的,舒展了紧张的神经。

凭着对泉水的依恋,将杯中的水一饮而尽,那般洒脱与大气更是江南豪情的历史味道。金鼓齐鸣,战号吹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也曾气宇轩昂,也曾金戈铁马,江南的历史长卷上,那无畏的气息依然隐隐缱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挥之不去,亦有江南毫不言败的铮铮铁骨。这就是江南的味道。如泉水般直截、爽快。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清清的泉水、淡淡的水乡,品江南的同时,人情的光辉也在心灵的蓝图上勾勒出一片蔚蓝。

凭借着对水多气息的执着,那城市的污浊尘埃似乎无法侵入被江南烟雨涤尽的内心。

在灵魂的庙宇中,我虔诚地祈祷,只为做一个在乱世的污泥之中保有江南味道的人。

解读:一个“品”字道出了个中滋味。“江南”正是在这位考生慢慢的品味中呈现出它“清清泉水、淡淡水乡”般的真味――正所谓“平易如水是真味”。作者先用一小段总写对三种液体的感受,再用几段分写他喜爱似水柔情的江南的原因。但是。又不仅仅柔情似水,江南还有它洒脱与豪迈的一面――正如一位既温柔又侠义、既有水的安静又有水的动荡的人,江南的气质是二者的复合。二胡、月光、水乡、歌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金戈铁马……都是它的要素。本文语言成熟而沉稳,字里行间透出的淡然和安适。犹如一杯绿茶,与江南是那般匹配。最后一句点明主旨。把文章升华到人的心灵,达到思想的较高境界。

浸泡过的陈山楂

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那里的人都称那叫“沟子里”,因为实在太偏僻了。像别的农村孩子一样。小时候的我也常赤脚遍山地跑。

和伙伴们最爱做的事,便是在树林里,找陈山楂。

现在已经都找不到陈山楂了,那和别的山楂果儿不一样,陈山楂的味道是又苦又甜的,像生活的味道。

树林里枯桠很多,那后面常常有陈山楂,稚嫩的皮肤常常被划破很多口子。但依然想摘。那红滴滴的陈山楂,伙伴们喜欢捡地上的,那种熟透了的,薄薄的果皮有些蔫了的,因为那样的果儿比较不苦。而我,喜欢把手伸进枝桠的最里处,摘那些鲜红饱满的陈山楂,那样的果儿才甜。才苦。

我并不是喜欢尝这苦,而是外婆的手能把这苦,变得愈发香甜。我和外婆住在一间小瓦房里,房间很小,只有简单的家具,和一个神奇的灶台,让陈山楂变得香甜的灶台,

我看外婆炒过陈山楂。她先用刀片把果皮刮掉,然后小心地去籽。然后用蜜泡一段时间就可以炒了,边炒的时候边放糖水,直到糖水变成稠稠的糖浆就可以吃了。

那大概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吧。神奇的灶台把苦涩的陈山楂变得香甜,伴着蜜的滋润和外婆的爱,我的小时候,愈发香甜。

长大后回到城里,再也没吃到陈山楂。外婆有次来看我,带来了。我无意中发现,外婆布满皱纹的手上有一道道的割伤,我知道,她是到林子里,到枯桠之间,帮我带来的,这香甜。外婆说,陈山楂变少了,难找啊。外婆笑着。我却哭了。陈山楂的味道没变,我知道,外婆的爱也从来没变。

外婆去世的那天,我又进了那间小瓦房,一样的摆设,只是那个灶台上布满了灰,泡陈山楂的小铁桶也生了锈。看着墙角挂着的一瓶蜂蜜,原来在很久以前,外婆就教会了我人生的道理。

人生,不就像陈山楂那样吗?

山楂果儿很甜,可是,陈山楂是很苦的。但它比普通的山楂果儿香,很香很香,便觉得甜了。

城市里找不到陈山楂,我想现在的“沟子里”也早没了吧。就算有,少了外婆的爱,也没办法变得香甜了吧,

人生。是一段很漫长的旅程,也许像陈山楂那样,苦多于甜。但人生也没什么畏惧的,因为泡过蜜的陈山楂,很香甜。

也许果汁很甜,但我相信,香不过陈山楂。

我们的人生如陈山楂般,在枝桠的最里处发光。总要受点伤,才能显露那鲜艳。也正是有父母亲爱的浸泡,才让我们愈发香甜。

人生的路上我不再觉得苦涩,因为外婆一直活在我的心里,滋润着我。

愿能在山间的小道寻到那陈山楂,童年里最让我愉悦的果儿。

多加点糖块咖啡便不苦了。

多加点糖水矿泉水也甜了。

多加点爱,人生便不苦了。

愈发香甜的陈山楂,因为在外婆的爱里浸泡过,便不苦了。

――尾记

解读:这是一篇温暖而又略带感伤的作文,是选取了“浸泡过的陈山楂”这样一种食物,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望,当经历世事,当走过曾经的岁月,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那样的感触。也许这些感触你不是整天都会想起,但是它们并没有丢失,而是融化在你的血液里,跟随你游走西东。当外物触及到那根敏锐的神经时,像一滴指示剂发挥作用,它便会“显影”。这篇作文就是这样一

个产物。当“我”已长大成人,当“外婆”已离“我”而去,“陈山楂”的味道重又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让“我”心中悲戚、哀伤,但也正是到了这样的时候,“我”才真正品出陈山楂的滋味来,这篇作文像笼罩在月色下的小木屋,有着童话般的美妙和神往,又有一点无法抵达的伤怀、凄美。特别是文章最后的“尾记”比较别致。但是,如果把最后一句话揉在作文前面的叙述里,似乎更自然些,显然,考生是想使劲往考题上靠。不过,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还需要调动情绪,写出如此沉静的文字,已经很了不起了。

人生三境

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各自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若三位顾客年岁相异,恰为少年、中年人和老者。那么该是少年喜欢那甘甜,中年人品尝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醇吧。将这三味推之于人生,不亦妙乎?

我们在世上走着,都要经历少年、中年及老年三个阶段,从少年到中年的蜕变。从中年至老年的风化,不啻是身体的成长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长,心境的渐变。

少年时,热爱那甜甜的滋味。少年总爱用美好的幻梦来装点世界。这时候的我们,还单纯稚嫩,在激情中燃烧自己。我们“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可以自得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徜徉在对未来的希望之中,年轻气盛,尽管“粪土当年万户侯”!少年热爱美好的境界,许多人在少年时已崭露头角。“数学王子”高斯年轻时已誉满世界:年轻的丁俊晖向世界冠军叫板:仍带着稚嫩的郎朗正优雅地为人们送来悦耳琴音……少年时,不言愁,雄赳赳地向人生进军,中年时,已识尝了那愁苦滋味,喜欢那又苦又甜的感觉。人生至此,宛若一杯香茗,我们在苦味中挖掘甘醇,这又是另一境界。中年之时,事业与人生大都处于鼎盛之时,许多人生的无奈亦已尽收心底,练就了更为成熟稳重的眼光看世界。“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年就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承接时期。携幼负老,中年又是个责任的时期。唯咖啡,苦甜参半,才彰显中年之况味与魅力。

到了老年,大约人生之百味已遍尝。互相帮助之甘甜、梦想之芬芳、责任给人的愁与乐、被人落井下石之苦楚、遭受过河拆桥之辛酸……最后糅杂成了什么?却是一瓶矿泉水。正如白色,其实是由七色汇聚而成。人生最高之境界,便在于饱经风霜之后,心底经过大风大浪而归于平静。世界的风浪,击不起心底一丝涟漪。这便是真正的成熟,用一双真正宠辱不惊的眼看世界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也只有这般闲适心境,才品味出清水中淡淡的感觉。

人生必然是这样,渐行渐远。有言日,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仍是水。此言得之。人生就是从单纯到复杂,又归于平静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我们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种滋味,感受每一种境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纯生活之意义。

解读:此篇立意非常形象、巧妙、精彩,不用费多少工夫,就轻巧地把人生中“少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比拟成“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看似轻手拈来,却表现出考生的无限智慧。在分述的部分,也是言简意赅、形神兼备,意韵无穷。当行文至最后一段,作者把人生的三个境界含而不露地嵌入其中,把人的一生从单纯到复杂、从年轻气盛归于平静简单的过程。用三种饮品一一比喻,与三种境界一一对应,不失为明智之举。该文说理透彻、语言纯熟、条理清晰、结构工巧,无一处不干净、通脱。

清欢

人生有如各种各样的饮料。有人喜欢甜甜的果汁,有人偏爱又苦又甜、香浓醇厚的咖啡。也有人执著地选择淡淡的矿泉水。人生的最初就是一掬清水,岁月变迁之后,人们总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往这清水里加入不同的味道。而我。独爱平淡无味的水,因为这才是生命的本真。

如水的人生总让我想到一个词:“清欢”。“清欢”语出苏轼的一句词:“人生有味是清欢。”清淡的人生充满着睿智与修为,这是一种境界。

站在宁静的湖畔,远远有一人撑篙而来。张孝祥立于舟头长吟:“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邀我看夕阳,激起粼粼细浪。”他的人生就有如舟下的水,恬淡清逸。谁能否认,他在这淡如水的境界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步入竹里馆内,只听一阵清悦琴音飘然而出,穿枝拂叶,盘旋林间,萦绕于耳。摩诘独坐馆内,于平淡中体味人间清欢。看遍世间轰轰烈烈,变幻万端,王维寻到了他的辋川山居,抚篁竹。弄丝弦,琴声如水,生命如水,他用心领悟。

举杯邀月,踏雪寻梅,诗意的生活很清瘦,如水,柔弱恬淡中却犹见风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水般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大城市光怪陆离,异彩纷呈,在其中能饮到果汁,能品到咖啡,或甘甜,或醇厚,却很难捉摸出矿泉水的清淡与纯正。只有回归原始的淳朴,才能懂得什么是清欢,什么是如水人生。

青藏高原上的藏民们,他们的生活很平淡,甚至单调,如雅鲁藏布江的水,日复一日,潺潺流淌。也许他们天真无知,可他们却爱着自己阳光般的肤色,爱着自己一手的草香与奶香,享受着淡如水却暖人心的生活。躺在那香软的草地上,仿佛伸出舌头就能舔到那清凉薄荷味的蓝天,你会感觉时光如水般在四周徜徉,如水般清淡的人生如此奇妙。

在如水的江南,清欢更有着独特的诠释。哼不完的摇橹小调,梆梆地浣洗细绢的秀雅女子,郁郁葱葱的秀木,绵绵流淌的河水,一切更像一幅水墨画,或是一个不可轻易企及的梦境。在这里,淡淡的水样人生会让你的心开出朵朵涟漪。

“人间有味是清欢。”抓不住明月的影,但求留住一颗琥珀的心。繁忙的生活中,饮一杯淡淡的矿泉水,哪怕是片刻的清欢,也会带给你一番别样的感受。

解读:人生有味是清欢。喜欢这句话,就像喜欢一个安静、内敛、有思想的人;就像喜欢疏篱穿风、溪水如弦、月下清辉的至纯至美的境界。果汁太甜腻,咖啡味又太重,惟有清清爽爽的水才是本真。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今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甜美的音乐和美食,只能让人享受一时;清澈无味的井水,才能带来永不枯竭的生命力量。所以,向一杯平凡不过的水致敬!水不仅标志着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是生命的必需品,更标志着一颗爱生活的、平易淡定的心所处的精神状态。本文一节一节细细道来,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清雅的图画。

给父亲的情书

父亲,您知道吗?传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想,如果前生我们是情侣,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和平而安宁的。相约着喝了孟婆汤,然后无牵无挂地走上独木桥,来了今生。而今生,我成了您疼爱的女儿,您是我最敬爱的父亲!

年幼的我,淘气而固执,当邻居家的同龄女踮着脚尖翩翩学舞或是昂首练歌时,我唯一的喜好,却仍只是赤着脚丫活蹦乱跳。我喜欢享受那种脚踏实地的幸福,虽然对于一个女孩那太过于“没有规

矩”。当邻家的孩子捧回奖状路过家门口时,母亲羡慕着,回头看看我,一个只想赤着脚丫自由玩乐“不成体统”的淘气鬼,又失望着。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告诉母亲不要难过,然后骄傲地对我说:“丫头,那些孩子都不快乐,而你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女孩!”谢谢您,父亲!

上了初中的我,安静而淡泊。当一个个同龄的孩子又争着抢着竞选班干部参加比赛的时候,我却只喜欢安静地坐在一边,读各种各样的文章。我喜欢让思想随着文字跳跃飞翔的快乐,虽然对于一个初中生那样显得过于孤僻。当邻居的孩子再次把“优秀班干部”或比赛所获得的奖状及证书带回家,他们的父母言里言外地炫耀时,母亲再一次地羡慕着,然后终于忍不住骂起我来,训我不上进。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劝住了母亲,然后自豪地告诉我:“丫头,选择你想要的就好,那些名利太沉,不要就算了,而你,永远是父亲心中的冠军!”谢谢您,父亲!

终于上了高中,母亲祈祷着我可以当个不再让她那么操心的孩子,而您,告诉我您一直很相信我。高中生活丰富而紧张,高考的压力如影随形,仿佛一切努力的存在,只是为了高考!听说读理科后只能当“工人”,母亲拼命地阻止我选择理科,也是您,父亲,谢谢您在这时,再一次给了我支持的臂膀,说服了母亲,让我选择了自己的喜好。谢谢您,父亲!

现在的我,终于在高考了。父亲,我知道校门口没有您的身影在等候,但女儿一点儿也不孤单。我知道您的心。一直都陪伴着女儿!

父亲,再次谢谢您!让我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享受安静的少年。女儿也相信自己,可以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谢谢您。一路让我选择了做回自己!

父亲,我把您放在心上,请您和母亲原谅我任性时不经意的一跺脚,踩伤了你们的关心和爱护。

来生,如果可以,让我当您的母亲,好吗?我向上帝保证,也让您做A您自己,给您快乐自由的天空!今生,谢谢您,父亲!

解读:我就是冲着这个题目发现这篇作文的,看着看着,便被它的率真、自然之美所吸引。这似乎是一篇离考题比较“远”的文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文中无一处提到“果汁、咖啡、矿泉水”,也无一处有什么隐喻和所指。它只是专心致志地跟“父亲”说话,按着“我”的成长时序,一桩桩一件件细细地说来,说得贴心贴肺、知冷知热,一点也不像平日里母亲眼中没心没肺的女儿。而它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在“父亲”的宽容与特殊教育下,她的成长过程不是甜得馋人的果汁,也不是高雅得有点疏离感的咖啡,而是清亮自如的流水。这正是本文的可取之处。她比一般的考生看到更远的风景。另外,在众多的满分作文中,我一眼就“相中”它,是因为这个吸引眼球的题目――就是说,在大海一般的考卷中,要想使自己的作文被发现,一定要起一个精彩的标题。类似于不是犯规的“抢跑”,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这无疑已先别人一步了。

那年,青春无痕

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不似甜的果汁,不似烧焦了般的咖啡,又苦又甜。矿泉水的味道,亦如那年的青春,消逝,无痕。

郭敬明说:“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说得恰到好处呢。哪一个人的青春不是在淡淡的忧伤中度过?回忆起那些细枝末节的时候,嘴角总是不自觉地轻扬,仿佛自我解嘲一般。看看,当年的自己有多傻。

过了十八岁,便自觉老成,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听着那一声声自己认为稚嫩的“学哥”“学姐”时,心里便装满了细细碎碎的自豪感,明明很有成就嘛。

“青春,犹如悬在头顶的滴瓶,看着里面的液体消失殆尽,却无能为力。”这是否就是十八岁人的写照呢?怎么就那么符合啊!在那一尾青春“夕阳”也“落山”了的时候,眯着眼睛,伸着手臂,却永远够不到山的那头,山的那头!

是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我看少年最识愁滋味,但那滋味永远是淡淡的、纯纯的,就像是矿泉水,喝着毫无味道,里面却含着多种矿物质。犹如青春萌动的那些情愫。

少年如花,青年便是如诗、如画。十八岁的人们,已懂得人间冷暖、心情阴晴,默默地关注着,谁也不想去揭破那一层纱,就让它蒙着,美好而充实。

十八岁遭遇高三。在微微的抱怨之余,便是默默地接受。从此,不再张扬跋扈,细细地磨平了那棱角,毕竟,玩世不恭,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喜欢穿淡蓝或白色的衣裙,和着自己的心情;喜欢喝纯净、无杂质的矿泉水,符合自己的心境:喜欢听淡淡的音乐,像是无痕的青春;喜欢写忧伤的文字,写下自己十八岁的青春。淡淡的,如矿泉水一般的文字,却能灼烧每个青年的心。不学他们的“个性”,穿着“风雨飘摇”的衣裳;不学他们的“疯狂追求”,为了某某明星,失去生命也可以;不学他们的“招摇过市”,顶着五颜六色的头发,称之为流行、时尚。不学不学,那便是我十八岁的青春。

我的青春,淡淡的,可以流之长远。

十八岁的青春,那矿泉水般的生活,犹如那枝桠间细碎的阳光,犹如夏天湛蓝无痕的天空!漫开的透明,淡淡的,我喜欢。

解读:这是一篇关于青春的独白。十八岁,站在一个成长的关口:来路,是心中曾经的如诗似画;未来,是邈远的、有点茫然的一比伤。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八岁的青春似乎成熟了许多:喜欢淡的衣裙、淡的音乐、淡的文字,当然也喜欢淡的矿泉水。“犹如那枝桠间细碎的阳光,犹如夏天湛蓝无痕的天空”,都不是从前的热闹与热烈。但是唯有这样,才可以流之长远。这篇作文很有新概念作文的底色,也见证了青春盎然的心路历程。开篇的题记虽然只有寥寥一句,但却点明了主题――谁说“青春无痕”?只有经历过青春那如歌岁月的人才会懂得,心上的花多么绚烂,草多么疯狂――那种心境,正如饮水,冷暖自知。

主持人语:

做完这期美文展厅的时候,正是秋天黯然退场,冬天还没有到来的转场时刻。这样的时刻难免要悲秋。而这样的悲伤又是一年一年不能随受之重,因为秋、冬之际正是所有季节中最敏锐、最伤感的时候――如果把季节也分为不同的感受的话。就像这期所做的题目一样:是季节中的矿泉水,而不是春天般的果汁、夏天般的咖啡;是饱满的收成沉甸甸地坠满枝桠、流满沟壑、铺陈山谷的平静无声的沉实;是冲过暗礁与岩石之后,从澎湃转尔变为平缓、开阔的江面。这也许是好的――好就好在它已穿越春夏、涉过风雨。变成每个人“自己”本来的模样了,有一种尘埃落定、水落石出的感觉。是的,生命就是这样不断被修理、校正,不断完善与取舍的过程。好吧,那就让我们一边修渠,一边引水――成就自己的水到渠成。

上一篇:屠格涅夫:痴情与薄幸 下一篇:秋后的骡子